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4-29 21:03:43 来源:美术报
“雄甲辰”是吴昌硕先生60岁时刻的一枚自寿印,并有边款述其由:“《鸡蹠集》载:裴度有遗以槐瘿者,郎中庾威曰:此是雌树生者。度问威年,云:与公同甲辰。度笑曰:郎中便是雌甲辰。予于道光甲辰年生,古人既有雌甲辰,予曷不易之以雄,以寿诸石?光绪三十年岁次甲辰,适为缶道人周甲开始。特识。”
《鸡蹠集》是宋代宋祁的一本笔记体小说集,其中记载了唐代宰相裴度与同僚庾威开玩笑一事。吴昌硕借此典故说出自家心思:古人既有雌甲辰,我为何不可以易雌为雄甲辰?吴昌硕诗书画印艺臻四绝,他60岁时已在书画界享有盛誉,此时正被推举为新成立的西泠印社社长,声望如日中天。此时他提出要易古人之雌为今我之雄,此中应有深意!
吴昌硕一生经历清末民初,其时国家贫弱,外患内忧,中华民族正处于大变革的前夜。他感应时代变化,参与救亡图存。后参加甲午战争失败,便归隐艺坛,沉潜书画,以艺术反映时事,披露心声。在刻“雄甲辰”印此前十多年,他还刻有另一名印“强其骨”。“强其骨”语出老子《道德经》,意谓人要强健体魄和坚强意志。他刻此印,除了勉励自己要身强志坚,应该也有希望国强民强有铁骨有风骨之意。此二印相互映照,我以为,这是吴昌硕总结自己的艺术生涯,鲜明提出自己的艺术主张,就是要以雄强苍浑作为艺术风格的主基调,并希望以此提振艺坛,破除、改变当时艺坛弥漫的萎靡不振、僵化保守的风气。
这样的艺术主张当然不只是表达于两枚印的印文,更多的是表现于他的诗书画印整体创作之中。他的书法,一生钻研石鼓文,追求高古苍茫的金石气息;他以书入画,把金石气息注入笔底的松竹梅兰,同样的题材,他的画作总是有一股别人没有或少有的浩气、豪气和逸气。他自言“苦铁画气不画形”,强调“作画时须凭一股气”。我以为,吴昌硕所说的“气”,是具体表现他雄强苍浑风格的艺术法则,其中包含书画家个人的气质、情怀的锻炼和培养,也包含书画家对于民族气质、时代气息的感应和认知。在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吴昌硕提出这样的艺术主张并付诸实践,应该不是简单出于个人审美偏好,而是有的放矢,表达了他希望个人和国家不要“雌伏”而应“雄起”的内心意愿。因为这样的艺术情怀,终使他的艺术主张、理念、风格及成就臻达时代的高度,成为冠绝当时、泽溉后世的一代宗师。
或许有人会说,书画艺术是书画家表达个人心性的一种途径和形式,是小众的、个人的事情,不需要说得那么“高大上”吧?其实不然。一般地说,写字画画刻印章是书画家抒发情性、享受审美的个人行为。但是如同马克思所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书画家的个人行为实际都是在社会大环境大背景下发生的,他们的艺术创作无不受到所处时代社会环境的影响,区别只在于因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而会选择受具体何种影响,以及受影响的程度不同。吴昌硕生活的时代国家贫弱,民生维艰,他个人早年生活流离艰辛,以后官场失意、反抗外敌入侵失败,这些人生际遇,激发了他的家国情怀,自然会诉诸笔墨。比如在刻“雄甲辰”印前一年的1903年,他应日本友人所求画的一幅墨梅,枝干虬劲如怒龙冲霄,并题诗:“……每思踏天持刀磨,报国报恩无蹉跎。惜哉秋鬓横皤皤,雄心只对梅花哦。一枝持赠双滂沱,挥毫落纸如挥戈”。题诗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雄健的艺术精神。我们读同样写梅花的著名诗句,如宋人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明人高启的“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是感受不到吴昌硕诗画中那种沉雄壮阔之气的。
其实,那时许多大师级的艺术家都曾是为国为民、有抱负有情怀的志士仁人,比如康有为曾参与领导戊戌变法,黄宾虹曾参加过反清斗争,等等。品读他们的书画作品,我们会同样有一种苍茫浩瀚、浑厚华滋的艺术感受。由此可见,高华的艺术情怀是成就艺术大师的一个基本要素。有情怀,就会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就会感应甚至引领时代审美理念和发展趋势,艺术创作就能表现出时代性,因而具有时代意义;反之,只关注自己,抱残守缺,孤芳自赏,艺术创作可能会有一些小情调小趣味,但不会有大格局大气象,即使曾经声名煊赫,终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归于沉寂。常见有人说现在没有以前大师多。依我之见,这固然有时代不同了的因素,但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书画家自身。时代总是发展变化的。在新的时代环境下,需要书画家培养和树立新的艺术情怀和时代责任感。但现实是,面对市场经济和资本运作,有不少人已经忘却艺术初心,淡薄艺术情怀,主要精力不是用于钻研艺术、推进传统艺术实现现代转型,尽到艺术家应尽的责任,而是谋名谋利,总想着如何运作提高自己的作品价位,这样焉能成为经得起时光淘洗、历史检验的艺术大师?
星移斗转,沧海桑田。时代的变迁湮没了许多过往,唯经典永存。吴昌硕诞辰180周年,逝世也近百年,而现在“吴昌硕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一个普遍的文化现象。今年又值农历甲辰,重读“雄甲辰”印,不仅是要学习研究吴昌硕的艺术,更是要学习体悟他的情怀、理念和精神,树立一种艺术使命感和责任感,促进传统文化艺术在新时代的发展。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