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1/2页 共41

中国陶瓷文化略谈(十一)明代——瓷都景德镇



时间:2016-12-8 9:57:37 文章来源:程彦林 

(十一)明代——瓷都景德镇

  明朝初期,明太祖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鼓励垦荒,进行屯田,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水平很快就超过了元代;明朝的纺织、制瓷、冶铁等工业生产,规模更加扩大,技术更为先进;明朝的商业和城市化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实行“一条鞭”税法,简化赋税,解放了没有土地的农民,推动了工商业的繁荣。在商品经济发达的基础上,到了明朝中后期,在一些地区的一些手工业生产部门内,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如江南地区的丝织手工工场、景德镇的民营瓷窑场等。


大英博物馆 洪武 釉里红菱花口盘

  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由宋代的百花争艳,经元代的惨淡过渡,到明朝演变成了几乎是景德镇一花独放的局面。


大英博物馆 洪武 釉里红碗

  从晚唐至两宋(包括辽、金)时期,名窑名瓷遍布全国,品种繁多,且都有各自的市场,不好定论哪个窑场的哪一个品种是最主要的。到了明代,陶瓷业情况大不一样,除景德镇之外,虽然也还有一些瓷窑在生产,然而在瓷器的品质和数量上,都无法和景德镇陶瓷相抗衡。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永乐 白釉暗花缠枝莲纹梅瓶

  明代中期,景德镇的瓷器几乎占据了全国的主要市场,而高质量瓷器的占有者——宫廷所用的瓷制品,也几乎主要由景德镇供应。景德镇瓷器独占鳌头,步入了一个巅峰。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永乐 青白釉暗花缠枝莲纹碗

  景德镇,原名新平、昌南,录属于浮梁、饶州。因该地有最优质的瓷石、高岭土和充足的煤炭、便利的水路等资源,适合发展陶瓷业。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永乐 青花竹石芭蕉纹梅瓶(带盖)

  早在东汉时期,就开始烧造陶器。东晋人赵慨,先后在闽、浙、赣为官不顺,被贬于赣,隐居新平,将其在浙闽了解的越窑青瓷制作技艺,引荐于此,导引新平师法越窑,又对胎釉配制,器物成型与焙烧工艺进行系列改革,成为新平由制陶向制瓷进化之始。赵慨因此被尊称制瓷祖师爷。

  制瓷祖师——赵慨

  到了唐代,新平生产的瓷器被称为“假玉器”,开始进贡于朝。公元1004年,宋真宗时期景德年间,因产青白瓷质地优良,遂以皇帝年号改名景德镇,沿用至今。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  釉里红牡丹纹折沿盘

  北宋后期在定窑的影响下,采用复烧法,产量和质量都有提高,获得“南定”之称。但此时,与汝、钧、官、哥、定等宋代名窑相比,景德镇窑的名气仍不能跻身前列。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宣德 祭红釉盘

  自北宋后期以来,北方百年战乱不断、战火连绵,导致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其中河北、山西、河南等地的居民,包括有技术的窑工,大多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而景德镇,地处长江以南的崇山峻岭之中,当时陆路交通不便利,是一处不错的“世外桃源”,特别是景德镇陶瓷窑口已小有名气,是北方窑工的理想南迁之所。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宣德 青花夔龙纹罐

  据乾隆四十八年版《浮梁县志》记载,在全国人口锐减三分之一的情况下,浮梁在“宋咸淳己巳(公元1269年),户38832,口137053”,到了“元至元庚寅(公元1290年),浮梁地区人口增至“户50786,口192148”,人口净增五万五千人。这就充分证明,在元朝与南宋的战争中,景德镇不仅人口没有减少,还大幅度增加,这是没有遭到战祸侵扰的有力证明。


康熙年间景德镇的手绘地图

  在元代,景德镇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引着天下窑工,如钧窑、汝窑、定窑、吉州、磁州窑、龙泉窑等,形成“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局面,汇集了全国优秀的制瓷人才。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宣德 青花轮花纹绶带耳葫芦瓶

