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9-16 22:49:03 来源:艺术中国
展览现场
艺术·剧场·新中式生活:中国式生活样式的空间表达
“在传承中创造:造型·表演·艺术场景——朱乐耕艺术展”系列学术研讨会之三综述
(撰稿人:范晓颖,摄影:朱阳、王彬)
2023年8月7日上午,“中国式生活样式的空间表达”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中国工艺美术馆成功举办。值得称赞的是本次研讨会是在朱乐耕团队“在传承中创造”展览场景中举办的一个研讨会,是直击展览现场而生发的学术讨论。此次展览提出了“艺术场景”、“场景流”、“剧场民族志”“在传承中创造”、“在创造中进化”等具有革新性的艺术观念和美学主张。本次研讨会旨在传承传统,直面当下,思考如何在“艺术场景”中探讨中国式当代艺术的转型,进而在观念上促使新的中国生活样式在新的艺术表达形态中得以进步与完善,从审美上使其境界得以提升。如果说以往的艺术展是以艺术作品的展示为中心,这次的展览则是以观众与作品所形成互动的“艺术场景”及“场景流”为中心,其所形成的线上线下的以人为中心的,动态的网络社群关系不仅引起了艺术理论界,也引起了人类学界和设计界的广泛关注。也为此,策展团队设计了“中国式的感官语言与空间表达”(表演工作坊)、“中国式剧场民族志的空间表达”(艺术人类学工作坊)“中国式生活样式的空间表达”(设计工作坊)共三次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是“在传承中创造:造型?表演?艺术场景——朱乐耕艺术展”系列研讨会的第三场。
本次研讨会主要围绕“生活样式”核心关键词,以中国式生活样式的空间表达为主题,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生活样式设计专业委员会承办。学术主持由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苏丹教授担任。与会嘉宾有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中国生活样式设计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名誉院长朱乐耕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所名誉所长、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首席教授、东南大学艺术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方李莉教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中国生活样式设计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傅祎教授,恒源祥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忠伟先生,上海工艺美术学会会长,《上海工艺美术》杂志主编、正高级工艺美术师周南先生,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自然生态基金执行主任罗艳女士,中国对外交流集团有限公司新闻总监王洪波先生,上海工艺美术学会会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中国生活样式设计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浙江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兼职教授朱阳等,众多学者、艺术家、企业家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与社会实践,围绕展览主题展开了精彩纷呈的讨论。
首先,本次展览的艺术家朱乐耕教授感谢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工艺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本次展览活动的大力支持,并介绍了本次展览创作情况,是其工作室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体量庞大的作品,从作品的制作到布展历时一年之久,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展览,此次展览是一个全新的展览模式。既有不同时期具有探索性代表作品的呈现,又具有全新的策展理念和最新的展览形式。
