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履生:画中的婆媳



时间:2022-3-7 11:55:11 文章来源:陈履生美术馆 

本文为《巾帼:新中国绘画中的女性形象》(全文约54000字)的第五部分“教妈妈识字”之二。(总十一)


汤文选《婆媳上冬学》,1954年

  不管是《考考妈妈》,还是《教妈妈识字》,都可以连接到1944年张晓非(女)的木版套色年画《识一千字》,这是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开展的扫盲运动的见证。因此,画面中的两位教妈妈识字的孩子,就是在“提高文化”“不当文盲”的使命中显现了妈妈的努力,而妈妈的一只手上还拿着鞋样,表明了旧社会家庭妇女的基本特征。在以“扫盲”为题材的美术创作的时代发展中,又延伸出了与之相关的其它社会新风尚,其中汤文选创作于1954年的《婆媳上冬学》,表现的新中国农村家庭中的新型的婆媳关系,却是以上冬雪来展开。1951年冬,遵照毛泽东关于“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的指示,汤文选所在的文工团派他去武汉郊县黄陂农村当冬学教员。虽然在当地教农民识字只有一年的时间,却给他以强烈的感触。他看到农民学文化的热情很高,还有一些小脚老太婆也来学习,于是,他画了一些人物速写,并在速写的基础上构思了《婆媳上冬学》。经过历时半年多的时间,数易其稿,最后在几幅中挑选了这幅参加了“第二届全国美展”,并成为这次全国美展的亮点之一。画面表现的是农村的冬闲时节,媳妇搀扶着婆婆行走在上学路上的雪地里。显然,这条通往学校的路已经有人走过,表明上冬雪是村里人集体行为,是村民对国家号召的集体响应。虽然深一脚浅一脚,而且通过飘扬起来的围巾,可以看到冒风雪与扫盲识字、学文化的热情。画面中的婆媳都具有典型的农村妇女形象,虽然有不同年龄的容貌以及装束,两代人之间的差别在一些具体的细节中表现出来:媳妇的光鲜,明显是为了上冬雪而专门打扮过;而婆婆的腰间系着大围裙,则说明是在劳作的现场过来。她们的手上都拿着识字课本,以此点明了画面的主题。如此和谐的婆媳关系,于中国社会基层最难处理的家庭关系中显现了时代之“新”的变化,而这正是扫盲运动中表现出来的社会发展与变化。同样表现婆媳关系的还有邓澍(女)的年画《夸媳妇》(1954 年)。


邓澍《夸媳妇》,1954 年

  《婆媳上冬学》在全国美展展出之后获得了好评,不仅为全国妇联等机构复制了该画,而且还成为1957年至1959年发行的新中国第一套共29枚美术邮资封的第一号。汤文选(1925-2009)为湖北孝感人。1949年毕业于武昌艺专,师从张肇铬、张振铎、王震宙。1951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1952年起在华中师范大学和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任教。时年31岁的汤文选在那个时代中敏锐地捕捉了能够反映新时代的新题材,而且抓住了新的审美需求中的合于大众的方式,用可以叙述的故事性架构了不同于传统仕女画的新的方式。在笔墨的处理上,小写意中的水墨与设色,也为人物画的新发展提供了经验。


赫凤《第一堂作文》,1954年

  赫凤在第二届全国美展上的《第一堂作文》(1954年)是直接表现农村扫盲课堂的作品。教室内悬挂着三盏煤油灯,表明这是夜校。画面中大多数是妇女,他们以各种姿态转向中间站立着的妇女。她正在朗读她的第一堂作文。这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场景,是扫盲运动的直接反映,其构思立意完全不同于《婆媳上冬学》,也不同于《教妈妈识字》和《考考妈妈》。这个时代的画家竭尽全力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时代主题中的方方面面,所留下的不仅是历史,还有一个时期内绘画创作的诸多个案。而关于识字、学文化的绘画创作,基本上贯穿于50年代的绘画创作之中,魏紫熙1958年的中国画《温课》,所表现的田间的工余时间,6位年轻的女社员围在一起温课,而另一位稍微年长的则站在一旁观看。能够说明这种时代问题,大致可以从蒋兆和1956年的《读报》中看出——一位戴着红领巾的学生正在给她的父母读报。显然,她的父母可能不识字,或识字不多。而学习蔚然成风,也就有了诸杏根的《劳动不忘学习》(中国画,1964年)中油灯下学习的农村女青年。

诸杏根《劳动不忘学习》,1964年

  在年画创作方面,叶振兴1956年创作的《妈妈教我学绣花,我教妈妈学文化》,在艺术形式上如同张晓非的木版套色年画《识一千字》,都是延安时期新年画的传承。这种以民间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的审美趣味,其对屏的方式往往是贴在两扇门上,因此,形式和内容上的对称不仅是一种实际所需,而且也表现在审美上对称的美感。那么,在这种对称之中,女性的学绣花与学文化就成了新时代女性的新的人生。而画面中的室内装饰,与人物的服饰无不反映出民间的审美喜好。

  从扫盲开始的宣传热爱学习的榜样,是新中国的新风尚。张漾兮的《新到的画报》(版画,1956年)表现了新一代农村中有文化的女青年的生活。她们对新知识的期盼,以及由新知识的启发而开始的对新生活的追求,尤其是对于像开拖拉机这样的新的工作的憧憬,都构成了这个时代中的独特的风景。所以,杨永青的《高小毕业生》(水印木刻,1960年)所表现的就是新时代中的农村所发生的变化,特别是那些有文化的女青年因为知识而带动了新农村的新变化。


杨永青《高小毕业生》,1960年

  另一方面,表现教育的发展与女教师的题材,也是新中国美术创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藏族画家仁真郎加、翔秋志玛(女)的版画《早晨》(1979年),表现了一位满面笑容的藏族女老师。她打开了教室窗户;而窗外被朝阳所覆盖,窗台前是花团锦簇;透过窗户可以看到教室内的黑板。一切可以以想象这新时代的巨大变化,可以想象其中的教育为根本。1991年,袁振璜创作的版画《小岛》,表现小岛上的小学在女教师的带领下升国旗的画面,那种自然与淳朴,几乎没有了新中国美术创作传统中的装饰性,却在装饰性的语言方式中表现了这平常小岛上清晨。

袁振璜《小岛》,1991年

(未完待读,敬请关注)

The End

【陈履生博物馆群开放时间】

上午9:00-11:30(11:00停止入场)

下午2:00-5:00 (4:30停止入场)

免费参观

周一闭馆

地址:江苏省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199号

电话:0511-88225018

邮箱:clsgm@qq.com        clsgm51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