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1/9页 共242条
|
|
青海书家与上海书家
- 时间:2012-6-6 11:29:50 文章来源:仲敬干
在我们以往的、贯性的思维方框里,一提到书、画名家,往往想到的是富庶的江南。当然在江南固有的人文氛围里,从古至今也确实是名家辈出的一方宝地。所以,江南书、画名家就不用我多说了。本文要说的是,青海书法家王振坤先生的“大漠书风”。 我以为,王振坤先生的主要艺术成就,是题识陆机的《平复贴》和《争座位贴》。王先生在启功等著名书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书法经验和研究心得,逐字逐句对《平复贴》进行识读,并提出自己独到的研究观点。他指出:《平复贴》在书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王羲之等历代书家产生了重要影响,它是书法临帖践行“中实”法则渐进书艺佳境的重要途径。
王振坤,艺名野夫,伏牛堂主人,1943年生于河南镇平,著名书法家,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兰亭书画院名誉主席,中国名家书画院名誉院长,上海荣宝斋特邀书法师,是当代卓有成就的西北大漠书家之一,书法代表作品有《王振坤书争座位贴》,理论代表作有《识读<平复贴>》等。2007年文化部依此为依据,评定他为当代书法艺术大家之一。其它理论文章有《文字起源》、《文字创造》、《笔法论》、《墨法论》、《书法艺术的现代观念》、《识读平复帖》等。其文章观点新颖,能把握住时代脉博。尤其是《识读平复帖》,晋陆机《平复帖》是中国书法史上公认的一座高峰,只因墨迹漫漶不易识读而影响了它的艺术传承,至明代才释出十四个字,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启功先生见到真迹一鼓作气通释了全文,然较杂乱。王先生在启功等人研究的基础完善了《平复帖》的认字和断句,让《平复帖》的识读不再成为难事。
王振坤先生的书法还以其代表作《王振坤书争座位帖》为例,原中国书法家协会理论研究部主任王景芬先生说:“王振坤先生书争座位帖在影响力上,时代感上虽然不能与唐摹兰亭序相比,但在当今条件下已经力追了,我见过数百幅当代名家的临作,他的临作当高一筹”。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艺先生说“此作不失原帖笔意”,一语定乾坤。中国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会主任李刚田先生赞此作“是件精品”。《书法报》总编、著名理论家陈方既先生说:“何绍基的临稿个人成分多一些,此稿形神都好,可以出版,出版了对书界是个贡献”。原《中国青少年书法报》总编、著名颜真卿书法艺术研究专家崔学路先生在长篇鉴评及信函中称之为“鲁公意绪”、“千年神传”、“此书出版当为盛事”。王先生的书法创作极为严谨,注重深入生活,感悟人生,师古不泥,博采众家。用笔凝炼精创,线条丰润饱满,刚柔相济且富有很强的韵律感。从运笔的走势和思维意识的整合都达到了景致与情怀,传统与个性,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呈奉于世的多幅佳作为有关部门和相关研究领域提供了艺术参考和借鉴资料,为中国书法艺术事业地繁荣和发展作出了贡献(根据《世界名人录词条整理》)。
他的书法艺术好像是一座云雾弥漫着的旷野,目前尚未被众多的收藏家所发现。2008年初次露面于上海、宁波,便立即被上海荣宝斋书画鉴定专家一眼看中。2008年10月他的80幅作品应邀到黄山国际大酒店展出四天,来自远方的几位收藏家当场要购买他的展品。可见,王振坤书法艺术的影响力正在悄悄地在南方蔓延开来。
王振坤先生是西北地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的大漠书家。1994年以前曾连续参加全国三大展和国际展,成就卓著。1994年以后销声匿迹不再参加任何赛事,潜心于书艺的研究。其代表作《王振坤书争座位帖》形神兼似,曾得到启功先生的高度赞誉,被专家誉之为时代精品之一。2004年正式出版发行,并两次翻印。理论代表作《识读<平复帖>》其释文更加接近原帖本义,是理论上的一个突破。振坤先生的作品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又好象是在闲散的朦胧意识中创作的。这些飘乎不定的朦胧意识需要“碰巧”,一旦恰如其分的注入笔端就成了不可复得的精神印记,高境界的书法作品往往在此种情景偶然得到。
振坤先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艺术家,追求中庸处世,平心待人,一生淡薄名利,痴心神游于他自己的书法艺术世界里。著名颜真卿研究专家崔学路先生称之为“大漠书家”。其作品必将成为书法爱好者、书法收藏者及收藏界一纸难求的珍品。
我和王振坤先生的相识,缘于王应吉先生的介绍。记得当初应吉先生,递上振坤先生的几本书法研究资料时,就觉得自己太有点孤陋寡闻,或说有点“嫌贫爱富”了。在我们固定的程式里,总是觉得青海这样一个文化、艺术氛围不浓的地方,焉能出大书法家!其实不然。振坤先生能甘于清平,独守青海几十年,一心学术就是明证了。
晚清时,吴昌硕等公在上海,成就了“海派”这一艺术门派;那么青海呢?一字之差,为什么就不能有“海派”出现呢?如能成立,就从王振坤先生始吧!
事实上:青海与上海,其实不远。
2012年5月23日夜整理上海“不求甚解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