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大为作品展--前 言
- 时间:2009-4-30 0:25:23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品网
- 刘大为君,1945年生于山东潍县,祖籍山东诸城。潍县,属古齐国,唐置潍州,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故址屡有发现,乃齐鲁文化发祥地之一。齐国晏婴、北宋张择端、清代陈介祺皆出于此,欧阳修、范仲淹、郑板桥曾官于此,于当地文化深有影响。诸城齐属琅琊,隋称密州,后归青州,今属潍坊,俊贤辈出,文脉昌炽,有邹鲁遗风,尤以“罗锅”刘墉名世。宋苏东坡曾官此地,有“西北望,射天狼”豪言传世。后大为远赴西北,以草原大漠为艺术故乡,终修成正果,此苏轼之预乎!大为幼虽家寒,却承祖父教诲以诗书继世,具仁爱之心,又得祖母扎风筝、剪窗花之熏沐,富丹青夙慧。
大为少年时随父支边远赴内蒙,日观云飞霞走,夜赏星斗阑干,身心伴艺术想象之羽翼成长,由小学至初中已能试为大幅创作。不意遇饥馑年月,无奈以嫩骨弱躯卸石、扛包以补家境,铸就吃苦耐劳、自强不息之志。后入内蒙师范学院美术系兼学中西画艺。1966年逢“文革”骤起,受命率队串联长征,与驼队相伴,沐风沙烈日,穿腾格里沙漠,越河西走廊,穿新疆戈壁,步行千里,历时四月,心志俱苦不堪言。事虽荒诞不经,却也永志难忘,骆驼般坚韧耐劳之性遂因之渗融于血,陶铸于骨,此或为热衷骆驼造像之情缘,亦或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之兆。其后曾事钳工,年近而立,于《包头日报》任美术编辑、记者,乃得驰骋大漠,走马草原,与牧民同歌共饮,欢愉达旦,齐鲁朴质遂与草原豪情汇流于心,此正大为塑人树艺之源。君办报之余,勤事创作,1972至1976年,其作四度入选全国大展,乃称内蒙画坛之翘楚。
难忘1978,大为与予等数人有缘录取中央美术学院新时期之首届研究生,君于中国画系得班主任叶浅予及蒋兆和、刘凌沧诸导师教诲,复受李苦禅、李可染、吴作人、黄胄等校内外名师熏陶,眼界为之开阔,学养得以厚补,乃由博及约专事人物,艺道升华跃如。此后30年,君与诸学友携手共进,堪谓新时期中国人物画创作之中坚。君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先后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主席之职,肩挑整个中国美术事业及文化发展之重担。于新世纪,领导策划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2005年当选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代表大会IAA主席,为促进中外美术交流,推动世界美术繁荣尽心竭力,未料区区丹青却大有作为。
大为自信于业,谦和于人,却不以美术官员自居,唯感时间之穷,故能走遍天下,处处生活;分秒之暇,速写不辍;片刻工夫,挥洒水彩;更深夜阑,埋首创作,若耕耘放牧者劳作不息,时积汗为盐而不自知。君时时保持画家本色,且画艺随事业共进,此最令人叹赏。今上海美术馆邀为展出,洋洋洒洒分速写、水彩、中国画创作三大部类,时间跨度近40年,可窥春华秋实之一斑。兹将此三类作品略事分述:
速写为绘事之基本功,叶浅予、黄胄诸前贤更以速写入画创笔墨新风,为现代人物画辟一新途。大为承此新传统,笔不离手已成惯性,铁杵磨针已渐精熟,心、眼、手相谐,稳、准、狠成象,积近万速写之功,造型因之不惑,生活如万斛泉源,既是创作素材,亦可独立成篇,非摄影所能代。
大为久嗜水彩,每画水彩最为畅怀。至今每逢出差仍必携水彩画具,草原云影,南国山林,异域风情尽收画囊,日积月累,居然数百近千,曾办专题展览,出版专册,自谓旅途回忆之编织。水彩与水墨实共一水,水彩之色彩、光影、水分已渗化水墨,其水彩亦具水墨之笔性,此正大箴先生言大为画道“融会通达”之例。
大为人物画之径,由工而半工半简,渐臻简笔没骨,分非截然,亦有穿插。工笔如《马背上的民族》、《草原上的歌》妙丽中有蒙古汉子之豪气,《晚风》则精心构思,以邓小平休憩状于平凡中见其坚毅自信风采,此皆中国工笔画于新时期走出低谷攀登巅峰之作;半工半简之作如《帕米尔婚礼》、《巴扎归来》,笔路枯润相间,墨彩滋乳浑融,乃充满生命活力之新疆风情;近作《远山》以简笔没骨挥写苗女侧影,可谓写意,又一变也;民工系列则以黑白为宗,富人文关怀之精神,其深度可鉴。纵览其作,以写实为宗融以写意,贴近现实民生复缅怀革命历史,精神健康情调舒朗充满阳光,评者谓共具“史诗风格与牧歌情调”(王镛),诚为当代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主流大军之旗手,正面颂扬真、善、美之歌者。其情、其意、其思、其艺尽在笔墨色间,不待鄙人赘言。
此番赴沪展示行前,问及大为感慨,大为言:上海画家自有特色,与予有同有异,藉此交流互补,听取意见,以益共进,并嘱予撰此文以代前言。
己丑仲春 刘曦林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