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派象牙雕
南派亦称为广派。他们的象牙制作侧重雕工,讲究雕刻和漂白色彩的装饰,多以质白莹润、精镂细刻、玲珑剔透见长。当时,广州是一个沿海口岸,经常与外通商,由于外贸通商的需要,一些迎合西方人土喜好的工艺品种应运而生。这些作品有象牙球、楼船、宫殿、宝塔、妆奁、粉盒等。广州象牙制品在技术上十分重视做工,加之广州气候条件温暖、湿润适宜,因此,象牙制品中精镂细刻的品种就成为广州南派艺术风格中的主要制品,最著名的是象牙球和雕花镜奁。
北派指的是北京果园场和造办处的牙雕。当时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都非常爱好艺术,在宫中所设置的27个作坊中,就有专制象牙制品的作坊。主管作坊的官员不少都是行家,他们对创作非常重视,而且态度认真。尤其是造办处位于养心殿,方便于帝王的巡视和盘查。由于造办处内集中了擅长各门技艺的优秀工匠,因此,各作坊之间在创作上互相影响,在技术上互相借鉴,将其他各项雕刻技法融会到牙雕艺术中来。他们的创作不惜工本,除精雕细镂外,又重视磨工,使北派牙雕在艺术上逐渐形成了华丽、庄严、纤细、富贵、典雅的风格。
鬼斧神工的象牙球
因商贸的需求,民间艺人仿自石雕,创造了镂空雕花、专门用作观赏的象牙球。这种象牙球交错重叠,玲珑精致,表面刻镂着各式浮雕花纹。球体从外到里,由大小数层空心球连续套成,外观看来只是一个球体,但层内有层。其中的每个球均能自由转动,且具同一圆心。并且象牙球里外每一套球均雕镂着精美繁复的纹饰,有百花、龙凤及山水人物等数种。球与球之司相互连接,雕刻外层球体表面较易,但刻镂内层许多球体时,因施工空间的限制,很难,所以象牙球工艺会让人感到技巧的奇特和玄妙,这种球被称为“鬼工球”。到清乾隆时期,有了更大发展。起初广州牙雕艺人借鉴石狮口中含珠的镂雕形式,经过细心的设计与钻研,并加以大胆的想像和巧妙的手艺,用象牙材料创作了球内套球的新花色。象牙球从开始的1层,至清乾隆时期发展到14层,再到清末已达到25或28层,目前最多能刻至42层,确是我国象牙雕刻中的一种特殊技艺。 |
象牙艺术品的真伪鉴定
对于象牙艺术品真伪的鉴定,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一、观察象牙本身的颜色和断裂纹。象牙雕刻艺术品的表皮都会老化。年代久了,表面就开始泛黄,再由淡黄逐渐变成姜黄、深黄,直至浅棕色。并且,同一件象牙器上,颜色还往往深浅不一。伴随着色泽的变化,有的器物表面,还会出现一根根短头发丝样的浅纹,我们称之为“雀丝”。牙器的年份愈久,雀丝就愈多、愈黑、愈深和愈长,进而就会表现出裂纹。作伪者做旧的象牙器物,表皮有色却无光,无包浆,雀丝的裂痕亦不自然,嗅之,有一种烟呛味。二、从雕刻品的艺术风格来判别。如清初雕刻的观音像,衣纹线条简练,有明代牙雕的遗风。由于深浅刀法并用,圆浑而挺拔,衣着线条下垂而坦然,给人以沉稳的感觉。近代仿制的观音像,衣纹线条繁复,立体感不强,刀法也软弱。三、注意旧料新雕。所谓“旧料新雕”,就是用旧的牙器,改雕成“古代名品”,或旧的牙器有损坏,取其一部分改头换面,用来充当古代的牙雕制品。对此,我们可以从材质、工艺两个方面做出鉴定。四、款识辨析。关于款识辨析,除了要注意“后加款”的作伪方式,还应该警惕以假冒真,尤其是对有落款的名家牙雕作品。如清末民初的微雕家于硕,他的书刻不仅清新秀丽,且气势连贯,像是一气呵成。目前,于硕的作品也有仿冒的,仿冒品的微刻,字形欹斜,运刀偏直,笔画粗细一致,与真迹有很大区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