  在综合南北诸窑烧制技术工艺之后,景德镇窑工们在继续烧制青白瓷的基础上,开始了青花瓷和釉里红的摸索。如擅长绘画的磁州窑、吉州窑窑工,来到景德镇后,把绘画材料由褐料创新为钴料,在漂亮的瓷胎上重新开始作画,绘画技艺变得进一步精细;在胎土方面,对制瓷工艺进行了重大改进,从原有的瓷石一元配方改为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增加了胎土的硬度,为制造大型陶瓷器物创造了条件。经过长期的摸索,终于烧制成功青花瓷。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 永乐年间 枝花果纹执壶

  有了元朝的发展基础和青花瓷的制作技术,到了明代,景德镇的陶瓷业理所应当地顺应了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到,朝廷看中景德镇,把这里选定为专门制造御用瓷器的官窑顺理成章。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  红地黄彩缠枝莲纹罐

  景德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最优质的瓷土瓷石原料、充足的烧瓷燃料、通畅的水路运输、制瓷业顶尖工匠的汇集;遍地开设的窑场作坊、御窑民窑争相辉映、瓷品推陈出新、日新月异;当地市场竞争激烈,海内外瓷器贸易空前活跃,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此时,景德镇被称作“瓷都”已经名副其实了。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永乐 青花缠枝花卉纹折沿洗

  景德镇在全国处于瓷业中心的地位,它不仅要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而且还担负起了宫廷御器和明政府对内、外赐赏和交换的全部官窑器的制作。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永乐 青花海水云龙纹扁壶

  明朝宫廷在当地设立御器厂,承担为宫廷、皇室提供高品质精美瓷器的制作和采购。御器厂为了满足宫廷需要,不惜成本,从选料、成型、着色、画工、图案都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促使景德镇的制瓷业不断创新工艺和品种,制瓷质量得到很大提升。民窑为了扩大市场,也随行就市,不断钻研技术、提升质量,从而也带动了民窑的进一步发展。到嘉靖以后,宫廷所需的御器——钦限瓷器,实际上是由民窑中的“官古户”烧造的。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永乐 青花莲瓣纹漏斗

  明代景德镇的瓷器,以青花瓷为主,其他类别也都十分出色。按制瓷工艺分有:釉下彩,釉上彩,斗彩和颜色釉四大类。以成化斗彩为代表的彩瓷,是我国制瓷史上史无前例的杰作;永乐、宣德时期铜红釉和其他单色釉的烧制成功,则表明了当时制瓷工匠的高超技术水准。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永乐 五彩瑞兽纹葵瓣觚

  明代景德镇所产的瓷器,数量大、品种多、质量高、销路广。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记载:“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郡产......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永乐 青花折枝花果纹执壶

  和唐代、宋代、元代都不同,明代民间的中、上阶层居民,几乎普遍使用景德镇民窑所产的瓷器,特别是青花瓷。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永乐 青花折枝牡丹纹折沿盘

  明代外销瓷的数量也是巨大的,近年来在东南亚地区,尤其像印度尼西亚等地,常有大批明代完整的瓷器被发现,数量惊人;中东地区发现景德镇瓷器的数量同样也十分可观。郑和七下西洋,给各国带去了大量的瓷器,开通并建立了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渠道。明代晚期,中国瓷器远销欧、美各地,墨西哥在修筑地铁时还发现了明代景德镇的五彩瓷碎片。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永乐 青花折枝牡丹纹折沿盘

  景德镇的民营瓷窑与御器厂

  丰富的自然资源,成熟的技术条件,在国内外市场需要的刺激下,明代景德镇的制瓷业在元代基础上,突飞猛进,成为全国的瓷业中心。根据记载,瓷窑的规模数量是很大,以民营瓷窑来说,正统元年(1436年),浮梁县民陆子顺一次就向北京宫廷进贡瓷器5万余件,可见民窑生产量之巨大。随着民营瓷窑的不断增多,到嘉靖十九年时,“浮梁景德镇,民以陶为业,聚佣至万余人。”万历年间,“镇上佣工”“每日不下数万人”。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成化 青花海兽纹碗

