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1/2页 共41

中国陶瓷文化略谈(附一)御窑、官窑、贡窑和民窑



时间:2016-12-10 14:21:26 文章来源:程彦林 

官窑、御窑、贡窑和民窑

  自从我的12篇连载推出以后,有不少朋友问我什么是御窑、什么是官窑、什么是贡窑、什么是民窑等等类似的问题。我也注意到很多书籍、杂志、电视节目上,都经常讲到或使用这些名词。感觉到大家对这几个概念的认识,有些模糊,有的还有明显的错误。今天,我就和大家讲一讲。

  按一般解释,民间的陶瓷窑,就叫民窑。在我国历史上有每一个陶瓷烧制时期,民窑的数量是最多的。民窑不一定只烧造民间使用的陶瓷器,他还可能接受朝廷、官府的定制或摊排任务,按照要求为朝廷、官府烧制陶瓷。所谓贡瓷是指一些地方为进贡朝廷而特地制作的精品瓷器,不是朝廷指定或定制的。贡瓷是作为礼品的形式送给朝廷,朝廷不用出资定购,时间上也有不确定性。人们习惯上把有烧制进贡朝廷瓷器任务的民窑,称作贡窑。

  所谓官窑则是一个相对广义的概念。历代由朝廷专设的瓷窑都叫“官窑”,所产瓷器称为“官窑瓷”。“官窑瓷”则又分为两大类,狭义的指朝廷垄断,专窑专烧的,广义的则是由朝廷设定标准,用窑不限,即民窑也可烧造,最后由朝廷派专人按统一标准验收,合格者统一采办,也称官窑瓷。一些人把“官窑瓷”直接简称为“官窑”。近些年,又造出一个新词,叫官用瓷。这个词造得非常好,可以把从古至今一些模糊不清的类别概念,归纳到一起。官用瓷不是专指官员自己使用的陶瓷,是指宫廷或官府指定或定制的民窑精工细作而成的瓷器,并由官方出资收购。

  所谓御窑,是指专门为皇家烧制瓷器的窑。御瓷在器型、纹饰上均有严格的礼仪规定,等级森严。

  但事实上,每个朝代具体设置和划分情况又不一样,要讲清楚这几个概念还真不容易。

  大家知道,古代陶瓷作为一个手工业产品,自从诞生,最主要用途有两个:一是生活日常用品,二是殡葬用品。

  很多收藏人士在谈陶瓷时,都回避殡葬用品的问题。其实,大家现在所看到的古代陶制品如陶俑、唐三彩,瓷制品如谷仓、多管瓶、梅瓶、玉壶春等等,都是专用殡葬用品,也叫冥器。唐代之前的冥器,绝大部分是陶制的,唐代之后,瓷制冥器逐渐增多。当然,日常用品也会拿来随葬。

  冥器在商周之后,是极其重要的用品。我在讲述陶瓷史的时候就提到过,自从商周废除活人殉葬之后,陶俑在殡葬时作为活人的替代品而诞生,如,大量出土的战国陶俑、秦陵兵马俑、唐三彩等。冥器的使用各朝代都是森严的等级制度的。那么,烧制皇族使用的冥器,应该算是官窑吧!

  有人说,应该有第三类:陶瓷工艺品。当然,冥器也是一种工艺品。专门给活着的人把玩的古代陶瓷工艺品不太多,清朝的御窑,确实烧过不少供皇帝把玩的仿古瓷器和精巧的工艺品。

  关于日常用品的瓷器,如碟、碗、钵、洗、盆、罐等等,他们的销路有两个,一个是国内使用,一个是外销。随着社会观念、经济状况、使用习惯、出口数量的不同,各朝各代对瓷器的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对瓷窑的重视程度自然也不一样。

  下面,我就根据我掌握的知识和资料,对各朝各代的瓷窑中,关于御窑、官窑、贡窑和民窑的归类情况,做一个简要分析。注意,专指瓷窑哦。

  一、隋唐五代及之前

  在隋唐五代这一时期,日常生活用瓷的器型主要以仿金银器、青铜器为主,主要的销路有内销和外销。在盛唐时期,瓷器起步时间不长,尽管南青北白有很大的进步,但终究没有达到精细的地步。皇族、上层社会、有钱人一般用金、银器,再不济用铜器、漆器、木器,绝对不会使用瓷器的,因为他们不会和死人共用同一类用器具,这时期皇上不可能设窑烧制他自己根本看不上的东西。在国内,由于习惯原因,瓷器一般是没钱的穷人使用。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比如根据文献记载,越窑生产的极品秘色瓷进贡朝廷,朝廷将它们和佛舍利一起,埋入法门寺地宫。

