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7 19:11:20 来源:中国文化报
“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这是唐代诗人罗隐对苏绣工艺的赞叹。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苏绣,将“画”与“绣”相结合,以针代笔、以线为墨,以摹绣古代名画为主,着意追求笔情墨趣,富有浓厚的中国画典雅风格,也承载了江南的温婉柔美。2006年,苏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收官之展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拉开帷幕。展览首次系统梳理了苏绣从文联学习小组到合作社再到苏绣研究所的发展历程,荟萃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苏绣艺术的精品力作,这些作品题材丰富、工艺精湛、风格多样,既体现了超群绝伦的艺术水准,又系统展示了苏绣在继承优秀传统基础上,在材料、工艺、题材、风格等方面不断创新发展的历程;同时展览还集中了一批珍贵的绣谱、绣稿以及文献资料,多角度、多层次地揭示苏绣的技艺内核及其艺术面貌的生成轨迹。其中,许多展品都是首次向公众进行展示。
展厅中,双面绣代表作《白猫戏螳螂》,绣制于1956年,白猫以施针、虚实针层层施绣,将绒毛表现得柔顺丝滑;猫眼以施针、滚针绣制,透亮传神。有别于日用品上的“两面光”,双面绣专指用于观赏的绣品。20世纪50年代,苏绣艺人把双面绣法用于欣赏绣,由此产生一批代表作。
《春回大地》,是一件由李苦禅、关山月、王个簃、程十发、黄胄、朱屺瞻、陈大羽、唐云、萧淑芳、徐绍青、张继馨、张辛稼、李琼久绘稿,赵朴初题词的绣稿。整件作品长四米,宽一点五米,构图饱满,不同的风格手法和参差摇曳的繁花荟萃一堂,蔚为大观,吸引了众多观众的驻足。“南北东西十二位画家为苏绣执笔,合作此图,是中国刺绣历史上罕有的奇迹。他们中有的搁笔十年,有的久病初愈,年老者达八十七高龄,年少者也逾半百,均有深厚高超的艺术成就。”苏州刺绣研究所游伟刚介绍说。
据《春回大地》档案文献记载,原稿中李琼久的画因故没有选用,后改用了张继馨的月季。绣制过程中主要解决两个技术问题,一是在针法上进行改革,采用施针与散套针相结合,必要时采用乱针加色;二是反复试绣,探索符合花卉生长规律与用笔转折相结合的丝理组织,使绣品既能充分表现写意画的笔墨意味,又可充分发挥刺绣的丝光效果。
新世纪以来,苏绣艺术面临着如何融入当代生活的重大命题。科技、经济、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要求苏绣汇集更为广阔的创意来源,开发更具时代气息的新产品。老中青三代刺绣艺人在坚守苏绣艺术内涵和精神特质的同时,以更加包容开放的胸襟和视野,以对社会生活与审美变迁的敏锐观察,不断在传统技艺与时代脉动中探寻新的联结,探索新的可能。
从这一时期的展出作品可以看到,苏绣艺人在观念和表现上都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在工艺、题材、形式等方面的探索更加不拘一格,一些实验性刺绣作品开始涌现,“创意+”等广泛的跨界合作也使苏绣的应用前景更为广阔,呈现出日新月异、兼容并包的新气象。
以文献的视角展示苏绣艺术,突破了以往工艺美术类展览以作品为主的常规展览方式。通过不同板块系统展示苏绣在生产方式、观念语言、风格技艺、人才培养、文化传播等方面的探索演进,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才大颖看来,“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诠释了苏绣在经典与当代之间的传承,多角度、多层次地揭示了苏绣艺术的内核及其艺术面貌的生成轨迹,挖掘呈现了与国家70年来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密不可分的精神联结。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苏丹也表示:“展览以历时性的展陈序列,梳理挖掘苏绣艺术面貌及其内在逻辑,回溯了它辉煌的历史和独特的地域人文,从中可以看到生产关系的调整、生产力的解放、美学的流变和创作主体精神状态之间生动又微妙的平衡。”
显然,一个好的展览是带着问题的展览,更是有自问自答的勇气和智慧的展览,观众可以从中分享愉悦,行业可以从中借鉴经验,创作者可以深受启发,而“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正是这样一个堪称典范的展览。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