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0 21:28:42 来源:中国当代艺术网
参会嘉宾合影
2023年11月5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40周年庆典重要学术活动“无名的艺术史——2023首届物质文化与设计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清华举办。
本届研讨会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联合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专业委员会承办,中国纺织出版社、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协办。
本届研讨会以中国工艺美术学会2022年首届物质文化与设计研究青年学者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为基础,具有极高的专业性和学术指向性。众多知名专家和青年学者齐聚一堂,深入交流研讨,开拓艺术史研究的新领域、新视野、新方法。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方晓风主持
研讨会开幕式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方晓风主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马赛、党委书记覃川、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才大颖、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杭间、中国纺织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郑伟良等领导致辞。
方晓风在开场时以“冰山”的比喻解释了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无名的艺术史”,他认为正如同冰山浮出水面的只是一角,要深刻理解艺术,必须探究冰山下的广大部分。他指出从有名到无名的学术观念转向,将推进研究的深入开展,从而进一步理解和阐释艺术史中未被发掘的部分。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马赛致辞
马赛在致辞中首先感谢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对此次研讨会的大力支持,指出学会的学术引领对工艺美术行业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学会下的教育工作委员会和理论专业委员会都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牵头,在推动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他特别提到了首届全国工艺美术教育大会的成功举办,以及高校学生进入工艺美术领域对整个行业的提升作用。谈到此次研讨会召开的背景和意义时,他指出过去40年来艺术史论系在工艺美术和设计历史、理论和评论等方面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此次研讨会延续和弘扬了史论结合的传统研究特色。此次研讨会为首届举办,具有重要意义,期待能持续举办下去,期待听到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分享对物质文化与设计研究的新见解。最后,他提到物质与技术一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史论角度研究物质文化,可以对工艺美术和设计的当代实践产生积极的学术引领作用。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才大颖致辞
才大颖在讲话中表示,能够参加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专业委员会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联合承办的研讨会感到分外高兴,尤其是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67周年和艺术史论系成立40周年之际。他赞扬策划团队的精心安排,并期待这次研讨会在工艺美术理论发展史上留下标志性的时代印记。他期待研讨会为工艺美术领域带来重要的理论贡献,并呼吁评议专家敢于提出问题,报告学者引领研究方向。他认为研讨会主题“无名的艺术史”充满创意和深刻内涵,代表着被历史忽视的珍贵工艺品与作者和富含文化内涵的物质与设计。他指出工艺美术近年备受社会重视,已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国家主流导向紧密相联。工艺美术既服务于美好生活,又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时代价值。他还回顾了作为本次论坛重要基础的2022首届物质文化与设计研究青年学者优秀论文评议,该活动旨在培养和激励工艺美术领域的年轻理论人才,促进工艺美术史论发展。他指出经过多轮评选,今天的学术报告集结了前沿议题和最新成果,为工艺美术未来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最后,他鼓励专家学者畅所欲言,以促进工艺美术领域的繁荣和产业的发展。
