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4 20:19:30 来源:光明日报
【览事速评】
由吉林省博物院、中国美术馆主办的“墨韵文脉——吉林省博物院藏古代绘画精品展”近日与观众见面。展览分为“线·韵”“性·情”和“意·趣”三个主题单元,从表现语言方式看,既有高古典雅的细笔描绘,也有纵情恣肆的写意表现;从描绘题材看,涵盖了人物、山水、花鸟等中国传统绘画各门类;从作品形制看,既有高越丈余的长轴巨作,也有幅不盈尺的开页图册。
金代画家张瑀所作《文姬归汉图》是吉林省博物院“镇馆之宝”之一,描绘了东汉末年蔡文姬由胡地回归故乡途中的场景。全画共绘有12人,右边起手处,匈奴武士扛旗驭马引领队伍向东挺进;主体人物蔡文姬出现于画作中段,她立坐马背,着胡服戴皮帽,逆朔风而行;蔡文姬身后跟有多名护送官员,并伴有猎犬、马驹、鹰隼。全画布局跌宕起伏,层次丰富,起承转合恰到好处,人物顾盼呼应,细节刻画精到入微。
另外一幅经典佳作是元代画家张渥所作《九歌图》,以文图相配的插图连环画形式表现。作品用线描的手法描绘了屈原所作《九歌》词意,是一件在中国历史上极为珍贵的艺术精品。
得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明代绘画艺术相对繁荣。这一时期的绘画以宋元两代文人画为基础,语言形式高度成熟,形成我国传统绘画史上的一个高峰,代表画家有戴进、林良、沈周、文徵明、唐寅、董其昌等,本次展览对这些画家的作品均有展示,代表性展品有戴进《松荫独钓图》、沈周《云山图》、董其昌《疏林远岫图》等。
明朝中后期,在中国传统绘画日渐程式化的同时,一股寻求突破的绘画潮流勃然兴起,代表画家是徐渭。徐渭作画笔墨简练、造型严谨,创造了具有强烈表现力的中国画语言新形态。以在展的《双清图》为例,作品不仅精确表现了竹子与兰草的物理结构,还充分发挥了毛笔、宣纸的书写特性,展现出笔墨之美,画面弥漫着勃勃生机,充盈着人性的光辉。从这些精彩展品中,观众可以形象地感受到中国绘画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直发生着代际嬗变。
作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集大成者,清初画家王时敏、王鉴等人在文人画笔墨范式的道路上走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他们完整继承了董其昌山水画衣钵,将临摹仿制当作日常功课,讲求笔笔都要符合古人法度。这一点,从他们的传世画作中可以找到清晰证明。比如,本次展品中就有王鉴所作《仿巨然云壑松荫图》、王翚作《仿王绂山水图》,从作品题名中可知,这类画家以临摹仿制前代画家的作品为荣,临摹仿制自此成为中国画创作方式的一种。
在王时敏等画家一心摹古的同时,另一类清代画家开始寻求对旧有传统的突破创新,代表画家有八大山人、石涛,他们将目光从传统文本转向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创作的题材与灵感。如果说明代的徐渭开启了中国绘画现代之路的大门,那么八大山人、石涛等则是这条道路的重要实践者。此次展览中有八大山人的《梅雀图》和石涛创作的《竹石图》,观众可以细作研读。
总体来看,本次展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简明扼要地展示了自宋至清近千年间中国绘画艺术的传承流变,形象地证明了包括绘画在内的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中华民族具有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创新精神。
(作者:王伯勋,系中国美术馆二级美术师)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