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当代艺术之下的“中国表现”

时间:2023-12-10 14:11:29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土玉(布面丙烯) 马路

  “从艺术的层面上来看,‘表现’与‘写意’既相似又不同,可以视为中国艺术传统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用‘中国’来限制‘表现’,表明中国表现更多地与自身的文化传统与社会现实有关,而不是西方表现主义的延续或者翻版。用‘表现’来取代‘写意’,表明“中国表现”属于当代艺术范畴,它是全球当代艺术中的一部分。无论从现实还是艺术的层面上来看,‘中国表现’都契合我们所处的这个特定的历史时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表示。12月3日至2024年3月1日,由北京市朝阳区文旅局、北京市朝阳区将台乡人民政府作为指导单位,丽都国际艺术中心主办的“中国表现”艺术展览在丽都国际艺术中心展出,展览通过展出许江、谭平、苏新平、马路、张方白、尹朝阳的艺术创作呈现出中国当代艺术的独特内涵和时代风采。

  追溯至20世纪早期,许多留学海外的中国艺术家一边学习西方的艺术,一边西学东渐、向内而行,他们从中国传统艺术和哲学精神中汲取养分,逐渐形成了既有东方精神又兼具自我艺术思想和创作风格的作品。当代的中国艺术家将前辈的探索精神进一步发挥,在展览中,许江的《东方葵黍离》、苏新平的《行走的人1号》、尹朝阳的《青绿江山》、谭平的《无题》、马路的《土玉》、张方白的《白石图五号》,既可见当代表达,又可见当代精神。艺术家们将灵感倾注于创作,将对艺术的理解融于回应时代的主题,在完成了自我表达的同时也为中国当代艺术增添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中国表现”意在“表现中国”,它构成了一条连接东方与西方、传统和现代的交界线,在这条交界线上,“表现”关联起宏大的中国历史语境并从其中获得特定的历史内涵。“中国”也通过“表现”的命名将自身置于全球的精神语境当中,并且将其作为一种展示在国际舞台的姿态。丽都国际艺术中心执行馆长钟苏菲表示,丽都国际艺术中心一直致力于推动艺术交流和学术对话。希望通过举办“中国表现”展览,能够为大家带来一次文化的碰撞和艺术的享受,促进中西方艺术的交流与对话。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