  根据很多国家都发现有唐代瓷器这一情况看,唐朝的日用品外销瓷数量是巨大的,尽管没有文字记载。外销瓷多的窑口是长沙窑和邢窑,没有迹象表明这两个窑是官窑。

  外销瓷就存在官税问题。不能因为它交官税就算官窑吧?民窑同样要纳税,可能税种不一样而已。有人根据一些邢窑白瓷底部有“大盈”等字样,联想大盈库,就判断是官窑,这十分牵强。那可能只是瓷器流通的渠道,也许是窑口按照瓷商(大盈)定制生产的。

  明初曹昭的《格古要论》中说五代后周世宗柴荣,专门设置过瓷窑,来烧制征战用的瓷器。但这只是个传说,没有发现窑址。

  所以我判断,隋唐五代以及以前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御窑、官窑,只有越窑有过贡瓷。

  二、宋金辽时期

  据《东京梦华录》北宋宫廷餐具,只提各种各样的金银器,最次的就是红漆木器(漆器),瓷器一个没有。据《夷坚志》描述,南宋小康之家招待宾客所用的酒具:“手捧漆盘,盘中盛果饌,别用一银盃貯酒。”坚决不用瓷器。开封府州桥下有一间王家酒楼,招待顾客分三六九等,最上等用金盘盛菜,其次用银盘盛菜,再次用木盘盛菜,最差才用白瓷盘。北宋人也玩收藏,收藏品包括字画、玉器、金银器等,没有瓷器。

  所以我判断,北宋人对瓷器的态度,和唐朝差不多,也是朝廷、贵族、有钱人一般使用金银器和漆器,都不用瓷器,瓷器的使用者是穷人和外国人,宋朝的外销瓷数量巨大。但建盏除外,宋朝人喝茶使用建盏。这些详情我在连载中描述过。

  宋代名窑最多,定窑、汝窑、钧窑、官窑、哥窑、越窑、龙泉窑、建窑、林东辽上京窑、赤峰缸瓦窑等都是有名的窑口。这些窑中,明确有官窑性质的是官窑、越窑和赤峰缸瓦窑,其他都是民窑。理由如下。

  浙江余姚的越窑,在五代、宋初时期,一直为吴越钱氏割据政权把控。吴越的国王钱氏,为了巴结中原的中央朝廷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及宋初政权,抗拒削藩收编、维持统治,出于政治需要,倾全国之力向中央纳贡称臣,瓷器是纳贡物品之一。到北宋初期,纳贡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钱氏动用全国之力,烧制贡品。据《宋两朝贡奉录》记载,宋立国之初,从开宝到太平兴国十年之间,钱氏向中央朝廷进贡瓷器达十七万件,有一年竟一次进贡十四万件!所以,越窑是吴越钱氏的地方官窑!但此时的越窑,质量与北方窑相比,已经越来越差了。

  林东辽上京窑位于内蒙古巴林左旗,原辽国皇城内,窑场小、烧制时间短、产品质量很好,出土过白瓷“官”字款穿带壶,从现场发掘证据可判断,林东辽上京窑是辽国晚期的官窑

  赤峰缸瓦窑位于内蒙古赤峰市西南,产品质量不错,尤其是黑瓷。根据宋人的记载,还有窑场出土了带有“官”的窑具证明,赤峰缸瓦窑是辽国的官窑

  杭州修内司和郊坛下都是朝廷官窑,这是由于靖康之乱,北宋被金国消灭,宋徽宗第九个儿子——康王赵构侥幸逃脱,于南京称帝,在杭州建立临时朝廷。临时朝廷没有经济基础,百废待兴,朝廷只好用瓷器了。正好北方窑口大多在这次战乱中被毁,大量窑工逃难来到杭州。朝廷出资建立了官窑,烧造瓷器,一来朝廷自用,二来大量出口赚钱,以供朝廷开销。

  传说中北宋朝廷设有官窑,依据只是有个叫顾文的南宋人,在《负暄杂录》中的一条简单的记载:“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总觉得依据不足。估计顾文也是听说的。宣政时期宋徽宗很年轻,不干政事,尽在舞文弄墨、奢侈享受呢,即有可能使心血来潮设个小窑烧制些与文学艺术有关的小玩意,也算不上一个什么重要的窑口。只是这事儿被民间传诵出去了而已。再联系宋朝人对瓷器的态度,觉得这事不太靠谱。所以我判断北宋没有官窑

  三、元代

  元代的问题比较多,一些专家、学者、收藏人士,以蒙古人尚白、设有浮梁磁局、存在“枢府瓷”、景德镇有御土窑等原因判断,元朝存在官窑。这是不对的,理由我在《浅论元朝统治与元青花的关系》这篇文章里进行过详细的分析。

  简单说,蒙古人是马背上的民族,喜欢金银器,不喜欢易碎的瓷器;尚白习惯不会导致喜爱瓷器;设置浮梁磁局,最多是征税,没有对瓷窑进行过管理的记录,级别低,它还兼管马尾草等业务,元朝有向民窑征收瓷器的记录(可能为了外销出口),但都是地方官饶州路总管去完成的。枢府瓷在海外有大量发现,证明是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订购的商品瓷,可能是筹集军费。御土窑只是一个民间说法,不排除一些地方、部门去烧制瓷器作为向朝廷进贡的贡品。元青花不是在元朝治理之下、而是在元末起义军控制下的地区的产品。

