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自在飞花轻似梦——赵景宇《天女散花》创作谈

时间:2023-9-26 22:38:27  来源:中国当代艺术网

自在飞花轻似梦——赵景宇《天女散花》创作谈

   中国工笔画历史悠久,源起于战国,繁盛于宋元。长沙楚墓帛画和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可谓是工笔重彩画早期代表作;魏晋时期,以顾恺之、张僧繇等为代表的画家正式开启了工笔绘画的发展先河。以《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等作品流芳百世的东晋画家顾恺之开创了以线描为重要绘画手段的表现手法。被后人称为“春云浮空、流水行地”“紧劲联绵、循环超忽”的勾线法,体现了书法用笔中的遒劲骨力。唐初的画风沿袭了前代流传下来的精湛白描技法,出现了以阎立本等为代表的杰出艺术大家,唐玄宗时期的吴道子创造了遒劲奔放、变化丰富的“莼菜条”,用以表现“高侧深斜,卷褶飘带之势,”强调笔墨线条的特殊功能,适当压缩色彩在画面上的比重,以取得“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人称“吴带当风”,由此,南北朝以来铁线描施以重彩、雅致缜丽的风格被吴道子雄浑奔放、墨彩兼备的新画风打破,他甚至开创了“只以墨踪为之” 的“白画”,为后世白描先驱。此后他的画风在北宋时期被李公麟发扬光大,成为后世研习这种朴素优美的白描画格的典范。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把顾恺之的铁线描笔法风格称为“密体”,这将唐代吴道子的“疏体”风格形成两大基本的笔法传统。“知疏密二体,方可议乎画”。唐代的人物画以“曲眉丰颊、体态肥胖”的绮罗人物画流行于世,其间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等颇具盛名,影响深远,及至北宋时期,通过宫廷、院体画家们的努力,进一步提升了工笔人物画的表现领域和艺术境界,由此,宋元绘画堪称工笔人物画的鼎盛时期。

   赵景宇先生在精心临摹过顾恺之、吴道子、周昉、李公麟等古圣先贤的代表作品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壁画艺术生发了浓厚的兴趣。永乐宫壁画,沿袭了唐宋时期的艺术风貌,运用传统绘画手法表现,承袭“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的绘画风格,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与震撼力,被视为中国绘画史上体量最大的一幅人物画;永乐宫壁画,不仅是我国古代绘画悠久而深厚的传统艺术瑰宝,也是继承唐宋绘画壁画艺术的经典范品,它在绘画史上的地位和意义,正如著名艺术理论家王朝闻所指出的,“这一审美对象的特殊价值,尚有待于继续深入地认识,它将在未来的岁月中大放异彩。”

   赵景宇先生笔下的《天女散花》,题材取自永乐宫壁画,基本以圆润的笔触为主,在处理衣褶的过程中,采用方折的笔势,运笔过程不拖沓,韵律悠长,给人以爽滑之感。用笔概括简练,线条沉着有力,流畅飘逸,并力求变化,加强装饰效果,使画面富有真实感。画中每一根线条,每一笔都勾勒得精细流畅,线条长有丈余,短不足寸,粗近厘米,细如发丝;最令人惊叹的是,一丈长的线条,常常不见接笔停顿之处,运笔流畅自如,一气呵成,可谓顶天立地、气贯长虹。饱含着生命感、流动感的线条,充分表现了中国画以线为骨,以线状物传神的独特之美。勾勒衣服时一气呵成的线条在色彩方面,采用了传统的重彩勾填法,大量使用石青、石绿、赭石、朱砂等鲜艳的纯色统领画面,加入棕褐、赫石、朱砂等单纯的色调进行点缀,其间又夹杂大量单纯的白色,使得艳丽的画面,在凸显稳重浑厚而又富于装饰性的美感同时,还保留一丝清丽。富于装饰性的重彩勾填画法,与线描相得益彰,整个色调以青绿为主,浓艳而沉实,极具装饰性;在人物衣袖、璎珞等细节处理采用“堆金沥粉”,堆金沥粉的使用,不仅使花纹更为突显,画面具有华丽的装饰美感,也增强了人物飘逸洒脱的动感,从而表现出“自在飞花轻似梦”的美学特质,令人拍案惊绝的同时,亦不由地在他所妙造的画境中流连忘返而不知归途。

   中国工笔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亦是中华民族在视觉艺术表达中对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独特的民族特质是它立于世界的价值和意义。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要保护和传承,更要不断通过创新使它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中国工笔画要用博大的胸襟去探索去创新,创新,永远是艺术的生命,传统,随着时代的进步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只有不断地创新才会使传统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和传承。

赵景宇《天女散花》138cmx69cm 2022年

《天女散花》(局部)138cmx69cm 2022年

《天女散花》(局部)138cmx69cm 2022年

《天女散花》(局部)138cmx69cm 2022年

《天女散花》(局部)138cmx69cm 2022年

《天女散花》(局部)138cmx69cm 2022年

《天女散花》(局部)138cmx69cm 2022年

《天女散花》(局部)138cmx69cm 2022年

《天女散花》(局部)138cmx69cm 2022年

赵景宇先生影像

   赵景宇 当代著名文化学者、诗人、工笔人物画家,丹青绘事之余兼擅文学创作。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员、研究员,北京陈少梅艺术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文化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北京诗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等。代表作品有《易安居士图》、《竹阴纳凉图》、《丽人行》、《天女散花》等,著有《梅园诗话——赵景宇诗书作品集》(林凡题)、《艺途漫步》(米景扬题)、美学理论文集《追寻美的历程》(何家英题)、《高原画魂——马西光绘画艺术研究》等。2018年10月在上海云间美术馆学术策划“无负芳华——陈佩秋·何家英中国画作品展”,2019年11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学术策划“逐写春光——庄寿红中国画作品展”,继而引起美术界的极大关注,产生广泛而又深远的社会影响。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