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核雕刻
果核雕刻即是用橄榄核、杏核、核桃壳、椰壳等材料刻成的小件文玩,以苏浙一带的雕刻最为有名。在果核、果壳的雕刻类别中,椰壳雕刻也是木雕中特殊的品种之一,因其多产于海南,故被称为“海南之花”。这种工艺大约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最初只是做成简单的酒杯、茶盅、文房用具和盒罐等器物。后来经过文人雅士的题诗赋词,逐渐使椰壳雕艺术向完美的境地转变,制成的作品色如蒸栗,起凸的浅浮雕纹饰精丽雅逸。当然,最好的作品仍要向皇宫进奉,特别是雍正时期,椰壳雕器物的造型、纹饰及雕刻的技法是十分精湛的,均是出众的珍品。
橄榄核和杏核的雕刻,是小型雕刻中的一绝。这种精巧的雕刻早在明代时水平就已经很高,当时很多人用这种小果核做成佩饰或扇坠,有的做成圆雕罗汉珠串,文人雅士则将其视作至宝,加以收求和珍藏,因而风靡一时。以橄榄核作为材料刻制小器物,自明代中后期兴起之后,很多文人都会此种技巧,如夏白眼、王叔远、杜士元等人。夏白眼在果核上善刻人物或花鸟;王叔远和杜士元善刻人物,“赤壁夜游”是主要题材;陈祖璋则力求创出一种诗的意境,在技艺和内涵上都较精湛。
果核雕刻的名家很多,如明代的夏白眼、王叔远,清代的杜士元、陈祖璋等。其中尤以杜士元名气最大,人称“鬼工”,因他的技艺高超,被乾隆帝征召至启祥宫,让他专为皇宫服务。据说他因被禁于皇宫之中,终日闷闷不乐,后来佯装疯癫,才被放归故里。当时他雕刻的果核、象牙及木制品都被人们视为至宝。当然也有许多雕刻家,他们在雕刻作品上没有留名,名号不为世人所知,但他们敏捷的构思、高超的雕刻技术以及所制的精美器皿,却受到人们的喜爱,历史是不能泯灭他们为木雕艺术所做出的贡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