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风清骨峻——吴永良中国画笔墨的传习

时间:2023-10-16 20:54:07  来源:美术报

  吴永良是“浙派人物画”第二代领军者之一、美术教育家、意笔人物画大家。中国画的核心语言能否表达新时期工农兵的面貌和精神状态,是新中国成立后摆在艺术家面前的重要问题。吴永良1957年至1962年在浙江美术学院就读,正好跟随浙派人物画的第一代老师们进行中国人物画创新的研究与实践,因此,他的艺术道路与浙派人物画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我看来,吴永良有两大优点:首先在浙派人物画的系统中,他的技法是最全面的;第二,他的笔头富有灵气,或许是继承了周昌谷先生的优势,一笔下去韵味十足。

  吴永良率先开设了意笔线描课程,是中国人物画专业基础训练的一个转折,推进了中国人物画的教学和创作。他的意笔线描写生,在对形体的把握以及线的灵动性和流畅性上,跟西方画家的速写有相通性。但区别在于他用的是毛笔,有书写性。他的线条还可以根据形体、对象的不同而改变,把毛笔的表现性发挥到极致。吴永良自己的创作就是以意笔线描为骨架的,他画的文化名人,在语言的表达以及对人物精神的塑造等方面,都很考究,有文人气。其指墨画成就也很高。受潘老先生影响,吴永良的指墨画更多关注于画面氛围而非炫技。他的指墨作品描绘对象的情绪之所以如此精彩,其实都建立在他的笔墨功力之上。

  笔墨一直是中国书画的核心,是文化结构中的枢纽。像吴永良这样的学生,他们觉得自己有义务、有责任来传承传统,老先生没有完成的事业他们要接着去完成。这个展览以笔墨切入,展示了吴永良在中国画传承和创新中的探索,体现了中国画生生不息的、自我更新的动力,很有意义。

  吴永良在性格上跟潘老先生很像,很耿直、真诚,这是那个年代典型的师生情谊,也是吴永良一直在画那些有骨气的文人之原因,他们都是吴永良真正佩服的人。所以吴永良的笔墨总显示出鲜明的骨气,如刻印般坚定有力,而这又体现了他本人的性格、品质和道德观。

  新闻链接

  10月12日,“风清骨峻——吴永良中国画笔墨传习展”在中国美术学院潘天寿纪念馆开幕。此展是潘天寿纪念馆“记得先生”笔墨研究系列的第五回展览。

  本次展览通过浙派人物画第二代领军画家之一吴永良先生的视角,回溯“浙派人物画”的笔墨拓展及其对20世纪人物画转型的贡献,展现吴永良对中国人物画笔墨特质的思考以及传统人物画如何在当代传承创新的探索,体现中国画生生不息的自我更新的动力。展览共分求学点滴、笔墨道境、以线立骨、笔墨拓展四个部分。看点有二:

  笔墨变革,呈现转型背后的心路。吴永良先生勤奋刻苦,留下了大批精彩的速写以及尚未公开的手稿,这些材料部分在展览中首次面世,加上他历年的精品力作,力图全方面展现其在现代中国人物画转型背景下的笔墨探索和笔墨精神。

  笔墨启示,追寻先生们的画影。吴永良先生自始至终都牢记着美院的老先生们,对老先生们的感激之情、崇敬之心最终也融入笔墨之中,一幅幅老先生们的画像,是吴永良先生的纪念方式,更是其道境的追寻方向。

  展览持续至11月12日,同步发行《风清骨峻——中国画笔墨的承继与拓展》一书。 (施涵予)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