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桑火尧作品展在山东美术馆开幕

时间:2023-11-20 22:00:52  来源:文旅中国

开幕式现场  山东美术馆供图

   11月18日,“迹 | 境——桑火尧作品展”在山东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以艺术家桑火尧风格初成的1998年为基点,系统性地展示其近四年最新创作70余件,标志性的“桑式方块”、堆叠晕染的色彩符号,尽显抽象艺术之美。

   开幕式上,山东美术馆馆长、山东省美协副主席杨晓刚,本次展览学术主持、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本次展览策展人、艺术批评家姜俊,云门酒业集团董事长汲英民,艺术家桑火尧分别致辞,当代艺术家方力钧、包一峰、桑火尧共同揭幕。开幕式由弘川现代艺术博物馆馆长李紫绮主持。

   杨晓刚馆长表示,山东是历史底蕴深厚的文化大省,近十年来,美术界紧密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山东美术馆新馆运营为重要契机,一方面立足传统文化,一方面开拓当代视野。桑火尧多年来一直不断探索中国艺术当代发展路径,其作品具备很强的学术研究意义与视觉冲击力。因此,本次展览的展出是山东美术馆推动山东美术生态多样化、满足观众审美需求多元化的又一次极具意义的实践。

   吴洪亮院长从学术的视角对展览进行了评价,“通过本次展览,一方面,我们能看到古今东西的艺术精髓在桑火尧的笔下进行了融汇,在山东美术馆开阔的A1展厅中陈列,与空间相和谐,引发观者的深度联想;另一方面,在具有时间跨度的作品中,呈现出艺术家本人渐进式的成长与思想发展,他在对古人、对前人、对人类艺术的很多重要资源进行致敬之后,找到了自己的语言。”

   姜俊博士从策展角度对展览主题进行了阐释:“首先是排在第一位的‘迹’,这个点可以追溯到桑火尧在1998年进行的艺术上的变法,把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当中的笔触作为一种创作元素来引用,在中国笔墨和西方笔触间建立沟通从而形成块面的形式语言;而“境”则是对桑火尧2019年龙美术馆展览的一种继承,对应着他的境象主义。”

   汲英民先生表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而艺术是哲思与文化结合的产物。本次展览不仅是对艺术的欣赏,更是与文化的对话。以墨为迹,以韵为境,在20余年的时间里,桑火尧不断创新实践,其艺术表达风格不拘泥于传统、不拘泥于常规,在其折叠的色彩背后,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磅礴的生命和力量。

   艺术家桑火尧在答谢词中说道:“感谢展览在山东美术馆的呈现。本次展览是我近四年来非常重要的一次作品展示,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展览既展示了这四五年来我沿着方块和境象这个思路所做的一些探索,同时也是对我1998年以来一些作品的梳理。关于作品内容不再赘述,都在展厅中,期待大家前来参观。”

   展览学术研讨会于开幕当天在山东美术馆同步举办。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皮道坚,中国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张望,山东美术馆学术研究部主任郭振宇、策展部主任崔文涛,以及孙冬冬、杜曦云、尤洋、张钟萄等著名艺术家、理论家,弘川现代艺术博物馆李国红女士齐聚现场,进一步阐释展览,解读桑火尧创作,共话当代艺术。

   有着传统水墨绘画教育背景的艺术家桑火尧自1998年开始逐渐探索出了一条结合中西两种抽象传统的艺术道路。一方面他继承了传统笔墨,将其抽象化、文本化和典故化;另一方面又吸收了西方抽象绘画的祭坛画传统,试图用水墨来转译西方抽象艺术中的“崇高”“超越性”和“精神性”,并巧妙地融合了中国山水和书法中对“意境”的塑造。本次展览主题的“迹”“境”二字,分别呼应其对“笔墨”(绘画痕迹和笔触)抽象性的当代转化,以及用水墨中的意境来表现西方现代抽象绘画中的“崇高”美。无论是理性的几何块面,还是情感表现的不规则墨迹,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迥异的风格在他的绘画中相聚,在抽象的层面上形成了有趣的冲突,给观者以丰富的视觉体验。

   策展人姜俊在前言中对本次展览主题及桑火尧创作特点进行了解读:桑火尧的作品虽然看上去是现代主义式的,呈现为充满精神性的“境”,却在创作逻辑上运用了后现代的挪用和解构;虽然看上去是西方的,却重新激活了中国传统文人画对于笔墨的典故游戏,使其当代化。他在“迹”中隐藏着大千世界、万般景致。

   展览将持续至12月16日。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