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页
9/9页 共242

写给工笔画的美术语丝



时间:2011-1-28 15:54:56 文章来源:仲敬干(美术评论家) 

  其一

  说到中国的绘画艺术,其工笔艺术是不能随便带过的。工笔艺术是中国绘画艺术的先行者。工笔凭借其精湛、细腻的笔法表现方式,一直广受欢迎。唐代花鸟画杰出代表边鸾能画出禽鸟活跃之态、花卉芳艳之色。作《牡丹图》,光色艳发,妙穷致精。仔细观赏并可确信所画的是中午的牡丹。原来《牡丹图》中还有绘一猫,连猫眼睛里的“竖线”都清晰可见。

  其二

  五代时黄筌写花卉翎毛,因工细逼真,呼之欲出,而被苍鹰视为真物而袭之(见《圣朝名画评》)。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张萱的《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以及后来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等,描绘的都是现实生活,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强的描写性,而且富有诗意。

 
  其三

  大宋王朝虽是在动荡不安中渡过的,但却奇迹般地诞生了一大批丹青高手。包括徽宗在内的《写生珍禽图卷》,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都可谓家喻户晓了。所有这些,全是有“工笔”给我们带来的艺术美感和历史传承。

  其四

 
  明末以后,随着西洋绘画的技法传入中国,中、西绘画开始相互借鉴,从而使工笔画的创作,在造型更加准确的同时,保持了线条的自然流动和内容的诗情画意、丰富多彩。


  其五

  但不知从何时起,又有工笔“无大家”之说。

 
  其六


  “工”,工在自然成趣。


  “工”在灵性,“工”在匠心,“工”在胸有成竹。
  “工笔”,是“攻势”,是“攻其不备”,这一点我们应清楚。

  其七
  工笔绘画的创作:不在篇幅大,不在内容繁,不在形式上取胜;而在精,在心,在巧夺天工或言外之意上的“立此存照”。


  其八


  工笔重在“讲”故事,重在说明,重在结构上。工笔绘画艺术,还含有记实性的成份。比如敦煌壁画,比如《韩熙载夜宴图》,比如《清明上河图》,和近代名画家将兆和先生的《流民图》等莫不如是。

  其九

  事实上,民国前的工笔绘画,强于现在的工笔绘画。它强在自然、笔法,强在个性和理性上;而现在的工笔绘画恰好相反:弱在布局、用笔、无力,弱在画面的教条不畅。虽有可视性,但通常存在“没精打采”的毛病,没思想、缺深度,所以“没头没脑”!

  其十


  工笔创作应是多姿多彩的,而不仅仅只是有“老虎”、“牡丹”、“鸟”来唱主角。


  工笔也不仅仅只是照猫画虎去照本宣科的。当我们今日在评论某家作品时,往往说他是承接宋元之气,实际上这是误导。我们知道,宋人绘画非常注重写生,所以宋画之画境常常充满原生态的趣味。


  工笔是唐诗,是宋词,应让人有一唱三叹之感、之势。


  工笔亦应是美声唱法耳。


                     2011年1月26日冬季于上海三象画廊仲敬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