朱教授阐述了创作的理念,基于国家的角度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强调文化自信,以及对中国本土化艺术在当代的转化与新的思考。面对时代和新的生活样式提出的高要求,本次展览的作品运用了很多传统的表现形式,更是对高科技和新的艺术观念的一个回应。城市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发展也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是运动的、活态的,正如中国传统哲学在发展过程中是不断延续的思考,这也是中国哲学重要的核心问题。面对全球化时代,本次展览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思考,是对如何从传统文化中进行提炼,运用当代艺术的表现,是对新的生活样式的探索,以及传统文化如何延续和传承并走向当代艺术的思考。中国传统生活样式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思考与表达,传统的生活样式需要延续的同时,在当下需要进行新的美学、哲学和新的意义系统的建构,包括新的思维方式的建立,这将是未来新的生活样式,未来新的起点。其团队从事重要的公共空间的建构和探索,实现艺术观念与建筑空间和生活空间及其生活在空间中的人的对话,是当代形式的探索。此展览所展示的是大型空间的机械构造,是大型装置艺术和建构,不单纯是对传统文化和技艺的传承,更是适应时代的新的思想观念的表达,此次展览将会为当代艺术带来新的思考。同时指出观众的参与,及其对作品的评价,与当代人的互动,特别是与其产生的情感链接是其团队最为看重的。
随后,朱阳先生,作为本次展览的执行策展人,以及本次展览的作品《花的三重境界》、《花的精神》的首席艺术家,详细而全面的介绍了展览的策划理念。并阐释了本次研讨会主题“中国式生活样式”研讨会的缘起,他认为生活是人类所有行为的终端,艺术与设计在生活中融于一体,基于这样的理念,中国艺术人类学发起了生活样式设计专业委员会,思考面临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的社会整体的问题。本展览是基于此平台的一个与当代艺术相结合的理论研究,总括为四个问题的思考:其一是如何构建具有当代性的中国式美学,美学即为美学性的生活主张,可以生成具有时代特点的又延续传统美学主张的新的形式;其二是如何创造中国式的当代艺术形式,即展览中的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艺术追求和当代艺术观念的统一——诗意空间和特定场域空间;其三是探索新形式的全球语境中的表达方式,即在国际平台上的“人文人”式的中国表述;其四是美学主张从美术馆蔓延到生活场景,艺术与设计并不是平行的两个专业,而是合作的专业,形成具体社会象征符号、人文景观与生活方式的美学编码在艺术、设计、生活的循环中不断进化。
朱阳归纳了展览中所涉及的主要概念,如造型、表演、艺术场景等。并指出,本次展览中所提出的表演不单纯指专业艺术家的表演,还包括观众自发的表达,这也是此次展览成为网红展的重要原因。观众是具有表演欲的观众,他们的表演欲来自于在观看展览时与作品产生的文化层面的情感连接,即共情与共鸣。在直播时代,每一个看展的观众不单纯为欣赏艺术作品,还要通过拍摄,并把自己的观念以及自己的样貌与艺术品一同被记录下来,并上传到互联网社交平台上。方李莉教授把这种现象叫作场景流,观众们的个性与他们的具有艺术性的创造力在其中体现,从而不断产生着新的知识和经验,所以可以被认为这是艺术场景中的艺术再生产,这与近年来设计领域中流行“生成”和“涌现”概念是一致的。他认为,现在的创作已经不再是某一个人或一个团队提前的预设,而是在一个预置的场景中,观众或者用户在体验的过程中,自然发生着创造和进化,是对新形式的艺术与观众关系的讨论。因此在这个展览中观众不再是单纯被动的观看者和受体,而是主动参与者和体验者,此展览中的观众是作品的一部分,观众是具有文化背景,具有表现欲望和表现能力的“人文人”。观众的行为使其变成不断围绕艺术作品产生动态变化的场景流。艺术作品成为激发观众进行表现的艺术场景,观众由此成为行为者、表演者和记录者。观众在艺术场景中的表演和拍摄是艺术场景中的艺术再生产,观众也是艺术家。观众与艺术家、艺术作品之间的界限被打破,这也是展览备受关注的主要原因。他指出所有的灵感来自于希拉里竞选的一张照片,与以往拍摄名人的方式不同,选民背对希拉里并与其合影,这意味着现代人不愿意也不甘心作为无名的,没有面孔的见证者,而更愿意与被见证对象同框并共同被见证。
观众自发的表演
观众自发的表演
专业表演