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杭间致辞
杭间在致辞中谈到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与他2013年在《装饰》发表的《无名书:中国设计史的写法——兼谈中央工艺美院的史论传统》一文相关,并指出“无名性”这一概念最早由庞薰琹先生提出,而为无名者书的田自秉先生正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专业委员会的创始人。他分三个方面探讨了“无名的艺术史”丰富的方法论和历史内涵。首先,他谈到了“无名性”是中国设计史早期叙述的理论基础和价值理念。与经典艺术史关注个人精神史和图像史不同,“无名性”聚焦于无名的工匠和材料工艺。他有感于早期工艺美术史研究领域前辈们的“无名”坚守,强调“无名性”于中国工艺美术和设计史研究具有特殊意义。其次,他谈到物质文化的特殊性,指出在中国,特别是20世纪后半叶,设计史仍然受到“无名性”的困扰,与西方的设计史观存在差异。他通过比较东西德设计,指出计划经济时期的“无名性”现象,使设计师作品容易被忽视。他还以苏联社会生物主义为例,阐述了中国的物质文化研究的独特性。最后,他谈到了中国设计史和物质文化研究的边缘化。长期以来,这些领域受到形而上和形而下之间的分野影响,使学者感到自卑,尤其在研究无名的材料时。然而,他认为后现代设计的关注点为物质文化和设计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消除了自卑感,展示了更广泛的研究前景。他指出物质文化和设计研究已进入“大文化”设计史的研究阶段,鼓励青年学者在理论专委会支持下,共同承担向全球描述中国特色的物质文化和设计史研究成果的任务。
中国纺织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郑伟良致辞
郑伟良在致辞中热烈祝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成立40周年,认为这是中国艺术教育的一个里程碑。他对艺术史论系的杰出贡献表示钦佩,并赞扬其在中外工艺美术史、中外艺术理论研究和中外设计史论研究领域的卓越成就。他特别强调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无名的艺术史”的重要性,引用王冕的《墨梅》中的“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强调探索那些被遗忘的艺术史是对过去的尊重,也启示着当下和未来。他表示中国纺织出版社一直致力于将知识传播给更多人,将继续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开深入合作,特别是在“物质文化与设计研究”等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的领域。他还提到与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的战略合作,这一合作将加深出版社对工艺美术领域的了解,同时也是对出版社使命的践行和责任的担当。最后,他表示艺术史论系的40周年和出版社的70周年庆典,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使命,大家一起继续为推动中国艺术教育和学术交流的蓬勃发展而努力。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覃川致辞
覃川在总结讲话中表达了他个人对设计与文化、艺术与生活之间关系的见解。首先,他从哲学和唯物史观的角度对“无名的艺术史”这一主题提出了独到的阐释。他引用马克思对蜜蜂筑巢与人造房子的比较,强调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类有思考和主观能动性,而设计是体现这种思考并对世界进行改造的行为。设计是一种哲学思维和方法论。他由此探讨了设计在教育和跨学科合作中的潜力,认为设计的思维和方法应该成为一门通识课,特别是在理工科专业中,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功能性问题和整合资源。由此,他提出了“设计+”的概念,例如“设计+汽车”、“设计+机械”等,将设计思维与不同专业的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具备更全面、高效和实际的知识。此外,他还探讨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指出艺术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认为二者不矛盾。他强调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趋势,认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方向。由此,他提出了“新生活艺术”的概念,希望艺术能够更好地反映和创造美好生活,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最后,他强调新生活艺术需要关注当下和未来,拥抱生活、突出参与性和场景化,以满足人民性和个性化的需求。