  到明代后期,随着制瓷业中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民营窑场的激增,制瓷工匠的集中和瓷商的汇集,在嘉靖21年(1542年),景德镇从事瓷业的,包括工场主和雇工的人数,已达10万余人。明万历时人王世懋在《二酉委谭》中,记录了景德镇当时的繁荣景象:“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炸天,夜令人不能寝。戏呼之日四时雷电镇。”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嘉靖 明嘉靖 青花八仙云鹤纹葫芦瓶

  明代景德镇的民营瓷窑,除了生产供国内外市场普遍需求的一般产品外,还生产极精致的细瓷器。嘉靖以后,凡属宫廷需要的“钦限”瓷器,还有社会上层、有钱人需要的高级瓷器,都由民窑生产。明代专门经营高质量的细瓷器并为宫廷烧造钦限御器的民窑叫“官古器”户,还分有等级。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嘉靖 明嘉靖 青花八仙云鹤纹葫芦瓶

  景德镇的瓷业,民窑比官窑显示出比较多的优越性。嘉靖时,民营瓷窑的窑炉,因为经过改革,在燃料消耗相同的情况下,每一窑的产量比官窑大三倍以上。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嘉靖 明嘉靖 青花八仙云鹤纹葫芦瓶

  明代景德镇御器厂(即官窑)的设定,是从洪武皇帝朱元璋时开始的。在明代,景德镇官窑习惯上都是冠以皇帝的年号,如洪武窑、永乐窑、宣德窑等等。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嘉靖 明嘉靖 青花八仙云鹤纹葫芦瓶

  御器厂的任务是烧制官窑器供宫廷使用,包括朝廷对内、对外赏赐和交换的需要,御器厂初设时有窑20座,宣德年间大量烧造时增至58座。


大英博物馆 永乐时期龙纹青花瓷器中的典型之作

  御器厂不断为朝廷生产瓷器,其数量从见于记载的几次大量烧造看来,都很惊人。例如,宣德八年(1433年),根据尚膳监的需要,一次就要烧造龙凤瓷器四十四万三千五百件。到嘉靖、万历年间,烧造量更大了,有几年每年要收10万件左右。


大英博物馆 成化 斗彩鸡缸杯

  官窑(御器厂)的设置,对瓷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抬高了制瓷业的地位,带动了瓷业品质的提升和发展。但是,负面作用也很大。


大英博物馆 成化 斗彩果树双禽纹高足杯(左)团莲纹高足杯(中)缠枝莲纹高足杯(右)

  御器厂(官窑)主要负面影响在于其对民营瓷业的压迫和加重地方负担上。而对景德镇民营瓷业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占用了最熟练的制瓷工匠;垄断了优质瓷土和青料,并且限制民窑的产品品种;用“官搭民烧”的办法对民窑进行盘剥。


大英博物馆 成化 青花缠枝花卉纹碗

  御器厂的特权和落后的生产管理,不仅影响了民窑生产的发展,而且,御器厂自己瓷器的成本极高,运输徭役繁重,给景德镇及附近州县乃至江西全省带来了巨大灾难。御器厂对瓷器的挑选极为严格,凡上解的御器瓷器大多要“百选一二”,有的品种要“百不得一”,因此,景德镇实际上烧造数量比上解数量不知要超出多少倍。就当时来说,每件瓷器的耗费,已和银器的价值相近。例如,根据记载,万历28年,工科给事中王德宪说:“瓷器节传235000件,约废银20万两。”这还仅仅瓷器的造价。此外还有“一岁数限”的解运,每次解运数所花的设备、人力和运费每年又要几千两白银,当时亦由饶州、广信、抚州的老百姓分摊,有时也有全省负担。万历年间,潘相督陶时,为添造解云的船只,限令江西十三府,每府各造一艘,每艘船造价又需白银1万两。


大英博物馆 永乐 青花菊瓣纹碗

  景德镇所在的饶州,为御器厂所负担的耗费远不至此,当时,每逢大量烧造御器,宫廷总要指派太监为督陶官,他们和地方官吏相互勾结,对人民进行百般勒索。这些太监从京城来到景德镇,一路骚扰,在御器厂更百般苛求,为害甚烈。而当地的农民、瓷工却生活十分拮据、民不聊生,遇到天灾即饥寒交迫。朝廷和官府的所作所为,激起了反抗,景德镇就发生过多起以瓷工为主的的反抗斗争。


大英博物馆 永乐青花一束莲纹大盘

  真是,成也官窑,败也官窑!

