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7 20:36:06 来源:乐音清扬
刘顺平 释文
乐清县往西南十五里,有刘公谷。在湖横山山谷间。埋没了很长很长的时间,赵浚仪当时请人疏通开浚,重新开发。
壬戌(1268)夏天,我首次到了这里,在山谷谷口数亩空地上,赵浚仪随着地形的高低,建筑了亭台、草庐,傍边还有杂树与各种花木,道路曲折幽深,山重水复,在外面根本不知道这里有山谷。必须走进高峻陡直的山路,连排的山峰在前迎面而来,屏帐似的山嶂蜂拥在后。只要稍稍转一下目光,景观也改变了,跟着前边的人脚步往前走,山梁的险绝,须涉水而前进,崎岖的山路,须小心往上攀登。但每进一步,都呈现出不可想象的让人惊奇的好景色。耸立的山峰象战戟一样排列,静静的流水如铜镜一样清晰。
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形状类似靠在石壁上,屹立在水潭上面,巨石上面刻有“刘公谷”篆书三个大字,镌刻的精到古雅,使欣赏者赞不绝口。还有其他的险绝之处,都有古人的题字,但苔藓的丛生,岁月的斑驳,字迹很难认清楚。按绍兴初年(1131),刘默为乐清县令,志书上有记载:刘默任内有仁爱播种在民众之间,此处肯定是其遗迹所在之地。
再往里面走,需提起衣服、赤足涉水,拨开茅草才能看到清幽的景色,在磈石小水潭边捧着清清的潭水,都感觉非常可爱。
游赏山谷的事完毕之后,水潭的事又开始了。山左右边都是碎裂的石头,如同军队里的旗幡、中军大旗,又如矗立的旃檀。遥望着中间的峰峦,如香炉的两只耳朵。下面即是龙湫,环坐在下面,酷热的夏天都没有暑气。抬头往上看,两边巨石,留下了天空的一段裂缝,以云为经、以日为络,风的根、雨的迹,皆清清楚楚罾在山顶上,而此处龙湫的水潭形成已很久很久。自水潭至谷口,统一汇流于五镬,当地人说是大水与石头的碰撞、旋流侵蚀形成如釜。故而当地人一直就这么认为。
呜呼!在刘默那时,山幽静、水清澈,虽为一县之长,在工作之余能够游玩于山谷之间。在山水枯竭期间,就是神龙也移而避之,可以观世界之变化矣!今与刘县令相距百余年,赵浚仪疏通开浚,使暗处显现,塞处开通,可比判结而清、浊区分。谁能说兴废不是跟人没有关系呢?
赵浚仪为尚书郡侯之子,丰神俊朗,胸怀磊落,一尘不染。其人与景,真的好协调啊!我书录以记之,如使人刻在山谷中,以贻赠给后来来此的旅游者,一边看景点,一边对照着文章。
咸淳四年(1268)三月一日记
刘顺平/书丹 杨伟翔/刻拓 陈尚云/拍摄
■宋林一龙/撰文
乐清县治西南十五里,有刘公谷焉,在湖潢山两崖间。湮没滋久,浚仪赵君时订新疏辟之。
壬戌夏,予始至其处。谷口隙地数亩,赵君随高下筑亭庐杂树花木,山重水锁,不知其有谷。必涉足峭峻。群峰导前,叠嶂拥后,目换心移,步武错忤,梁险而渡,级阻而登,每进益奇。峙者戟列,流者镜静。
有巨石,状类欹壁,踞临潭面,上篆刻“刘公谷”三大字,磨勒精古,令人玩赏不己。其他悬绝处,往往有昔人题字,皆藓剥莫能辩。按刘公名默,绍兴初为其邑令。前志谓有惠爱在民,此固遗迹与。
更复深入,凡跣揭所到,披扪所及,掬泉磈石,无不可爱。
谷之事既穷,湫之事复始。山左右磔立,如矗幡纛,如立旃坛。中峰遥峙,如两耳香炉。下即龙湫,环坐其际,盛夏不见暑气。昂首仰视,巨崖夹起,当一罅天,云经日络,风根雨迹,皆历历罾顶上,而龙不湫居则已久矣。自湫至谷口,汇于五镬。土人谓水与石斗,旋流啮蚀若釜然,故云。
呜呼,方刘公之时,山幽水深,为其令者,得以肆志其间。至其后也,山童水涸,虽神龙亦移而避之,可以观世变矣。今去刘公百余载,赵君乃能疏辟于湮没之后,晦者显,塞者显,恍然若融结判而清浊分。孰谓物之兴废其不系于人乎?
赵君尚书郡侯之子,丰神明秀,胸次洒落无世俗尘土意。其人与景,可谓协矣。予是以记之,俾刻之山谷中,以贻后之来游者。咸淳四年三月一日记。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