随着开幕式的结束,研讨会进入了学术研讨环节。本届研讨会由专题报告和专家评议两个环节组成,分四场进行。总计14位学者做学术报告,12位专家参与评议。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 陈岸瑛
第一场研讨活动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岸瑛主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尚刚、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教授夏燕靖、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胡平、北京服装学院教授陈芳任评议嘉宾。
本单元共有三位青年学者进行报告分享。
青年学者 高宗帅
青年学者高宗帅的报告简要概述了明初藏式瓷器的历史背景,以成书于明初西藏的藏文史籍《汉藏史集》为切入点,对明初藏式瓷器的风格特点、流行区域和使用人群做了更加细致的分析,归纳出明初藏式瓷器风格的三种倾向:或者符合西藏传统审美,为藏区收藏;或者吸收藏传佛教元素在汉地创制,在藏区少见;或者采用新技术、体现新审美,赏赐输入藏区,丰富了藏区器用,影响了藏区的审美。
中国丝绸博物馆研究馆员 徐铮
中国丝绸博物馆研究馆员徐铮的报告以馆藏编号3624的汉晋时期织锦袖子残件(该残件由两块织锦残片拼缝而成,其中一片为连璧锦)为起点,对其中的连璧锦进行了综合研究。深入探讨了汉晋时期连璧锦的流行,分析了神仙思想盛行背景下的“棺饰连璧”制度对当时织锦图案设计的影响,以及连璧锦通过丝绸之路的传播。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 周少华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周少华的报告探讨了乾隆宫廷雕漆上常见的细腻纤巧的云、水及其相关图案,指出海兽、落花、游鱼等题材曾受乾隆皇帝直接影响,并推测乾隆的兴趣或许与渎山大玉海的收藏和修磨有关,他对细致雕刻的要求推动了云、水地纹的应用。相似雕刻风格的成熟当不晚于乾隆七年,苏州雕漆和广东牙雕曾发生风格交流,在云、水刻画上似以广东影响苏州的可能性为大。这类雕漆颠覆了宋元以迄明初确立的风格典范,开创了饱含乾隆宫廷趣味的时代新风。
左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胡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教授尚刚;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教授夏燕靖;北京服装学院教授陈芳
尚刚、夏燕靖、胡平和陈芳教授对三位青年学者的研究报告进行了评议。其中,夏燕靖老师首先肯定了三位学者的研究细致、详实,并指出他们的研究角度非常新颖。此外,他强调了学者们在研究方法上的突破,他们不仅兼顾了传统的二重证据法研究方法,还结合嵌入了历史文化背景,使研究更加丰富。此外,夏老师还就每位学者的研究内容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胡平老师从三个方面评价了三位学者的报告:首先,他赞扬了学者们在文献和实物互证方面的扎实工作,在研究中解锁了很多具体的细节和线索。其次,他指出学者们所依据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都有清晰出处,这使得梳理研究这些资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最后,他强调了“无名的艺术史”作为方法论的重要性,对无名艺术的研究,从沃尔夫林的风格分析一直延伸到后来的物质文化研究。陈芳老师从中西方物质文化研究方法论的差异出发,对三位学者在研究中使用的方法论进行了点评,其中涉及工艺史、图像学、社会学、宗教学、技术史等多个领域。同时陈教授还为每位学者提出了合理的建议,指出了他们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有价值的发展方向。尚刚老师在总结中指出,三位青年学者充分利用了实物材料,这在物质文化研究中至关重要。他还着重指出,在获取大量材料后,对这些材料的深入理解同样至关重要。此外,他提到了学者们共同的不足之处,即难以割舍材料,导致报告时间超过预定。他提醒学者们需要更好地区分论文写作和报告分享,以便更有效地传达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张健
第二场研讨活动由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张健主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杨阳、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曹小鸥、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研究馆员朱万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邱才桢任评议嘉宾。
