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1/9页 共242条
|
|
墨之诗韵与墨之海韵
- 时间:2013-6-17 11:48:36 文章来源:仲敬干
我始终认为,如果谢海在美术圈的行为是一个现象的话,那么他是写不尽的。事实上,此前我写“水墨出格与谢海出阁”时,甫一贴出来,就有朋友对我说:谢海是多面的,而且样样好把式,写谢海,很难在千字文里把一个完美的谢海表述出来。这些话,我是信的,也是听的。多年来,以我对谢海的了解,我只能说:谢海的所作所为,表现在水墨画上,在“章、法、理”的框架内,从不墨守成规,属于典型的“走私派”。而怎么走?走得怎么样?稳不稳?是大步流星?还是大手大脚?私,又私到什么成度?是自我完善?还是一通百通?我想这在谢海近些年的一系列展览展示中,都有象模象样的答案。所以,对于谢海是言不意尽的,而我也只能是言不由衷的想到哪写到哪。
在写“谢海出阁”时,我特别说谢海的作品,在上海的上层社交中,还是得到一部分人士的关注和肯定的。也就是说谢海的作品首先不讨人嫌。不讨嫌,这正是一个艺术家走向成熟,走向个性的必由之路。记得启动先生曾在延安饭店说:“艺术光是人不嫌还不行,还得要狗不理;这是什么意呢?因为啊艺术这个东西得让人喜欢,老是自得其乐不行,得人大家都乐才行;让人去议、去说,这就是狗不理”。如果套用启功先生的话来评说谢海,那么我认为谢海够格了。而单就谢海的画题也是不讨嫌的,有的几乎是平民得很。比如《提篮小卖》《不是每个灿烂都拥有春天》《 好的茶 》《莫名孤独》《小情思》等,人间烟火味浓浓的,想必这就是“墨之海韵”了!
有“出格”到“海韵”,正是谢海水墨画迈向大本营,寻访千秋的艺术归属。不难发现,谢海有起初的玩艺、说艺、再到玩艺,演绎了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是山的全境性飞越。谢海力挫群雄如愿以偿的做到了这一点。
现在评论谢海的文章不能乱说了,也不能瞎胡闹了。以前说谢海画画,还可以偏离正题,说他的画没有他的文章好;如果眼下还有这种看法,那么我们还没有深入了解谢海的画中情趣。在谢海的水墨画里,其实隐含了艺术的追问、学术的追忆、墨迹的追记等艺术的法相之笔。如果你细心的解读一定会发现这些: 水墨之内,意境之上,落笔之处,星星点点,层出不穷的气势之美。
古人说:“画与字各有门庭:字可生,画不可不熟;字须熟后生,画须熟外熟”。大概是说熟能生巧的意思吧!纵观谢海的水墨画,这么多年来,有生至熟,有熟而熟,熟门熟路,飘然而至,想来正是我们期许的“海韵”了。 世上文字,写情最易;世上绘事,写意最美。如是,谢海的水墨作品,则是美妙的了。诗曰:
水墨诗韵海之韵, 笔形无形画英雄。
劝君更饮一杯酒,
八仙过海显神通。 2013年6月15日下午仲敬干草成于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