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1/18页 共519

【名家推荐】 | 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 张卫



时间:2018-4-6 18:06:41 文章来源:江苏省中国画学会 

张卫  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

  张卫,1971年11月生于江苏海安。一级美术师,1994年毕业于南通师范学院美术系。2002年结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2008年毕业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人物画艺委会委员,南通市政协常委、农工党南通市委副主委,南通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南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2006年被江苏省文联评为江苏省优秀青年国画家。

名家点评

炫  像

——张卫水墨艺术展题记

尚辉/文

  新文人画曾在上世纪90年代热闹过一阵子。当时画坛有关新文人画是“新的”文人画还是“新文人”的画的论争焦点,在今天看来,也许并不是新文人画在后85美术思潮生成的核心问题。新文人画无疑是在水墨画经历西方写实主义改良和现代主义洗礼之后,对于传统文人画的一次巡礼与回归。在经历过“文革”与“85美术新潮运动”的新文人画家们,特别想把那种正儿巴经的、有些道统观念的中国画推倒,以“戏弄”和“把玩”的心态来揭示他们理想精神的幻灭。是“新的”文人画还是“新文人”的画其实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从传统文人画里找到了“以画为寄”、“以画为乐”的创作态度与生存方式。今天,新文人画作为一场运动,也许早已烟消云散,但从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画家都曾拥有那段不可轻易磨灭的文化记忆。

  来自江海之滨的张卫正是深受新文人画潮影响的一位“70后”水墨画家。不论他早期的《笑傲江湖系列》、《逍遥游系列》还是新近的《水墨肖像系列》、《影系列》,他的画面从未呈现过那些笔墨加造型的叙事性的人物形象,他总是以一种“戏弄”的态度颠覆已有的水墨图像、消解我们这个社会曾经拥有的普世理想主义精神。“笑傲”与“逍遥”正是他们这一代人迎来物质主义社会心灵栖居的方式。他们承传了新文人画的创作取向,但与新文人画的寄寓性并不相同。张卫的水墨图像始终以灵异的成分主导画面,巫术占卜式的面具与某种仪式化的动作,似乎充满了某种神秘的暗示,细胞分裂式的像素与从时空的深层渗化而出的墨像,几乎弥散于整幅画面。他在日常的视觉经验里填充了许多异幻梦想的图像,使直白的叙事变得晦涩幽曲。这些异幻的图像,或许才是他们这一代人成长的心灵记录,才是他们真实的水墨肖像。因为,他们面对的是后现代社会充满欲望与变异的庞大系统,那是曾经单一的状态骤然遭遇一种乱像的隐喻。

  图像的异幻始终是张卫改变日常视觉经验的心理诉求。和新文人画那种“逸气”、“谐趣”与“放浪”不同,张卫的水墨图像一直试图改变传统图像的笔墨规则。那些无来由的勾线似梦中衔来的花朵、瞳孔、唇齿与叶片,细胞分裂像这些作品的底图一样会随时任意地翻腾出来,而水墨的点化与渗化总是烘托出幽深细微的空间,这些无疑都已成为他改变传统图像的有些另类的水墨语言。而传统的虚与实,也往往被他反用于画面上的物象表达,他总是把生活的现场衍化为画面的虚境,而把梦魇的幻觉描摹为真实。文人写意笔墨因这种时空与观念的错置而生出虚妄、飘渺、奇幻和神秘的审美境地。在当下,制造新奇的图像无疑已成为“80后”与“90后”“果冻一代”的艺术标志。在视觉消费时代,“炫”不仅指图像必须具备频变的速度,而且指图像在瞬间创造的最大闪亮度。这或许就是张卫“炫像”的艺术定位,其中掩藏了一个“70后”画家从新文人画到消费图像的文化演绎与艺术探寻。

 2013年11月17日于北京22院街艺术区

【作品欣赏 】

《功夫Ⅱ之2》 148cm×78cm

《功夫Ⅱ之4》 148cm×78cm

《功夫Ⅱ之5》 148cm×78cm

《向莫兰迪致敬之1》 44cm×65cm

《向莫兰迪致敬之3》 53cm×73cm

《歆之27》 53cm×58cm

《歆之32》 53cm×58cm

《荧之2》 52cm×52cm

《荧之4》 52cm×5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