本单元共有三位青年学者进行报告分享。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博士后 高登科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博士后高登科从海外藏清代苏州版画两组作品《姑苏虎丘志》《姑苏虎丘胜景》出发,一方面论证了清代苏州人缘何在虎丘过中秋;另一方面讨论了两组图像中人物的汉装跟当时的时代风尚的关系,以及“水天镜月”图像跟清宫绘画的关系;还有,通过走月亮、踏月听歌、拜月仪式、塔灯等清代苏州习俗,图文结合,还原了清代苏州中秋节物及其演变。最终,从天象、节令,苏州城内的生活,和清代苏州版画图像与相关文献的多重角度,诠释了传统节令与艺术史图像之间的关系。
南开大学副教授 吴若明
南开大学副教授吴若明从瓷器典型纹样“三果变体式”谈起,分析早期麦森瓷器在器型和装饰技法上对奥古斯特二世收藏的亚洲陶瓷的模仿,在此基础上开拓创新,形成麦森瓷器丰富的器型和独特的装饰风格。“三果变体式”的经典化发展,不仅是中西交融图像装饰案例的比较分析,也是17至18世纪中国陶瓷技术海外传播的历史见证。
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陈丹
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教师陈丹关注被弃置的圣物,从对潮汕民间弃置神像长时间的田野追踪切入,发现在聚落、家庭和造像师的弃像行为中,神像之灵可能出现消解流转、退而不散、不请自来的状态。神像作为关系性的载体,其社会生命历程与行动者的实践发生缠绕。圣物的符号意义系统并非机械与固化的,它深嵌于驳杂的实践中,与人的身份、情感、体验、关系密不可分,并不断调整变迁。圣物之灵流变的动力来源于表征系统与情境性实践相互生发的过程。
左起: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张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副教授邱才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副教授杨阳;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研究馆员朱万章;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曹小鸥
杨阳副教授、曹小鸥研究员、朱万章研究员和邱才桢副教授对三位青年学者的研究报告进行了评议。其中,曹小鸥老师首先对三位青年学者的研究表示赞赏,指出他们都以个人的研究领域和学术兴趣为出发点,从小处入手,深入探讨问题。她强调了工艺美术的包容性,并指出今天三位学者的研究都是在工艺美术的框架下完成的。此外,她分享了自己对“无名的艺术史”以及物质文化研究的理解及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朱万章老师谈到三位学者都探讨了区域文化的问题,进行了跨学科的研究。他指出,三位学者的研究既是关于“无名的艺术史”的研究,又涉及跨文化交流、民俗学、人类学等领域的探讨。他认为三位学者的论文都以小见大,从微观的视角深入剖析艺术史问题。朱老师还提出了一些可供学者们深入讨论的课题和思考的角度,以启发学者们的进一步研究。邱才桢老师首先对研讨会的主题“无名的艺术史”进行了解释,指出这一主题涉及无名氏和无名物的艺术史,还扩展到社会史、文化史等更广阔的历史研究。他强调三位学者的研究都呈现出“无名的艺术史”研究的综合性和立体性,强调了它们关注时间、空间和物质的研究。同时,邱老师也指出“无名的艺术史”代表着非主流研究,因此面临更大的挑战。他提到了两种研究路线,一种是名物学研究,另一种是更广泛的设计文化研究。杨阳老师首先肯定了学者们的高度学术热情、专业研究能力、大胆选题视角以及正确的研究方法。然后,她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在论述时避免在一篇论文中同时涉及过多观点,强调论点的重点和清晰性。她还提到了与学者们在论述观点上的异议,以及提出异议的依据,以促进深入讨论。最后,她指出了一些后续思考的方向,供学者们参考。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副教授 陈彦姝
第三场研讨活动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陈彦姝主持,故宫博物院器物部主任、研究馆员韩倩、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张黎、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赵泉泉、《装饰》杂志编辑部主任周志任评议嘉宾。
本单元共有四位青年学者进行报告分享。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魏聪聪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魏聪聪由“修补”、“破碎的状态”的概念引入,重点梳理和讨论了隆化鸽子洞元代窖藏中残、碎、拼缝半成品、完整或残破的补修类四类丝织物,并就其使用功能、窖藏原因、美感价值等进行了推测与分析。在她看来,不论是精美完整的丝织物,还是那些残、碎、半成品的丝织物,上面同样带着窖藏主人生活的气息和温度,反映了曾经拥有者的审美及生活习惯,其研究价值不应被忽视。
湖南工程学院教授 王兴业
湖南工程学院教授王兴业就中国传统服饰应用实践中“既忌白,又用白”的历史现象深入挖掘,从官方礼制的规限、五行理论的影响以及白色自身朴质无华的特质探讨了忌白文化产生的个中缘由,并从文人士子标榜高洁的象征、民众便于生活的现实考量、技艺与材料的限制与应用等多维度阐释了以白为美、广泛用白现象背后的文化符码与生活逻辑,为了解中华色彩文化习俗与民族独特思维方式提供了重要途径。
