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页 共242条
|
|
皇后之玺与孔后之喜
- 时间:2013-1-12 17:22:47 文章来源:仲敬干
当年孔忠良同学捡到的“皇后之玺”
去年底,也就2012年12月2日有一条新闻,题目是:“13岁男孩捡国宝‘皇后之玺’上交 45年后受表彰”。一个月前的新闻,今天再提起,我认为仍然是有新意的。在当下人心不古,思维混乱的境况中,应让“正能量”得到弘扬。也可将这样的新闻,演绎成小品、小故事、小人书的样式宣传,甚可将“皇后之玺”的来龙去脉,携刻在“陕博”,发挥“正能量”的正义性。来,重温一下:
“40多年前,一位少年捡到一枚上面刻有‘皇后之玺’的玉石印章后,立即与父亲送到国家文物部门,现在这枚国宝文物就陈列在陕西历史博物。1955年出生的孔忠良如今已头发花白,在咸阳韩家湾务农。孔忠良回忆说,那是1968年9月的一个下午,当时只有13岁的他放学回家,在渠边发现一枚发光的白色小石头,就小心翼翼地装进书包拿回家,他父亲孔祥发看后说是一枚印章,可能是文物,要好好保护,把它上交国家。第二天,孔忠良和父亲把这枚小石头送到陕西省博物馆(现在的碑林博物馆)。经专家鉴定,这是块上好的新疆和田羊脂玉,玉石上雕刻的是一只螭虎,更让专家惊讶的是玉石上雕刻着‘皇后之玺’四个篆体字,艺术价值极高。”
“专家们查阅许多古代文献,发现《汉官旧仪》上记载有:‘皇后玉玺’,文与帝同。皇后之玺,金螭虎纽。”而“皇后之玺”的发现地在吕后与刘邦合葬的封土之西约一公里的陵园之内,其形制、式样、印文内容及字数均与文献所载相符,经研究、鉴定,当为吕后之印玺无疑。孔忠良说,当时有专家激动地说,这就是西汉吕后的‘皇后之玺’,价值连城!而他和父亲听说是珍贵文物后,毫不犹豫地上交了。‘它是我们的国宝,给国家肯定有很大的价值,保护文物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嘛。’孔忠良说,当时他们没要任何报酬,博物馆的一位领导给了他和父亲20元作为回家的路费。后‘皇后之玺’便存放在陕西省博物馆,1991年陕西历史博物馆改建后,‘皇后之玺’成为镇馆之宝之一。前两年,博物馆向他补发了证书。上交国宝后,孔忠良再没见过‘皇后之玺’,也没有受过什么表彰。”
“皇后”的发现者,孔忠良老先生
“‘皇后之玺’,高2厘米,边长2.8厘米,重33克,以新疆和田羊脂白玉雕成。该玉玺玉质之精美,螭虎造型之生动,玺文字体之规整大气,雕琢技法之娴熟,都是罕见的。迄今为止,“皇后之玺”仍是两汉时期等级最高且唯一的一枚帝后玉玺,属于国宝级文物。”
这真是一条好新闻。如果说还有不足之处,就是没有报道“陕博”都奖励了什么东西?如果是奖金,是多少?如果是实物,哪会是什么?虽然当初奖励了人家20元钱,但你今天又找到了人家,就应重奖。如奖金不方便报道,那就给人家在村里盖个大房子总该没问题吧!
我在想,那时人的思想真好、真单纯,一心想着社里、想着公家、想着集体。事实上,当年的“皇后之玺”不管是谁捡到的,都会主动上缴的,我相信那时的好人好事都是由心而起,真心在做,无私奉献。
有人说,如果是现在呢?在时下全民收藏,天下寻宝,专家满天飞的今天,估计会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不可告人,直接有自家收藏起来;二是送给专家看,被专家说成是赝品;三是送拍,后流标;四是买个文物贩子,换点小钱;五是磨掉印文,当玉料卖。诗曰:
皇后之玺孔后得,
万世流芳从今日。
一曲新词酒一杯,
人之常情说陕博。
2013年1月12日仲敬干草成于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