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4 21:23:15 来源:中国文化报
浔阳城址背景简述
在今江西省九江境内,坐落着一座古老的城市遗址,其被称为“浔阳城址”,它的建立可追溯至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此城曾是东晋、南朝时期江州及下辖寻阳郡、县三级政权治所所在地。位于城址东侧的八里湖和西侧的赛城湖,因水患屡次侵袭,导致该城于隋开皇九年(589年)迁往今日九江市区。1987年,浔阳城址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城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并明确了其范围:“城址以赛城湖铁路桥为主要标志,东至七里湖水域,西至玉兔山脚,南接马鞍洲,北达阎家渡大闸。”现存面积约3平方公里。
在这片不规则的长方形区域内,涌现出引人注目的考古发现,而这一发现对于研究江西北部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在1981年与1985年,当地文物部门分别进行了两次浔阳城址的考古调查,发现了大量遗迹和遗物。在对这些文物进行分析整理后,揭示出浔阳城址收集的文物中,有超过200件(套)器型相对完整,主要涵盖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建筑材料和兵器等。目前还有大量破损的文物残片仍在整理当中,包括大量的板瓦、筒瓦、瓦当、花纹砖、纪年砖和铭文砖等建筑材料的遗留,证实该地曾经存在过房屋建筑。对浔阳城址残存建筑构件的研究有助于深入探讨浔阳城址的房屋建造特征,对研究中国古代建城史具有重要的启示。
晋人面纹陶瓦当的分析与研究
人面纹陶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当中所使用的建筑构件。瓦当又称“瓦头”,用在建筑的屋檐处,起着保护木质飞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受时代影响,瓦当在不同历史时期又有着鲜明的演变特点,因此在考古工作中也作为断代的依据之一。
晋人面纹陶瓦当发现于浔阳城址考古发掘境内,现藏于九江市博物馆。瓦当面直径约12-13厘米,边轮较宽,但宽窄不匀,最窄处约2厘米,最宽处约3厘米。瓦当面主体是一个凸起的人面纹图案,面部五官刻画分明,非常具象生动,双目呈椭圆形凸起,两眼中间有一圆洞,三角形高鼻梁,长方形口,有齿且排列整齐,似龇牙形象,额头、脸颊两侧及口的周围满布粗壮须线。
根据目前考古发现的瓦当来看,六朝的瓦当主要包括云纹瓦当、莲花纹瓦当、兽面纹瓦当以及少量的人面纹瓦当。作为一种较为罕见的瓦当类型,人面纹瓦当体现了当时独特的文化追求。它主要发现于东吴中后期至东晋初期的地层和遗址之中,其中在东吴的首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发现最多,湖北鄂州次之,其他地区出土较少。目前,浔阳城址也仅此一件,可见其珍贵。通过运用图像学、类型学等研究方法与其他地区出土的人面纹瓦当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该件瓦当具有人面纹瓦当的典型特征,刻画着人的眉、眼、鼻、面颊、口、胡须等,但其面部满布须发,又近似兽面纹瓦当,可能属于过渡阶段发展的产物,其中演变关系还有待考证。
人面纹作为一种独特的纹样,早在原始社会就开始出现,它反映了人类早期审美追求以及深藏在人类内心深处的神秘心理。对于六朝时期的人面纹瓦当纹饰的象征意义,学界目前存在不同的观点,其中主流观点可概括为以下三种:其一,避灾驱邪。瓦当上的人面样式虽然繁复不一,但都对脸部做了夸张处理,与普通的人面有所区别,可能代表着某位神灵,具备灭火之术。此外,人面形象大多带有胡须,凸显了男性的特征。其二,尚巫崇道,迷信鬼神。受政治环境影响,东汉末期国家乱离,社会动荡,道教开始流行,而孙吴时期统治者大肆编造灵异以自神,利用神灵帮助其统治。部分人面纹瓦当出土时还发现书有阴阳五行、时辰禁忌之言的木牍,由此推断人面纹瓦当可能与当时统治者尚巫崇道有关,也是当时主流宗教信仰在建筑屋檐上的反映。其三,佛教与文化交融的产物。佛教汉末流入江淮之地,彼时吴越、楚地巫风盛行,佛教借根植在本土信仰中的巫术力量继续发展,佛教迅速本土化并逐渐成熟,进而佛教大兴,而人面纹瓦当极有可能是佛教思想世俗化的生动体现。
晋人面纹陶瓦当的研究意义
其鲜明的时代性折射出六朝时期赣北地区的文化风貌。瓦当作为时代文化思想的承载体,其纹样的演变与当地的民间信仰和社会风俗相契合。六朝时期的社会局势动荡,客观的历史条件促使思想文化上的交流与碰撞,土地崇拜、图腾崇拜、崇巫尚道等民间信仰在瓦当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在社会风俗和宗教信仰的影响下,人面纹瓦当作为一种富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产物应运而生。它在继承前朝特色的基础上,融入了地域和时代的符号,展现出鲜明的时代性,为研究六朝时期赣北地区的社会文化思想和民间风俗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其进一步丰富了浔阳城址的文化遗存。浔阳城址迄今为止发现的人面纹陶瓦当仅有这一件,且器物保存较好,从城址出土的其他文物来看,生产、生活遗迹和遗物均有所发现,但仍缺少能代表地域特色的典型器物。人面纹陶瓦当的发现,为研究浔阳城址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和方向,虽然发现数量少,但具有不可替代性。
其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浔阳城址在建筑方面的卓越成就。瓦当与建筑之间紧密相连,承载了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要信息。瓦当虽然普遍,但它在使用上有一定的要求和标准,一般用于古代高规格建筑,如寺庙或宫殿这种等级较高或规模较大的建筑之上。此外,相关部门通常通过对瓦当出土地点的分析来推测或印证建筑的空间布局和规模大小。
(作者单位:九江市博物馆)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