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副教授 张彬
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张彬采用物质文化研究的方法,通过文献与文物的比对分析,指出唐代女子首服鸟冠为一种统称,具体造型多样,其中凤冠与凤形步摇钗的形制差异显著。通过对历史文献、图像的挖掘,他认为鸟冠的佩戴人群为下层乐舞女伎和侍女。在他看来,鸟冠在唐代女子首服中的首次出现,不仅使唐代女子首服的种类缤纷多彩,也为后世女子首服式样的创新奠定了基础,更为当代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与科技文化研究院副教授 张学渝
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与科技文化研究院副教授张学渝从技术社会史的角度,应用大量的一手资料、文献整理、数据统计,分别阐释了通草花和钟表这两类宫廷物质生产的制造必要性、地点、制造者、种类及趋势。她认为,18世纪清宫通草花制造趋势的形成与雍正、乾隆二帝和孝贤纯皇后的影响直接相关,但宫廷物质生产能否有序进行并非单一受皇权影响;清宫钟表制造的历史则表明,西洋工匠与海外市场是首要影响因素。宫廷“追求技术”背后所反应的皇权与技艺关系是复杂且多样的,它们构成了技术在宫廷的社会文化背景。
左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副教授陈彦姝;故宫博物院器物部主任、研究馆员韩倩;《装饰》杂志编辑部主任周志;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张黎;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赵泉泉
韩倩研究员、张黎教授、赵泉泉教授、周志主任对四位青年学者的研究报告进行了评议。其中,张黎老师肯定了学者们在报告中展现的问题意识与研究功底,以列维-斯特劳斯提出的“修补术”概念对魏聪聪的报告进行了补充,提出可以通过关注物的意义阐释与使用的物质性来促进向物质文化研究范式的转换,强调理论研究与社会生活现实关系紧密的需要想象力的跨越,这恰是设计师的任务。赵泉泉老师以陈寅恪先生的“同情之理解,理解之同情”肯定了几位学者对于现实生活细致入微的体察,并就各位学者的汇报内容提供了进一步完善、深化的具体建议,例如可以引入跨文化交流的动态因素以探讨服色习俗、使用社会网络理论以深挖宫廷物质生产的影响因素等。韩倩老师欣喜于本次学术研讨会中诸多学者将故宫档案作为研究材料,肯定了各位学者在报告中体现的“透物见人”的研究思想,以物质文化为透镜考察彼时的社会生活,并给出了应当关注历史语境中不同地域、民族的物质文化差异等有益建议。周志老师就各报告内容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例如进一步细分“用白”情况以更好地洞悉其背后的民族心理,联系戏剧、舞蹈等其他艺术门类增加对鸟冠的认知维度,将湘西土家织锦联系当下的非遗技艺进一步讨论等,从而在“无名”的局限下更深入地体察物的温度、探究物的意义。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副教授 王小茉
第四场研讨活动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王小茉主持,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张朵朵、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展梦夏、清华美院工艺美术系副教授李静、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华长印任评议嘉宾。
本单元共有四位青年学者进行报告分享。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副教授 吴文治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副教授吴文治基于“长信宫”灯书写文本的个案探究,由“长信宫”灯不能贮水的集体误读现象切入,以小见大,对中国古代设计史学科范式进行了反思。他指出,这一集体误读体现出对于考古文献和实物的失察,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设计史乃至设计学科的科学性和可信度。基于此,吴老师分享了他关于中国设计史由英雄史到无名史的转向、研究维度的转向等一系列思考,最后对中国古代设计史的书写提出了五点具体建议。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学术部策展人 刘木维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学术部策展人刘木维博士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铭心——20世纪胸针艺术”特展为例,就其策展脉络探究了设计史微观叙事的可行路径,以“颤抖心光”“暗夜心芒”“密镶心花”“绽放心火”“叛逆心潮”“风尚心流”依次概括了20世纪Vintage胸针的发展历史并复原其社会文化语境,深度呈现了20世纪Vintage胸针艺术发展的时代风貌与观念变迁。她指出,从不轻视任何材质是配饰珠宝设计师贯穿始终的节操,他们克服了时代的阻力,在每一件配饰珠宝中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与最精湛的工艺,打破了时尚与奢侈的限界,彰显着佩戴者的内在觉醒与生存态度。在“人造”世界与“塑料”时代,梦想与温情依然存续,沉默不语而又诉尽一切。
