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6 22:24:28 来源:央广网
苏州博物馆将于2024年1月26日至2024年3月31日在苏州博物馆本馆现代艺术厅举办“寒木春华落沧浪——北京画院藏周思聪、卢沉作品展”。
作为中国现代艺术史中的变革人物,周思聪、卢沉打破了水墨人物的固定模式,在继承“徐蒋体系”的基础上极大地发展了水墨人物的主题,丰富了水墨的表现形式,推进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现代转型”。此次展览精选36件/组周思聪、卢沉的代表作品,意在回顾周思聪、卢沉的艺术历程并探求其在形式语言革新中的具体表现。
2024年是北京画院与苏州博物馆成为战略合作机构的第八年。八年间两馆携手合作双向奔赴,苏州博物馆陆续推出于非闇、陈半丁、王雪涛、齐白石、黄永玉等名家的展览,北京画院则展出了沈周、文徵明、唐寅等古代名家名作。两馆合作意图明确,即通过展览对艺术史经典进行再书写,塑造美术史的典范形象和研究的视觉标准。
周思聪的艺术历程几经变化,从对于历史题材、英雄人物的塑造到对形式的探索、个性自由的强调,最终归于传统题材的生活化表达。卢沉则立足于传统水墨的媒介,关注空间构成以及现代造型,强化中国绘画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特征,最终表现出复合的、异时同图的甚至于模糊时空的作品。此次展览中的“矿工图”系列作品即是二人在新时期文化环境与思潮的冲击中,通力协作,对形式语言进行全新建构的尝试。
周思聪、卢沉创作的革新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首先,即是造型上的抽象、夸张与变形,如卢沉所说:“中国画重表现,重主观感受,要进行艺术的夸张,才能产生艺术味道。造型是感情的产物,而单单是理性的产物,是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的。”其次,画面结构表现从“情节叙事性结构”转变为“平面构成性”结构,即周思聪所说“艺术形式的探求,永远要服从于对于内容的更深刻、更有力的表达”。笔墨形式语言的演变表现出一种从“直率”到“凝重”“涩滞”再到极具视觉张力的转变过程,同时也暗含着传统文人笔墨语言的拓展与延伸。
形式语言的革新至今仍是当代水墨乃至当代艺术的重要命题,周思聪、卢沉作为新时期水墨人物画变革的起点,继“徐蒋体系”之后进一步将理性与感性、形式与内容、抒情与表达等矛盾协调统一,成为水墨“现代转型”的典范。
寒木不凋,春华亦灿,周思聪和卢沉以各具特质的艺术语言,共同叙述时代心音,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留下遒劲而烂漫的诗篇。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