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1/2页 共41

中国陶瓷文化略谈(附三)常见术语——瓷器烧制工艺



时间:2016-12-20 11:19:06 文章来源:程彦林 

学术语行话  不蒙圈糊涂
常见术语——瓷器烧制工艺

  既然对瓷器感兴趣,就离不开瓷器的原料、成型过程、装饰着色、上釉装烧等基本知识和概念。一些名词术语已经使用了上千年,已经演变成通用的行话。我这里收集了一些并做了简单的解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由文中的图片都是示意图,大多从网上收集,向图主致谢!

主要原料:

  高岭土——制造瓷器的主要原料之一。高岭土是一种粘土和粘土岩,白色、细腻,是制作陶瓷的绝好原料,他的名称很多,如白云土、观音土、陶土、瓷土、阁土粉、膨土岩、斑脱石、甘土、皂土、白泥等等。全国乃至世界各地高岭土矿很多,分布极广。因江西省景德镇高岭村的瓷土较早使用,质量上乘,先是高岭村出的瓷土,他们叫它高岭土,后来各地纷纷效仿,把这一类的瓷土都统统叫高岭土。后来“高岭土”已演变成为国际性专用名词。

  麻仓土——元、明景德镇制瓷原料,是产于景德镇附近的麻仓山的一种高岭土,故名。麻仓土是制造元青花的主要原料。

  瓷石——制造瓷器的主要原料之一。是含石英、绢云母为主体的岩状矿物。颜色白中微带黄色、色、灰色或浅红色,我国很早就用来制造瓷器。有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制造体型较大的青花瓷成为可能。

制坯:

  不(dǔn)子——也称“不子”,又叫“白不”,景德镇瓷器使用的一种原料,是瓷石经粉碎、淘洗后制成的砖状泥块,用于制坯。清唐英《陶冶图说》图一石采制泥图解说:“石产祁门坪里、谷口二山,距厂二百里,剖之中有黑花如鹿角菜者,土人借溪设轮作碓,舂细淘净,制如土砖,名曰‘白不’,色纯质明,用制脱胎、填白、青花圆琢等器。另有高岭、玉红、箭滩数种,皆出饶州府属境内,采制法同白不,止可参加制造,于粗器为宜。”可知瓷石,瓷土均于开采后制成白不运往景德镇。

  泥条盘筑——陶器成型的一种原始方法。制作时先把泥料搓成长条,然后按器型的要求从下向上盘筑成型,再用手或简单的工具将里外修饰抹平,使之成器。用这种方法制成的陶器,内壁往往留有泥条盘筑的痕迹。

  轮制——用轮车制作陶瓷器的方法,主要构件是一个木制圆轮,轮下有立轴,立轴下端埋于土内,上有枢纽,便于圆轮旋转。操作时,拨动圆轮使之平稳地施转,利用轮车旋转力,用双手将坯泥拉成所需的形状。轮制法始于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晚期,制作的器物器形规整,厚薄一致。

  拉坯——把坯泥置于辘轳(即轮上),借辘轳旋转之力,用双手把坯泥拉成所需的形状,这是我国陶瓷器生产的传统方法,这一工艺过程称为拉坯。盘、碗等圆器都用拉坯方法成型。

  利坯——拉成的坯半干时,置于辘轳上,用刀修整,使器表光洁,厚薄均匀,这道工序称为利坯。这是器物整形的关键步骤。

  挖足——圆器拉坯时器底留下一个3寸长的泥靶(柄),然后挖成器的底足,这道工序称为挖足。

  琢器——由景德镇制瓷业创造的一个专用术语,指不能在轮车上一次拉坯成型的器物,如瓶、尊、罐等。琢器业在明代叫印器,清代改称琢器,当时的琢器由专门的作坊完成,分有不同工种。

瓷器的装饰:

  划花——又名刻花,即凹雕,用刀在瓷胎上刻成的花纹。

  印花——在木板上刻上花纹,然后再用带花纹的木板在瓷胎上印成的花纹。

  绣花——用针在瓷胎上刺成花纹,像刺绣一样。

  嵌花——即另外做好花纹嵌入瓷胎内。

  暗花——雕刻花纹在坯胎上以后,且刀削去一层,花纹不明显,但在阳光或灯光的照射下,花纹却很清楚。

  画坯(画胎)——用笔沾上着色料,在胎坯或素烧瓷胎上画图案、写文字,对瓷器进行进一步装饰。

  化妆土——陶器和早起瓷器的装饰,从晋朝就开始广泛使用,直到瓷器釉的使用。所谓化妆土,就是用比较纯净的瓷土,加工成洁白细腻的白色或奶白色泥浆,涂在瓷器表面的一种装饰层。使用化妆土是制瓷工艺的一项重要成就,它可以使胎体表面更平整,可以覆盖色差,并且让釉层柔和滋润,极大提高瓷器品质。

