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4-11 21:15:54 来源:央广网
丝路语痕作品展(陈晓旻供图)
4月9日,《丝路语痕——吴泽军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这是一次丝路艺术的呈现,也是一场丝路文明的对话,从历史到未来。从敦煌的古代丝绸之路循迹而来,从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起航地潜心而来。
浙江省文联副主席、宁波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杨劲在开幕式上表示,吴泽军每个阶段的大量创作,都来自他的勤奋专注。他有很好的悟性,无论是国画还是综合材料绘画,他都抓住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并在观念上突破,在语言上创新,在材料上探索,再结合时代的审美进行创作,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再度焕发新春。
“此次展览,是吴泽军个人艺术生涯的又一次重要展示,也是鄞州艺术家再次在全国平台展示艺术风采,对于推进区域艺术交流、扩大鄞州文艺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必将进一步提升艺术家在宁波、鄞州美术精品创作中的参与度,彰显宁波、鄞州的人文情怀与艺术高度。”鄞州区委宣传部部长潘玲玲表示。
吴泽军,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人物画研究会会员,宁波大学潘天寿艺术学院客座硕士研究生导师,宁波市美术家协会理事,鄞州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作品曾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及优秀作品进京展、浙江省美术奖银奖等。
本次展览展出新丝路飞天、历史的丝路、灿烂的丝路文明、丝路遗珍等四个部分的作品。他通过对材料矿粉、大漆、水墨等的综合尝试,挖掘其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使中国绘画产生了新的题材内容、新的技法形式,探索新的民族绘画精神。用当代审美诠释中华文明的灿烂与辉煌,用艺术语言激发对未来的思考。这次展览首次采用了AR数字观展,丰富了展览形式,在国内画展中也是首次运用。
一进入展览,观者被一种宏大的历史感和神秘的丝路文明所包围,吴泽军的作品有着内敛含蓄之气韵,同时又有大气磅礴的安静肃穆之感。他对历史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壁画、佛造像等题材的创作,用写实来诠释精神,用具象诠释抽象,精湛的技巧和岩彩特有的质地肌理,让作品映射出强大的精神内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表达。
“吴泽军通过材料的探索,在语言方式上的不断更新与递进,使得这些沉睡千年的文化遗存,从掩埋的历史尘埃中脱颖而出,呈现出了较为清晰的发展脉络与时间轮廓。”展览现场,著名评论家、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秘书长杨卫表示,吴泽军艺术的方式,挖掘了一段正在消失的历史,并为其注入了有血有肉的生命活力。更为重要的是,他把这条探索之路引向更为深邃的历史深处,为其铺垫了连贯古今、横跨东西的人文基础。
自新世纪以来,吴泽军曾多次前往中国西部探寻,足迹几乎遍布了西部所有重要的文化遗迹,如西安碑林、大足石刻、龙门石窟、莫高窟、汉长城、玉门关遗址、敦煌莫高窟等。他的作品灵感大都来自这些历史遗痕,一方面从中得到了形象的启示,另一方面这些形象又丰富了他的表现方式。他还创造性地逐渐形成了适合表现风蚀质地肌理的“砂砾皴”,用较厚的生宣,以砂砾为底,层层拓印模仿还原这种肌理质地形成的过程,在砂砾质地上反复皴擦,再辅助传统山水的勾皱点染,能将大西北这种风蚀、砂砾混合的地貌特点完美地体现。
吴泽军表示,时代在发展,文化在交融,我们也要与时俱进,反映现代的变化,既要笔墨,又要现代,既要传统,又要发扬传统,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演进艺术观念、思想观念以及形式语言现代化性的追求,将传统中国画转为现代中国画,彰显时代精神。
“艺术家吴泽军,他是心无旁骛地做艺术。他的艺术创作一直在他思考的过程中,所以他的当代性就是他的探究性。不断在丝绸之路这样一个大的主题背景下寻找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从看见,到听见,再到感念。所以,他的艺术从现实的真实中渐渐超越出来,走向了一种模糊,这种模糊把佛家的精神、禅宗的精神融入现代语言的表达之中。” 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徐仲偶表示。
敦煌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创院院长田卫戈感言道:“丝路文明对当代画家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我们行走在丝绸之路上,不仅观赏了此时的风景,更多的是为了找回失落的精神气象。丝绸之路让我们怀念过去,更让我们向往未来,在丝路古道上,我们或许能发现精神的神通和绘画的理想。”
开幕式上,来自香黛宫的设计师将艺术家吴泽军的作品设计成服饰作了现场表演,华丽而大气的演绎令人惊艳。当天,在中国美术馆还举行了“丝路语痕——吴泽军作品展研讨会”。
据了解,本次展览由民盟中央美术院、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宁波市文联、宁波市教育局、鄞州区委宣传部主办,鄞州区文联、宁波市美协、宁波市第三中学、浙江香黛宫协办。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