  明朝瓷器的简要特征

  洪武青花瓷,既有元代风格,又开拓新样。古朴庄重,由于波斯产的苏麻离青中断,改用国产,青花色泽偏于黑暗。器内阳文印花,外壁以青花装饰。图案改变了元代层次多、花纹满的风格,多留白,多扁椭圆形菊花纹样。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洪武 釉里红玉壶春瓶

  永乐青花瓷,胎釉精细,郑和带回苏麻漓青,青花色泽浓艳明快。受到西亚影响,造型新颖多样,纹饰优美生动。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永乐 青花折枝牡丹纹折沿盘

  宣德青花瓷,较多新样,如石榴式尊、兽耳四方折角八棱瓶、贯耳瓶、盒、匜、豆、盂、爵、花盆、文具、笔管、龙柄凤首流壶、天球、梅瓶、龙缸、罐、出戟盖罐、炉、钵、花瓶、厚胎大碗与骰盔等。此时所制的大盘比永乐时多。有一种86厘米之特大盘,绘以九龙海水,为其中之最。宣德青花瓷则写款多,有所谓“宣德年款遍器身”之说,多为6字、少有4字与篆书。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宣德 青花灵芝纹石榴尊

  正统天顺青花瓷,很少见有官窑款的器物,因为正统年间烧制青花瓷器是犯条律的。但景德镇御器厂制瓷并未完全停止,只是不见书写正规的官窑款。其他特征与宣德青花瓷的风貌相似。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天顺 青花携琴访友图罐

  成化青花瓷,斗彩的烧制成功。瓷器烧制数量大,将进口料与国产“平等青”料共用。“平等青”又称“陂唐青”,产地在江西省乐平县境内,它后来居上,逐渐取代了“苏泥勃青”,特点是呈色稳定,发色蓝中泛青灰或正蓝,含铁量小,故不出现黑斑,呈色沉而不浮,以温润淡雅见长。画意疏朗,绘工精致,用笔纤细而柔浑,明晰透彻,衬以洁白细腻莹润的釉面,使这一时期的青花器成为典雅的艺术品。工艺袭宣德之制,亦有标新,更多的青花红彩、青花釉里红及黄、绿釉青花、青花填绿配以鲜艳的五彩和斗彩,更是争奇斗艳。款识书写“大明成化年制”或“天”字,楷书体笔锋苍劲有力,独具风格。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成化 青花海兽纹碗

  弘治青花瓷,此期御器厂时而间断停烧,故弘治官窑青花瓷遗物量少。从器形、纹饰到色彩,都是继承成化时的风格。诗句书法亦用作装饰。常见“大明弘治年制”6字楷款。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弘治 黄釉盘

  正德青花瓷,器形、色调、釉色、纹饰均有与成化、弘治青花瓷相同之处。新采用瑞州“石子青” 料烧制,大部分呈色浅淡灰蓝,虽不浓重,但稳定匀净,并有发黑灰色的一类,有的或带铁锈斑。晚期新用云南产“回青”料,发色类似后来嘉靖时的鲜艳浓重泛深色调。正德后期开始烧造大器,工艺日趋粗糙,胎体逐渐增厚,釉泛青灰。款识楷书“大明正德年制”4或6字,或以八思巴文、阿拉伯文写款,是本朝的特殊风格。


大英博物馆 正德 黄地绿彩龙纹盘, 漱斗

  嘉靖青花瓷,烧制数量最多,以“回青”料为主,基调以色泽浓艳泛紫为共同特征。款识多书“大明嘉靖年制”或“大明嘉靖年造” 6字楷书。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嘉靖 红地黄彩云龙纹罐.