施釉:

  釉浆——即釉料,施于瓷坯的表面。据文献记载,景德镇制瓷用的釉浆由釉果和釉灰配制而成,主要由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钾、氧化钠等组成。釉灰是用石灰石、凤尾草烧炼而成。

  浸釉——又称“蘸釉”,是我国传统的施釉方法之一。浸釉时手拿器坯底部浸入釉缸内,使其表层挂釉,然后取出,浸釉质量的好坏与器坯浸入时间长短与操作得当与否有直接关系。

  吹釉——是我国传统的施釉方法之一。用竹筒蒙上细纱,蘸釉后用口吹,吹釉的遍数视器物大小而定,多至17~18遍,少则3~4遍。其优点使器物内外着釉均匀一致,凡大型器物、薄胎及色釉制品等多采用此法。明代景德镇首创。

  浇釉——大型器物的一种上釉工艺,是我国传统的施釉方法之一。操作时两手各执一碗或勺,舀取釉浆,向坯体上交相泼浇。

  荡釉——我国传统的施釉方法之一。操作时把釉浆倒入器坯内部,然后晃荡,使上下左右均匀上釉,多余的釉浆倒出即成,这种方法适合于瓶、壶等琢器。

主要着色料,以青花为例:

  钴土矿——青花瓷器的呈色原料,种类颇多,古代大体分为两种:一种含锰量高含铁量低,为国产钴土矿;一种含锰量低含铁量高,为西亚地区产钴土矿。

  苏泥麻青——又称“苏麻离青”、“苏泥勃青”,是一种从波斯进口的青花色料,元末明初景德镇的青花瓷器大多使用这种青料。其特点是发色凝重浓艳,并有黑色似铁锈斑点,经化验,料中含锰量低含铁量高,与国产青料显然不同。

  平等青——又称“陂塘青”,明代成化到嘉靖中期景德镇青花瓷器使用的主要色料。产于今江西乐平,呈色淡雅。

  回青——是一种进口的青花色料,明代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时景德镇的青花瓷器大多使用这种青料。其特点是发色蓝中泛紫,与苏麻离青、平等青色调不同。

  石子青——又称“石青”,明代中期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上使用的一种色料。产于今江西高安、宜丰、上高一带,发色浓中带灰。

  珠明料——产于云南,由钴土矿煅烧而成的青花色料。清代景德镇青花瓷器所用的主要青料,发色鲜明青翠。明珠料极为珍稀,它是康熙中期青花瓷能够成为我国青花颜色标准的主要原因之一。

装烧:

  匣钵——置放瓷坯的窑具。始于隋唐。匣钵的使用,使制品受热均匀,避免烟尘直接熏染釉面,并使制品互相隔离,不致粘结在一起,提高了瓷器的质量,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窑室高度,提高装窑密度,增加产量。

  仰烧——瓷器烧成的一种方法。起源于宋初,匣钵内放置垫饼或耐高温的细砂,器物正装,堆迭起来送进窑室焙烧,称为仰烧。宋代是垫饼,元代是细砂。

  叠烧——瓷器装烧的一种方法。即将多件器坯叠在一起装烧,器物间隔以垫烧物。可分为:

  (1)支钉叠烧,古代多用此法。(2)支圈叠烧,如定窑。(3)重合叠烧或刮釉叠烧,即在器物内心(以盘碗为多)刮去一圈釉,然后将叠烧器物底足(无釉)放置其上,一般10件左右逐层重叠,金代产品盛行此法。它的优点是产量高,成本低;缺点是器物内量一圈无釉。

  覆烧——瓷器装烧的一种方法。即将瓷器覆过来装在有支圈或筒形梯状支具匣钵内焙烧,始于北宋定窑,景德镇及东南地区青白瓷窑系也多用此法。优点是产量高,变形小;缺点是器物口沿无釉,有芒,使用不方便。

  素烧——指需二次烧成的陶瓷器,先将未施釉的生坯进行烧制的过程称为素烧,然后,施釉、上彩后再次入窑烧成。施釉后的再烧成则称釉烧。素烧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坯体的强度以利于装饰等加工过程,减少损耗。古代许多著名陶瓷如唐三彩、耀州瓷、郎窑红、钧红、部分青瓷的瓷胎均经过素烧后再施釉。采用熔点较低的釉时(精陶、骨灰瓷等),为使坯体达到较好的烧结程度,先将生坯在较高温度下素烧,施釉后再用较低温度釉烧。

