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福建省美术馆:以漆为媒 串联时空

时间:2024-3-31 20:23:04  来源:中国文化报

乌龙江大桥工地夜景(漆画) 46×100厘米  1972年 王和举  吴川  袁敞

   2023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优秀项目于近日公布,福建省美术馆自主策划的“问漆——福建省美术馆馆藏漆艺术作品展”入选。这也是继2022年“乔十光与中国当代漆艺——福建省美术馆馆藏漆画作品展”之后,福建省美术馆再获殊荣。

   福建漆艺术历史悠久、流派纷呈、基础雄厚。因此,福建美术馆一直以来将漆艺作品作为收藏和研究的重要方向,漆艺术的策划与展示也是福建省美术馆的重要学术定位。

   “问漆——福建省美术馆馆藏漆艺术作品展”以探讨当代漆艺术发展的可能性为主题,共展出作品近百件,分为“百工制漆”“漆维其巧”“他山之石”“漆来无止”4个篇章,通过对藏品的梳理与研究,全面展示漆艺术当代本体语言的探索历程。展览累计接待超过4万人次,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漆艺术的发展历史,体验漆艺术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漆艺术作为一种可以不断髹饰、覆盖与研磨的艺术,有着其他艺术所不可替代的视觉感受和审美内涵。”福建省美术馆馆长、该展策展人邱志军介绍,在中国古代传统漆艺制作中,“器”一直是“漆”的存在主体,从衣食住行到婚丧礼器,漆可以说是“无器不髹”。直到中国漆艺在20世纪从民间工艺走进院校成为一门学科,漆艺术才有了“平面漆艺”和“立体漆艺”之分,开始其当代化进程。漆画艺术作为“平面漆艺”在近几十年间成为当代漆艺术的主流表现形式。“但随着艺术观念的突破和多维艺术语言的转化,漆艺术家开始思考大漆材料独立的艺术语言,其当代化的艺术表达可以挣开‘架上’的束缚,重构大漆和自然、空间的连接与对话。”邱志军表示。

   如何通过呈现材料、工艺、表达方式来探求漆艺在未来的无限可能,以期推动漆艺在当代实现华丽转身?为此,策展团队将化学实验室搬进展厅,观众可以直观地观察漆在不同的温度和湿度下的变化,通过这些方式向观众展现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息息相关的发展趋势。此外,展览对全国各地不同的漆工艺进行了梳理,如安徽菠萝漆、四川金银平脱、山西平遥推光漆、福州脱胎漆器等,目的是让观众看到漆作为一种艺术媒材的多样性。展览还展示了漆从工艺变成艺术的过程,例如,漆画家们融水彩画、油画、版画、雕塑和装饰画等各艺术门类的特色和技法于漆画创作,拓展了漆画的审美视角,丰富了漆画的艺术风格。最后一个部分展示的是艺术家对漆本体语言的探索,漆在不同的状态中呈现的不同艺术样式,以及漆与其他材料之间相互融合的方式,希望让观众看到漆的各种可能性。

   “我们想通过展览向大家传达一些信息:漆是什么?漆是如何表现艺术的?漆的可能性在哪里?”邱志军说,展览还以视频的方式呈现了民居等与漆相关的福州文化遗产,策展团队希望展览能走出漆本身,在更广阔视野下思考漆的未来空间。“目前,漆艺作为一种极具工艺特性的艺术样式,未来发展有无限可能。对于我们来说,需要思考的是,漆如何在当代情境下找到更好的呈现方式,像当代水墨、陶瓷一样,走出一条具有自身本体语言的话语体系,让更多人了解、喜欢并参与创作。”邱志军表示。

   丰厚的馆藏是研究、展示的基础,福建省美术馆自20世纪80年代建馆以来,在漆艺作品的收藏上下了很大功夫,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目前漆艺作品收藏有800多件。“福建省美术馆在现当代漆艺方面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收藏,其中包含了很多非常重要的艺术家,如乔十光、王和举、郑益坤、吴川、黄时忠、郑修铃等第一代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还有一些获得全国美展重要奖项的艺术家的作品,馆藏非常丰富。”邱志军介绍。

   目前,福建省美术馆新馆正在建设中,未来将为漆艺收藏、研究和展示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如何走出福建,用国际视野来思考、研究和推广中国的传统漆艺是我馆的一个很重要的定位。”邱志军表示,福建省美术馆致力于成为一个现当代的国际漆艺术收藏场馆,后续希望增加我国台湾地区以及韩国、日本、缅甸等国家的漆器作品,把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漆艺品种进行成体系收藏,让福建省美术馆能够成为人们全面系统了解漆艺术的场馆。

   “从生活空间到礼仪空间,再到当代展览空间的展现,不同时期的漆器不仅连接着不同空间,更是将时空串联,连接起过去与未来。”邱志军感慨道。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