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物琐记——因爱而成的歌咏



时间:2011-4-1 23:58:12 文章来源:张振宇 

  人于百忙,特别是因事辞乡,一年中拿心而回家的急切每有几桩。每逢佳节倍思亲最是事由,“清明”这一天倒是例外,是日非喜迅盈心的佳节,但很让人对家归心似箭。孝子孝孙的喻指,自是多从此日而看了。

  余此番心得,建在与故去的亲人们阴阳相隔,反让自己更舍不得这时节错了和她们爱无痕的“紧拥”!旧日幕幕的记忆依然清晰,因此时日中那些无穷无尽的思念,怎么想来都是感人又感人。以下三稿,足见余言下的真实,文贤文庸,又有何打紧:

  母亲若还在世,今天值逢六十九,该是她老人家做大寿的日子。四年轮空的生辰,我只有再次用记忆去重温那些我们母子间的“依偎”——那种互属相知的顾盼;那种缠连不分的牵心。

  她也曾是个女孩,也是由天真向责任与义务偏移,可外公的早逝和四个弟妹的待哺,十二岁单薄的她就不得不帮着外婆去争命运的“工分”!我难于想象一个女孩子如何抡锤去分解青石的苦难!更难于思议天冷唯有盖麻袋的御寒……

  今儿是她“母难日”的日子,我只是去翻寻些文字来落文纪事念想她和外婆的伟岸。生命若没了恩情的惦记,我就不配做她眼里智慧而乖巧的宇儿。

  母亲、外婆,天堂可好?

                        卢德卿之子张振宇2007.11.28夜于京城

  这一年多难得在家,今安排殷满,早陪家人,午后忙于宅中美图的调整张挂,不足一月就是年了,过几天还得走,家里家外都是事,早些动手,年跟前的忙也就少了老挠头的急。下午和晚上分别去看望两位老友,男人间的交心,独对中不觉时间流逝,能说明彼此的认可,同性相吸更甚异性。

  子夜回的家,不忍看见厨房满水池积物杂乱,涮碗洗碟自是难免。保姆出阁了,一时半会没了帮手的情况下揽些家务不能说不是一种幸福。我是搞不懂自己的勤快,这一点是随了母亲,心都没操了一刻的少,也没有一句怨言,总觉得份内的就没歇停地干吧,能把光和热都掏出来,心里就打实的幸福。母亲是长女我是长子,在家庭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上,命运的这点象极给予了我们同样的使命感,因此也成就了我们都是操持里外的一把好手。勤奋的人永远是快乐的;母亲没有用言语告诉我这一点,母亲只是默默地做着她必须面对的一切,我不声响地帮着,久而久之我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写日记多少都有点流水帐,新年的第一篇好感谢刚洗的那一次碗,让我在平凡中又找到了一种亲视,一种真正去拥抱生活的感动,还让我再一次深忆了母亲!妈妈,天堂的新年气象可新?这就当我新年给您写的信吧。家里一切都好,别忘了把信也念给外婆听。 

                                                      振宇2009.1.2三更于家中南窗下


  妈妈:
  
  今天清明,天堂可好?六天前您刚好西去五载,今儿我又漏掉给您凡间的长眠地除草,真是该死,惹您心恼了!

  此时我人在沪城,就是您形容人挤人买串芭蕉都吃不上两条的地方(芭蕉一碰就掉确不经挤,每与沪人围欢提您这一经典而引大伙乐,真是好崇拜您)。本来买好了去浙江的班车票(让人专车送往不像我返朴归真的性格),考虑到友人午宴等着着急改打的走(为省大半车资通常要找“黄牛党”找回程车,没想欲速则不达,在高速路口,两个“黄牛”在这清明时节雨纷纷中让人生气又好笑近两个小时打不着车),等着无聊,给您写下这封家书。值得一提的是天下人还是孝道的,小车一时难寻,大客车又辆辆满载,一路绝尘念亲恩……

  久等终不是事,两个“黄牛”苦丧着脸求亲送,价码是班车的十倍,您常说俭能修身富不能淫,钱到了该花的时候就别想那么多,我自是男人何必为难男人了。

  一路上风景美极,我最喜欢雾雨中的江南,小楼接幢的,麦绿如葱菜花菊黄,跟昨还在的北国有截然迥异的特色。妈妈啊妈妈,天国能望这一眼吗?您知道的,我们在这还是有屋产的,有了屋产就沾了故里的边,阳春三月我回故里,您就看看故里的妖娆吧!

  请代问外公、祖母、外婆、伯父好,告诉他们我对他们思念不已。

                             您的宇儿2009清明于江南

  本文主图及联,为张大千(1899-1983)、赵朴初(1907-2000)俩师神品。集置一块,让人有觉珠联璧合,世间芳华,原来如此神凑!南无观世音菩萨秀像请自于涵古轩,一家新生的拍卖公司首拍就有如此出彩之品,天道酬勤和尊道善引还有何说的。余能请到,必敬举于世,大家就多了一份瞻幸、心神间无形也多了份供养之情。随着“爱物琐记”一篇篇地面世,大家也就对余有更深的了解。活一世,参一段,振宇不过悟一回,成果属世间。人是活留下了什么,大家定会深切感受到——此君还真不易!

  朴初师莲华之笔“一切众生界,不忘菩提心”余集下放在文中广泛传播比买来卖去而获利有意思多了吧?振宇勤勤恳恳,把一切装在“爱物琐记”中旨在唤众依心于造善无边的慈度。小时候所受“我是一颗小小革命的锣丝钉,哪里需要哪里搬”的教育很管用,它让余自小就确立了一种人应为社会有用一份子的价值观。为人一世,为人民服务才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卢德卿同志坚定地这么走了一生,自然也会引领她的儿子一直追随下去。

  余和母亲多心向,文前三稿,朋友们可见赤胆忠诚?

                     卢德卿之子张振宇2011.3.31初稿于沪返琼旅途
                             2011.4.1夜完稿于家中南窗下

   

张大千绘南无观世音菩萨妙像神品

张大千跋文

赵朴初绢本书法神品 上联

赵朴初绢本书法神品 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