  所以,我判断,元朝不存在官窑、御窑,存在贡窑是有可能的。

  四、明代

  存在官窑。洪武二年(1369年),朝廷在景德镇珠山设置了御窑厂,洪武末(1398年)设置御器厂。窑厂、御器厂不是字面意思的“工厂”,而是朝廷一个专门管理、监督瓷窑、瓷器烧制、经手采购的职能部门,比如那时的东厂、西厂等等,是一样的性质,明朝对内、对外、赏赐和出口交换,都得用到瓷器。

  明朝早期,窑厂、御器厂出资在景德镇建过专门的窑场,但后来供不应求和民窑蓬勃发展的原因,变成从民窑中挑选好窑,用“官搭民烧”的方式,为朝廷烧窑,如“官古器”窑等。御器厂对民窑有压制、盘剥等恶习,加上朝廷派往景德镇督窑的人多为临时办差的太监,过程中有大量的贪污腐败和对地方、老百姓多有惊扰,曾引发过民变。

  御器厂烧造瓷器的数量大得惊人。如,宣德八年(1433年)一次竟然要烧造443500件!这可能是外销的需要,因郑和七下西洋,每次都要带不少瓷器出去,下西洋回来后,也会打开市场,使需求量产生井喷。

  明朝官窑出的瓷品,除晚期的瓷器之外,一般都带有年款,质量普遍比民窑窑好得多。

  五、清代

  清代对瓷器更重视,康熙、雍正、乾隆三帝本人很喜欢瓷器,在景德镇也设有御器厂。但管理和明代,有些不一样,一是朝廷专门委派有长期任职的专职督瓷官员,二是都以“官搭民烧”的方式,选择最好的民窑来烧瓷。所以,清朝存在官窑瓷、御瓷,但没有专设的官窑场、御窑厂。

  清代的帝王,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都比较爱好瓷器。著名的珐琅彩品种就是在康熙时引进国外彩料创制的,它为粉彩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雍正更是十分重视瓷器的质量,他采用重奖制瓷工人的办法,促使制瓷质量的提高。乾隆酷爱各类工艺品,几乎达到了狂热的程度。这几位帝王,对官窑都比较重视,投入很大,委派专人管理。

  关于官窑的运作,清朝廷吸取明朝的教训,不再用太监来监督御器厂,御器厂也不再专设窑场,而是采用“官搭民烧”方式,由御器厂选用窑户撘烧官窑器。御器厂会选择当地实力最强的窑户、最佳的窑位,用最好的工匠,按照朝廷的要求来组织生产。整个烧制过程要保证质量,如果烧毁还要窑户赔偿。

  而那些委任的督窑官,是替朝廷办差的专职专业官员,要长期任职,大多忠于职守,不敢怠慢,短期行为较少。历史上几任督窑官都或多或少都做出过贡献。例如,康熙年间著名的“藏窑”,就是指督窑官臧应选督造的官窑,他烧出了单色釉;著名的“郎窑红”,就是督窑官郎廷极督造的“朗窑”烧制出来的,他的仿宣德器,几乎可以乱真,后来做了江西巡抚;刘源本是一个画家,做督窑官时亲自在器胎上画;雍正年间年希尧督造的“年窑”也小有成就;而跨雍正、乾隆两朝的督窑官唐英,非常出名,他不但烧制出来名瓷,将雍正瓷器推向历史巅峰,还善于总结,写有《陶成纪事碑》、《陶冶图说》等书籍,已成为重要史料。

  御器厂所制的官窑器,只供宫廷使用。除了由帝王赏赐以外,既使最高贵的王亲国戚,也不可能自御器厂直接得到官窑器。清代满汉贵族所用的各种优质瓷器,一般都来自于民窑中的“官古器”,就是民窑做的最好的瓷器。

  大家对官窑概念的重视,其实是出于对瓷品品质的要求,认为官窑都比民窑好。一般情况下,毫无疑问是对的,官窑的质量应该比民窑好一些。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比如,清朝之前的官窑,是针对窑场的,这就产生一个问题,有些窑场开始是官窑,后来不是了,质量可能下降,但还可能打着官窑的标签;辽国的官窑,可能比中原的民窑质量还要差一些;有些虽为官窑,不一定是给皇室用,或者进贡、或者出口,它生产的产品品质可能只比民窑稍好一些,对比可能不是太明显,等等,不可一概而论。在这个方面,瓷器商人忽悠的成分相当大,要注意。

  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用于商业目的请联系作者本人。

程彦林2016年12月8日于北京

  关注作者其他文章,请扫以下二维码,关注作者私人公众号,点击查看历史信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