  复烧——陶瓷烧造工艺之一,将烧成的陶瓷制品重新入窑进行二次烧制(复烧),复烧在陶瓷产品中有三种含义:一是本身就是二次烧制的瓷器,如素烧瓷加彩再烧、斗彩等,是一种复烧工艺;二是指欠烧或过烧的不良色釉制品,视其现状施釉重复装烧,如铜红釉用原来的釉浆再薄薄地施上一层,入窑再烧;三是指古代名窑瓷器由于器身有损,取旧瓷修补,加釉入窑焙烧。

  涩圈——瓷坯叠烧前,将器物内心刮去一圈釉,无釉处即称“涩圈”,流行于金代和元代。

  垫饼——一种垫烧工具。多用粗耐火粘土或高岭土制作,因其状似饼,故名。使用时,器坯底足置于扩建饼之上,可防止器物与匣钵粘结。

  支钉——一种支烧工具。古代常用的支钉,形状有圆环形、圆饼形、三叉形、四叉形、直简形等多种,上面都有齿状凸起,其数不等。用支钉支烧的器物,烧成后底部留有支钉痕迹。宋代汝窑、官窑等器物的支钉痕迹很小,形似芝麻。

  支圈——一种适应覆烧法的特殊工具。创始于宋代定窑。使用支圈烧一窑瓷器,用同样的燃料、同样的时间,比使用其它类型匣钵产量增加数倍,定窑支圈先后为其它瓷窑仿效。

  齿形支具——早期制瓷主要的支烧窑具。其形状为圆形,下有一周齿形凸起。使用时齿口向下,上面再叠装其它器坯。这种支具流行于晋代至唐代的浙江地区越窑系瓷窑。

  火照——又称“火标”,烧窑时用以检验窑内温度和坯件成熟情况的一种试片。火照一般利用碗坯改做,上平下尖,中间挖一圆孔,一般呈“〓”形。置于窑膛,当要检验窑温时,用长钩勾出火照观察。每烧一窑要验火照多次,每个火照只能使用一次。

  龙窑——我国传统窑炉的一种形式。战国已普遍采用,东汉时有所改进,以后南方各瓷窑广泛采用。龙窑多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筑,窑长在30—80米之间,形状似长龙,故称龙窑。因其本身有一定的高度差,故具有自然抽力。龙窑的特点是升温快,降温也快,生产周期短,产量大,烧成成本低,对我国古代瓷器的发展起很大作用。

  阶级窑——我国传统窑炉的一种形式。在坡地10度—20度倾斜度砌筑而成,窑长在15—30米之间,一般分5—10间窑室,以墙隔开,一室高于一室,有如阶级,故称阶级窑。室与室之间的墙下部有通火孔,火焰可依次通过各室,既可节省燃料,又可烧还原焰。阶级窑始于宋代的分室龙窑,完善于明代,最早出现于福建地区,对GR窑的设计有很大影响。

  馒头窑——我国传统窑炉的一种形式。这种窑的特点是火膛和窑室合为一个馒头形的空间,故称馒头窑。它利用夹墙竖烟道产生的抽力来控制一定的空气进窑,温度可达1300℃。北方的耀州窑、钧窑等都采用馒头窑。

  蛋形窑——我国传统窑炉的一种形式。像一个平卧在地的半个鸭蛋,前大后小,故称为蛋形窑。全长约18—20米,高近6米。这种窑有一个与窑长相等的烟囱,抽力大,烧成时间短,产量高,热耗低,适宜烧还原焰,对于白瓷、青花瓷、颜色釉瓷等釉面呈色良好。景德镇即采用蛋形窑烧瓷,这种窑对欧洲有很大的影响,英国的纽卡斯特尔窑,德国的卡塞勒窑都是仿照景德镇蛋形窑设计的。

  红炉——烘烤釉上彩的低温炉。景德镇创用。红炉亦称暗炉,炉径、高各1米左右。周围夹层贮炭火,下留风眼,烘烤时将绘彩的瓷件装入炉膛内,炉顶用匣钵土制的薄片覆盖,中留小孔,以便察看火色,然后点燃木炭,炉温约在800℃左右。红炉内烘彩属第二次烧成。

  氧化焰——又称“氧化气氛”,即在烧窑时窑内空气供给充分,在完全燃烧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火焰气氛。我国北方各瓷区烧窑一般都采用氧化焰烧成。

  还原焰——又称“还原气氛”,即在烧窑时窑内空气供给不充分,燃烧不完全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火焰气氛。我国南方各瓷区烧窑一般都采用还原焰烧成。

  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用于商业目的请联系作者本人。

程彦林2016年12月19日于北京

  关注作者其他文章,请扫以下二维码,关注作者私人公众号,点击查看历史信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