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统筹多方资源构建红色文化空间

时间:2024-1-31 16:21:22  来源:深圳特区报 ■ 金 珊

提 要

“用好红色资源,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社会与人文内涵,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应联合其周边城市公共资源构建日常性红色文化空间,通过整体协同、特色在地和日常融入的微更新,提高其空间使用效率,增强市民的场所归属感、文化认同感和在地自豪感,实现红色文化的传承。

红色文化资源是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开展的一系列革命活动后形成的可被人民群众开发利用的物质形态、精神形态的历史遗存,承担着传播红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作用。红色文化资源和其所在城市的建成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应与周边环境联动形成日常性的红色文化空间,成为片区活化动力,实现红色文化融入百姓生活,并逐步成为推动城市更新的着力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宜居生活的新期待,关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强调城市建设应注重人的需求,符合人的尺度,以日常生活需求为导向。

日常生活视角下的空间研究拓展了城市日常生活空间发展的广阔视野。“文化空间”是占据一定物质空间、得到居民普遍认可、体现城市文化的场所,红色文化空间是承载红色文化的活动场所。

深圳在党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等不同时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革命历史资源。深圳市委先后评选出三批共32个党史教育基地,建立起一套深圳“红色家谱”。笔者通过对32个党史教育基地的调研,选取四个同时具有红色文化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日常生活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联合其周边城市公共资源构建红色文化空间。

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代会旧址、陈郁故居、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和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四个红色文化资源均为市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具有历史价值和革命纪念意义,见证了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以及百姓的日常生活;均位于城中村居住区,长期与日常生活发生着相互影响。若忽视了百姓的日常使用需求,容易导致规划与使用的脱节,红色文化难以直抵人心。笔者通过现场调研、访谈和问卷调查,提出红色文化空间的微更新原则和策略,让红色文化“活起来”,融入大街小巷。

红色文化空间的微更新原则

整体协同原则

日常性红色文化空间可被视为一个物质空间和非物质要素交融而成的综合动态有机体,协调其红色文化宣传、整体风貌统一、内外交通治理、服务设施完善等需要多方合作和共同探索。应从整体性治理的视角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机制,使多方获益,共同发展,满足文化传承、历史保护与城市发展的三重需求。树立“全生命周期管理”意识,将“前策划-后评估”理念引进城市更新工作流程,建立评估反馈机制。

特色在地原则

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空间作为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场所,应借鉴在地性实践和理论,思考邻里和城市、内在居民和外来游客等多种动态联系,通过统一其周边建筑、街巷风貌形成连续的红色文化空间界面,保护其价值和特色,延续其场所精神;通过全方位的红色文化宣传,提高公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在地自豪感,实现红色文化的传承。

日常融入原则

日常生活回归是解决城市设计问题的重要途径,位于城中村居民区的红色文化空间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应以日常生活为原点,通过优化导示系统、策划文化活动、完善基础设施和商业业态,促进多样性活动的发生,满足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复杂活动需求,达到空间高效率使用,增强百姓的场所归属感,体现其积极的社会意义。

红色文化空间的微更新策略

在微更新原则的指引下,提出具体可实施的红色文化空间微更新策略。

红色文化资源与周边环境联动,构建红色文化空间

梳理红色文化资源周边的历史文化建筑、景观绿化广场、社区服务建筑等资源设施,结合主要街巷空间,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形成以红色文化资源为中心的红色文化空间,发挥聚集效应,提升空间活力。

多方资源统筹,建立“红色+”空间发展格局

红色文化资源具有文化产业和文化设施的双重属性,其城市微更新不仅包括空间重塑,还包括基于红色文化资源的多方资源整合,将红色文化空间与城市建成环境中的公共资源整体统筹,建立“红色+公共资源”的空间发展格局。

建立评估反馈机制,多部门协同治理

以网络化、全链条的治理方式,协同宣传、文化、住建、交通等多部门基于整体策划、空间规划、建设实施、运营管理、使用后评估开展全生命周期的红色文化空间微更新改造。在全生命周期的更新中,建立定期评估反馈机制,对微更新的实施情况定期评估、实时监测,充分整合各方资源,构建基础信息平台和数据监测系统,形成数据资源体系,推动评估反馈机制的落实。

提升外部交通可达性,完善内部空间慢行系统

通过规划公共交通、完善慢行系统、改善停车环境等措施提升片区可达性。近期应增加附近公交站点、旅游景点等的接驳车,开设“红色文化专线”引导游客到达片区;远期应规划公共交通线路;优化步道环境、建设自行车道;通过分时停车、共享停车、立体停车等措施解决停车难、乱停车的问题,提升红色文化空间吸引力。

立足在地性特征,统一城市景观及建筑风貌

红色文化空间的在地性微更新,要综合考虑文化的在地性、建筑的在地性、自然景观的在地性和产业的在地性等多个维度。保留历史文脉和原有空间结构,实施历史建筑原真性保护规划,划定风貌协调区,明确整体景观风貌格局,统一街巷风貌、建筑风格、城市色彩和建筑高度等。

加强数字化媒体的红色文化宣传

结合传统纸媒和网络新媒体增加宣传的广度,开发线上VR全景参观、制定打卡等活动,拓展宣传的深度。以AI+AR技术重现可互动式历史场景,营造在地文化的创新体验空间,寓红色教育于休闲文化。

优化导视系统,增强空间可达性及识别性

红色文化空间应设置包括步行、骑行、公共交通、停车设施等信息的可达性交通导视系统,高效组织片区内活动。优化游览标识系统,在主要道路出入口及红色地标建筑入口处设置“红色游线路”智能宣传导览图,引导到访群众连续、完整地感受红色文化。标识系统应通过版面、材料、色彩等视觉设计,强化红色文化主题。

以红色文化为触媒,将红色文化融入日常活动,激发空间活力

文化事件触发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过程具有灵活性、参与性和渐进式更新的特点。以文化事件为触媒,策划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活动,增加红色资源与百姓日常活动的融合,例如,结合党建节日或地方习俗开办红色民俗展等;创生“红色+”体育、文艺、科技等地区性节日,融学于趣,化教于心。

完善公共设施和商业业态,重塑红色文化空间日常生活方式

完善生活设施、配置休闲娱乐设施以满足百姓的复杂活动需求,如增加广场和绿化景观,增设休息座椅和娱乐装置,增加遮蔽设施等,建设全龄友好型的红色文化空间。

场所的活力在于其使用者及其活动,市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是公共空间活力的源泉。红色文化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可对百姓的身心产生积极的影响。红色文化空间成为红色文化资源和日常生活的交集场所,具有使用者的多元性和使用状态的频繁性,形成了城市生活的多样性,为城市空间注入新的生命力。【本文是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为SZ2021B00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