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2-4 20:44:10 来源:光明日报
门神年画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习俗、审美理念以及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许。
自商周始,古代先民就有祭拜门神的传统,汉代王充所著《论衡》中有载:“门、户,人所出入,井、灶,人所欲食,中霤,人所托处,五者功钧,故俱祀之。”早在汉代已有类似门神的图像出现,在河南南阳汉墓出土的墓门及门前的画像石上清晰可见朱雀、虎以及持戟握斧的守卫等形象,起到守护墓穴的作用。门神年画是随着木版雕刻技艺的兴起而被世人所熟识的。隋代以前,人们在门上涂绘门神形象,并悬挂苇索、桃木以求禳灾纳福。五代至北宋时期,随着雕版印刷技艺的发展,门神图像逐渐从手绘转向量产,使得“百鬼畏之”的门神年画得以推广、普及,并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衍生出多样的形式和主题,成为具有独特审美韵味的艺术形式。
神荼、郁垒是门神年画中的经典形象,古籍中有“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的记载,《荆楚岁时记》更是将其形象进行了具象化描述:“岁旦,绘二神披甲持钺,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试看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门神年画《神荼·郁垒》,神荼凤眼长髯、面容和蔼,郁垒豹头环眼、面目狰狞,二将身着蟒甲、虎背熊腰、头如笆斗,双手持金瓜锤,庄严侍立,形象威武,正契合了“要想门神好,头大身子小”的年画画诀。在设色方面,人物铠甲巧妙运用红与绿、黄与紫两对互补色,艳而不俗、繁而不乱,极具视觉张力。此外,传统门神年画中的形象还有疾恶如仇的钟馗,聪慧灵敏的仙童,以及象征幸福、吉利、长寿的福禄寿等。这些门神多出自古代神话传说,在形象塑造上既强调脱离凡俗的超然之气,也兼有喜怒哀乐等复杂情绪与人性特征。
唐代以后,年画中逐渐出现了以历史名人为原型的门神形象。在孙膑、庞涓、方弼、方相、关羽、张飞、赵云、马超等众多文士武将中,秦琼、尉迟恭二将成为门神年画的经典题材,也是元代以后门神年画中的主要形象之一。该主题的门神尽管衣着、神态各异,表现手法繁简不一,套色方式也多有不同,但人物神态威严庄重、造型夸张的风格却是一脉相承。以湖南滩头门神年画《秦琼·尉迟恭》为例,画面中二将相对而立,各有一童子相随,左为尉迟恭,红脸,挥鞭;右为秦琼,白脸,舞锏。该作品画风淳朴、用笔刚健,头身比例延续传统样式,营造出横向的张力,为画面带来稳重、饱满的视觉感受。此外,常见的文门神有萧何、包拯、文天祥等忠贤良臣。在塑造这类门神时,往往会清晰刻画其官服纹样与衣饰细节,在彰显其清正廉洁、执法严明、不畏权贵等人格品质的同时,凸显精美的画面质感。
明清时期,门神年画的发展与印刷技术的进步以及元代戏剧、明清通俗小说的盛行息息相关,其内容无所不包,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戏曲故事、民风民俗、瑞兽花鸟等皆可入画。题材的丰富也有赖于当时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人们对门神年画这一艺术形式的普遍认可。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年画中的门神出现了保家卫国的抗战英雄形象。延安“鲁艺木刻工作团”的胡一川、彦涵、罗工柳和华山等艺术家以刻刀为武器,走上了以木刻版画支援抗战、提振民族精神的艺术道路,创作出一批抗战主题的新年画作品。试看彦涵的《军民合作 抗战胜利》,作品借鉴中国传统门神年画的创作风格,塑造出两位骁勇善斗的战士形象。二人皆骑马举刀,不同的是,左边的八路军战士骑红马,手执步枪,右边的民兵战士骑白马,手握红缨枪。人物造型质朴,线条简练有力,反映出抗战必胜的信念,彰显着鼓舞人心的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年画中的门神增添了新的形象,表现出艺术关怀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江苏桃花坞门神年画为例,出现了勤劳质朴的农民、开拓进取的工人、投身建设的知识青年和戍守边疆的边防战士等形象,这些新兴“门神”的涌现,饱含着人们对农业丰收、工业发展、科技进步、家园安定的美好愿景。同时,画面中常出现的棉花、稻谷、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以及钢铁厂、水坝、跨江大桥、高压电线塔等建设成果,皆是时代发展的有力见证。
今天,门神年画依然拥有蓬勃的生命力。一方面,由于其实用与收藏价值,山东杨家埠、天津杨柳青、河南朱仙镇、江苏桃花坞、河北武强、四川绵竹等年画产地仍旧保持着庞大的门神年画产量;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盛,许多年轻一代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开始关注门神年画创作,使其步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创作者们在延续传统技艺与风格的基础上,尝试从不同维度对门神年画进行创新改良:或是改变原有样式,从对幅改为单幅,以适应当代门户结构;或是拓展新的门神题材,将各行各业的典型形象纳入其中;或是在艺术风格上寻求突破,结合不同艺术门类,推出了油画门神、玻璃镶嵌门神、刺绣门神、动漫门神等。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将传统艺术风格与新兴科技相结合的门神年画也在近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我们既能在以动态影像呈现的年画中一睹各类门神的飒爽英姿,又能借助数字技术和全息影像全方位感受立体门神的艺术细节,甚至能在交互装置的辅助下与虚拟门神进行零距离互动。
透过丰富多样的门神年画,我们得以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宏富与绵长。回望门神年画的发展与变迁,虽然其画面主题、表现形式和审美风格不断拓展,但画中承载的美好寓意却始终不变。愿门神年画所传递的祝福在每一个家庭中得以实现,其所蕴含的文化之韵与艺术之美也必将在艺术家们的手中代代相传。
(作者:朱珺,系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