吉首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石雅云
吉首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石雅云以学生对湘西土家织锦真伪的疑问为起点,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对当代湘西土家织锦的复合形态进行了研究,以丰富的现实材料与多元的研究视角总结得出,通过消费,土家织锦转变为一种审美资源和文化符号,以“艺术品化”、“景观化”、“纯天然化”的方式被建构为一种新的复合形态,所呈现出的新形态是现代社会里多文化形态并置与混生的结果。她认为,将这种复合形态理解为传统手工艺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形态,重视城乡消费与生产间的互动关系,将助益于寻觅传统手工艺进一步发展的契机。
北京联合大学工艺美术系副主任 马晓飞
北京联合大学工艺美术系副主任马晓飞以《后浪》短片叙事中的定位偏差、“创意-作品-畅销品”的设计不等式、文创商店中的“空间叙事-场景营销-文本片段”三个角度探讨了博物馆文创中存在的叙事悖论。针对当下博物馆文创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他提供了转译、重构、更新这三条重建叙事逻辑的可行路径,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阐释与分析。最终以理论研究为文创设计者们提供了一条建议,即博物馆文创需要在满足博物馆需求的同时,思考文创产品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
左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副教授王小茉;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展梦夏;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副教授张朵朵;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副教授李静;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华长印
张朵朵副教授、展梦夏副研究员、李静副教授、华长印主任对四位青年学者的研究报告进行了评议。其中,华长印老师肯定了四位学者的研究所体现出的学科交融、以小见大、关注社会价值等共同特点,依次提炼各报告的精彩亮点并提供进一步研究的可行方向,例如将胸针的发展演变与时尚观念的变迁史并列探讨、重点关注文创设计中的文化叙事等。李静老师高度肯定了吴文治敢于质疑这一通行说法的勇气与石雅云“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的态度,指出胸针艺术所体现出的工业机械制造对于美化人民大众生活的社会价值。张朵朵老师于四位学者的研究对象中捕捉到了作为形象、消费者、生产者、发声者而存在的女性及其无名性,对各位学者敢于打破范式,以真实问题为导向进行跨学科研究表示了肯定,并指出了进一步挖掘设计研究中无名的女性与消费者等研究方向。展梦夏老师就吴文治的研究抛出理想的设计史应当如何讲解“长信宫”灯的问题,指出了展览进入艺术史书写的必然趋势,肯定了湘西土家织锦研究展现的客观中立的学术态度,并强调了设计师以理论研究助益设计实践的大有可为。最后,主持人王小茉表示,从各位学者的研究中能够看到,无名的艺术史背后是无处不在的日常和无处不在的日常之物,以及无尽的研究空间与无限的研究问题,因此她十分期待下一届大会的举办。
在本次学术研讨会的最后,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教授与尚刚教授依次进行总结。
作为本次研讨会的学术策划,陈岸瑛教授欣喜于“无名的艺术史”这一主题所触发的多元见解,并呼吁关注由艺术生产、分配和使用所构成的更为宏观的艺术图景,在“有名-无名”“物质-精神”“设计-纯艺术”等新视角下发现一个更真实、更丰富、更日常的艺术世界。他强调了马克思唯物史观在物质文化与设计研究中的指导意义,指出研究者们在关注文化对于物质的影响的同时,不应忽视物质对于文化的抵抗作用。最后,陈岸瑛教授表示,追求真理是不断与成见做斗争的过程,希望物质文化与设计研究学术研讨会能够将真理之光照进被遮蔽的现象领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教授 尚刚
尚刚教授首先肯定了本次研讨会中青年学者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尽管未必完全正确,但诸多研究都超越了传统范式,是工艺美术和设计学界在新鲜血液的涌动下向好发展的体现。尚刚教授强调,坚守是研究者最重要的素养与使命,切不可因变化无常的外界因素而随波逐流、急功近利,这是他的经验,也是他对于青年学子的期望。
会议现场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