杂项 竹木牙角匏器  古代家具  鼻烟壶  文房四宝和玺印  铜器  金银器、珐琅器、玻璃器  漆器  
  画像砖、石造像、擦擦  唐卡、缂丝、刺绣  紫砂陶

 
竹雕
 金陵派竹雕
 嘉定派竹雕
 留青竹刻和竹节雕
 竹黄工艺
 立体圆雕
木雕
 紫檀木雕
 黄杨木雕
 东阳木雕
 沉香木雕
 果核雕刻
 木镶嵌工艺
 其他特种工艺木雕
象牙雕
 南北派象牙雕
 象牙编织工艺
 象牙染色工艺
 多种多样的象牙人物
 精致细巧的象牙清玩
犀角雕
匏器

 竹木牙角匏器 — 象牙编织工艺
象牙编织工艺  

  象牙编织工艺,即以象牙劈成的丝,磨平打光后,编织成各种物品。传说象牙劈丝织席这项技术早在汉代就有,清代广州的象牙艺师们,利用象牙细致的纹理与不易碎的韧性原理,将用药水浸泡过的象牙劈成厚薄宽窄均匀的薄片,磨制到牙片呈现出洁白的光泽为止,然后编织成各种纹饰。用这项工艺制作而成的象牙席和象牙扇最为有名。
  据文献记载,明清两代帝王纵情于物质享受,他们把大批工匠从各地召集在自己的宫院中驱使劳作,尤其是雍正以后,宫中牙雕工匠数目每年都不断增加。不仅如此,南方各个作坊还要按时向宫廷进贡所需要的东西。牙匠们在编制牙席之前,先用药水将象牙浸软,然后利用象牙细致的纹理和柔韧的原理,把它们劈成厚薄宽窄均匀的薄片,再磨制到牙片呈现出洁白的光泽,最后编织成各种纹饰的凉席。这种象牙编织席,纹理细密均匀,但制作程序十分复杂,且费时费料,每制一张席,耗资甚大。雍正皇帝也不得不以躬行勤俭为名,下旨传谕广东督抚“禁广东象牙席,禁民间购用”,故象牙席传世数量极少。
  当年雍正皇帝下令禁止制作象牙席以后,因编织扇用料不多,遂将象牙劈丝、编织等技术运用到了牙丝扇上。为了宫廷装饰的需要,从18世纪起,广州地区官员按时进贡这种小巧、精雅、富丽、美观的牙扇。牙丝编织纨扇,清代称之为“拔丝宫扇”或“牙丝宫扇”,是用磨光打匀的象牙丝编织成固定的形状和各种纹饰,然后镶以不同质地的框架制成。为了增加扇面的立体感,往往配有浮雕的吉祥花卉纹图案。一 般是用象牙刻成人物、花卉、昆虫等形状,用金银丝固定在扇面上,组合成各种寓意吉祥的图案。这种制作技巧高超、精美富丽的牙扇,是专门为皇家特制的宫廷艺术装饰品,民间难以得见。



象牙微雕与“南于北吴”  

  象牙微雕艺术在中国由来已久,至迟在宋代已经出现,当时已有高不盈寸的立体微雕。从清代起象牙微型雕刻开始多见,并涌现出许多微雕名家,其中以被收藏界称为“南于北吴”的于硕和吴南愚最著名。江南著名象牙微雕家于硕,擅长用盲刻法,即在肉眼看不清的情况下,全凭手感运刀雕刻而成,入刀有力,意在刀先,轻重缓急,随心所欲,运刀如运笔,得心应手,字字意气连贯,流畅自然,其功力之深令人瞠目结舌。与于硕齐名的另一位微雕家是吴南愚,后人评他“能于五分方圆之象牙面上,刻字千余,具有帖气。非用放大之镜不可辨识,不知其何以为之。是殆所谓鬼斧神工也”(赵汝珍《古玩指南全编》)。近年来,象牙微刻作品的市场价格走势也逐渐上升,收藏象牙微型雕刻作品已成为一些精明的投资者的目标。



象牙丝编织玉堂富贵图宫扇


象牙编凉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