  隆庆青花瓷,色泽鲜艳,制作精细,可居三朝之首。器体厚重,但很精致。款识一改以往的“制”字,几乎全部书“造”字,如“大明隆庆年造”。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隆庆 青花云龙纹缸

  万历青花瓷,早期风格与嘉靖时一致,如不以款识来区分,就难以辨别。后因采用浙江所产青料,即“浙料”,故青花色泽不及前时那样浓艳,而是蓝中微泛灰色。淡描的浅淡之色与以前的浓者对比显得清新。款识楷书字体工整与草率者兼而有之,常见“大明万历年制”。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万历 青花百寿字罐

  天启崇祯青花瓷,官窑器物较少,多系民窑烧造。天启青花色泽有鲜艳明快的,也有蓝中泛灰程度较大的一类,工艺与明早期相比则明显粗糙,纹饰以涂染手法绘出,有泛蓝黑或灰色者,多有晕散,出现浓淡混水,层次分明,色泽葱翠的为向清代色泽过渡的清新色调。署崇祯纪年款。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崇祯 青花山水人物纹净水碗

  浙江龙泉瓷,宋代盛极一时的龙泉青瓷,经过元代到明朝时,已经逐渐衰退。但明代时仍然继续烧造,特别明初还是有一定地位的。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永乐 龙泉窑青釉印花卉纹壮罐

  福建德化窑白瓷,宋代已有所生产,明时质量很好,集聚特色,胎质致密,透光性极好,纯白釉面。壶和瓷雕极具盛名。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  德化窑白釉莲瓣纹方壶


大都会博物馆 明  德化窑白釉达摩雕像

  琉璃器、法华器,一种陶胎玻璃釉制品。琉璃器出现得早,战国时就有,明代开始在山西流行。法华器明代中期在晋南一带盛行,具有特殊装饰效果的器皿。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  法华贴花鬲式炉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  法华菊花纹瓶

  紫砂器,一种产于宜兴,质地细腻、含铁量高的特殊陶土制成,呈紫褐色、淡黄或紫黑等颜色的无釉细陶器。(略)

  明朝人的喝茶习惯——茶壶、瓷碗等的使用

  到了明朝,中国人的喝茶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不再像唐宋那样先把把茶叶做成団饼,而是直接流通散茶,喝的时候,也不再碾成粉末来喝。就像现在人们喝茶习惯差不多。


文征明《惠山茶会图》(明)

  散茶的真正流行是明代洪武二十四(1391年)以后的事,据《野获编补遗》记载:“至洪武二十四年九日,上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由此“开千古茗饮之宗”,散茶于是轰轰烈烈地登上了历史舞台。看来朱元璋是很体恤民间不容易的。

  有人记载了当时苏、吴一带的烹茶法:“以佳茗入磁瓶火煎,酌量火候,以数沸蟹眼为节,如淡金黄色,香味清馥,过此而色赤不佳矣!”即壶泡法;而当时杭州一带的烹茶法与苏吴略有不同,“用细茗置茶瓯,以沸汤点之,名为撮泡。”其实无论是壶泡还是撮泡,较之前代更加简便,而且还原了茶叶的自然天性。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代 白釉葵花口碗

  由于茶叶不再碾末冲泡,前代流行的碾、磨、罗、筅、汤瓶之类的茶具皆废弃不用,宋代崇尚的黑釉盏也退出了历史舞台,代之而起的是景德镇的白瓷。这时,茶壶诞生了。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代 红釉盘

  茶壶在明代得到很大的发展,壶的使用弥补了盏茶易凉和落尘的不足,也大大简化了饮茶的程序,受到世人的极力推崇。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代 釉里红缠枝花卉纹碗.

  因紫砂材质特性,含铁量高,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水性,用紫砂壶来冲泡散茶,能把茶叶的真香发挥出来,用紫砂做的茶具开始受欢迎。不过,明朝人也没有养壶的习惯。养壶是现代人喝茶的陋习。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代 明釉里红缠枝莲花纹盏托

  感谢各位博客主提供的博物馆照片。谢谢

  好了,本集就谈到这里。后续请看(十二)清代瓷器——落幕的夕阳

  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用于商业目的请联系作者本人。

程彦林2016年12月5日于北京

  关注作者其他文章,请扫以下二维码,关注作者私人公众号,点击查看历史信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