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讨与学术检讨



时间:2011-11-9 14:44:05 文章来源:仲敬干 

  事实上,我不参加书画艺术家的学术研讨会,好久了。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学术研讨,没有真正的“研”起来和“讨”起来;来者也大都是来料加工式的看面子、看情分,然后无的放矢的说几句无言以对,大而无当的大话、套话;我在场子里实在也是难过得不得了,心情如同参加的是一场追思会,而非研讨会,很不是滋味儿。所以我觉得参加这样的研讨会没有任何学术意义,简直是浪费时间耳。当然,如是年纪小的画家,研讨会上说几句鼓劲的话,我看行;但是一些都“国家一级美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大画家了,而研讨会上的各路专家、学者们仍然是积习难改,意味深长的回忆起画家在国内外的画展情况、得奖情况、文革情况、身体情况、拜师情况、笔墨情况、收藏情况、捐赠情况、出书情况、待人情况、拍卖情况、接见情况以及到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国家部委去作画情况等等;我实在是听不下去了,而这些却又都是研讨会上的真实情况。二是研讨会的上嘉宾太清一色了,不是画家的领导,就是画家的学生,或者是画家的朋友和同事。这样的嘉宾结构,我认为不言自明了,而不徇私情的话谁还会说!因此就不够权威、不够公平,所以参加这样的所谓学术研讨会,无论说些啥,无论规格多高,显然没有任何说服力。就象拳头打不死一只蚂蚁一样,声势不小,作用不大。其实只要方法对,一个手指头就把问题解决了。

  研讨会,我认为不是用来喝茶谈天的,也不是朋友相聚时那么简单。既然坐下来研讨,就是有研修、研读、研发的意思;当然,无论叫啥都不应把研讨会开成个疑似追悼会或者成了表彰会、生平事迹报告会,哪还有研究的意思么?学术研讨,就应有针对性的,就画家的作品提出自己的批评意见。记得还是上世纪吧,我曾参加有谢海担纲的学术主持。谢海跟我说,学术研讨会上,最担心的就是没有交锋的问题引起大家发表各自的观点、意见;有交锋才能达到问题的交汇、碰撞,继而产生火花,无疑哪是最成功的学术研讨会了。我们期待吧!。

  如果我要组织个学术研讨会,应该是这样安排:专家当然是要的,少许耳,“二、三两”就行,就是充当个药引子;收藏家可取多半,主要是听听出钱人怎么说,而他们就如同“白芷”、“茯苓”、“生半夏”,起到消化、理气中和的作用;然后直接再从展览现场抓几个来看展的观众,也听听他们对作品的感受,他们就起到偏方中的“土鳖子”,和“蟾蜍皮”、“狗皮膏药”等,虽然不是治病专家,但是也能依治那些丹毒、疮痍的。如是,这样的一个研讨会,一定会开得热血沸腾,一定会成果大大的。

  学术检讨,不是让大家伙来开批斗会,而是让研讨会回到理性、研讨事情的氛围中来;作为当事人也应有这个气量、气度来听听各界人士的不同见解,检讨自己的艺术缺憾,然后不断完善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有什么坏处和见不得人的?这就拉不下面子了?画价就应声而落了? 我看未必,真实的面对自己,总比躲躲闪闪要好!

  诗曰:

  学术研讨未研讨,
  七嘴八舌画很好。
  既然好得不得了,
  一尺百万要不要。


             2011年11月9日仲敬干于上海“不求甚解斋”北窗下,立冬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