他指出本展览的创作具有三个层次,一是直觉层次,二是艺术史层次,三是生活样式层面、文化层面,也是未来生活层次。作品的灵感来自于2015年的立方体计划,即以最少的手工痕迹的极少主义风格作为立方体的外观,体现国际性,再以具有地方美学特征的艺术作为内空间的装饰,作品的内部是具有传统美学特征的,体现地方性,并由此在创造一个文化性的特定场域内空间,当在美术馆展出的时候,就在中立的“白立方”式的美术馆空间中创造有地方美学主张的特定场域空间。因此,展览中艺术作品不是特定场域中的艺术而是特定场域本身,而表演者在其中的表演以及观众们在其中的行为和拍摄创造了特定场域艺术。
朱阳提及在《花的精神》的创作中,用了九面墙面镜面,和一面地面镜面,合为十面镜子,这是对明代画家吴彬创作的《十面灵璧图》的引用,强调中国人以动态的方式欣赏自然中的丰富变化,这是以中国动态审美为内核的当代表达。他还以“花的三重境”作品创作为例,指出所有的符号都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编码的当代化的重构,从而产生了当代的中国式符号的“生成器”,以当代的技术和观念进行具有中国美学主张的新符号的生成。其中这件作品的数字青花装饰的创作过程是对古代康熙官窑青花瓷艺术形式意味的解构和重构。
因此在这样的创作方法下,“花的三重境”的核心是一系列美学编码,以及这些美学编码所产生的新的图案和样式,因为这是以数字艺术形式为基底进行创作的,所以在艺术作品之外还形成了独立的图案和样式的素材库,随着对他对这些美学编码的进一步研究,这个素材库也随之升级,由此他介绍了展览中使用1.0版本的素材到最新的3.0进化的衍生过程。并且这个素材库中的素材本身是不具有特定功能的,但是应用在艺术上,就成为艺术作品的一部分,应用在设计上,就成为设计作品的一部分,所以在“花的三重境”不但有艺术作品,还有如日用瓷、服饰等一系列设计作品,这些设计作品在展厅的文创区域都有展出。所以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本身就是跨艺术和设计的,也是研究艺术世界和生活(设计)世界中的中国式符号的生成方式与逻辑。
接着方李莉教授从宏观上阐释了本次展览的主题“在传承中创造”的内涵。第一层含义指朱乐耕自身对传统的继承和创造。介绍朱乐耕教授成长于陶瓷世家,对于传统艺术耳濡目染,本次的展览类似于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史的展览,从朱乐耕教授90年代的作品,一直延续至今,其从陶瓷器皿开始创作,到后来进入当代环境陶艺。
第二个含义就是代际之间的传承与创造,主要是朱乐耕和朱阳两代人之间合作与传承。2015年,两人合作把建筑上的作品移到中国美术馆。2021年,两人再次合作,又把建筑上的作品变成独立空间艺术在澳门展出。朱乐耕工作室成立后,朱阳带领团队,创作了系列大型镜像装置艺术作品,如莲之镜像的君子之花,绒线的记忆之花,园林花窗组成的文化之花组成“花的三重境”。
上左一为君子之花,上右一为技艺之花,下图为文化之花
“在传承中创造”的第三层含义,指创立中国式的当代艺术。展览的核心语言是中国式,三场研讨会的题目也都是关于中国式的讨论。朱乐耕的作品在创作之初就从传统出发,具有浓厚的中国语言。
第四个含义是这不仅是一场展览,还是一个理论讨论,一个新的艺术的表述方式,此展览不仅仅在于创作上的传承,还是一次理论上的跨学科式的创造,是一次当代艺术和人类学的合谋。
她从人类学的角度对本场展览的关键词“艺术场景”,“场景流”、“剧场民族志”进行了解释。并说,这次展览的特点是:一、改变了以往美术馆中作品与观众的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观众不再是被动的观赏者,而成为了与作品互动的自我表达者,也为此,美术馆同时兼有了剧场的功能。二,观众们在美术馆的实体场景中的自我表达不是虚无的,而是会通过照片和视频上传到虚拟的网络中成为动态的场景流。其三,剧场化了的美术馆为人类学的进入提供的契机,在这里不仅有作品,还有人的互动,是人的行为,人的表演场景,为人类学的研究提供了鲜活的田野工作现象。其四,人类学的田野考察将会形成另一个展览的成果,那就是文本化了的“剧场民族志”,其不仅记录了整个展览的实体现场,还通过网络资料收集,形成线下线上的数据统计及分析,进行研究形成了一套新地艺术再生产和知识再生产的方法论及解释体系。因此,这次展览的成果是双向的,即是艺术的,也是人类学的。剧场民族志再现是文化表演的过程,也是文化表演在空间中连续发生的事件所形成的不断变化和自我涌现的场景流,场景流意味着更加情境化、动态化、不确定性的时间审美大于确定的空间审美。而剧场民族志强调的不仅仅是实体物的价值,而是在云形式空间所产生的连接的价值,这是一个在网络化世界所产生的自我价值与外部连接的新的价值认同,即每一个观看者和表达者都是这些文化和艺术场景中的创造者和社区文化的连接者。方教授提出的这些具有革新性的概念为当代艺术和艺术人类学都带来不小的冲击和新的学术反思。
紧接着,是傅祎教授发言,她认为此次展览最出彩的地方,在于充分体现了艺术项目整体性的策划。既有历史的,也有未来的、人类学的、艺术创作的、设计的、包括传播学意义上的整体策划。田野调查是客观的,强调旁观者的角度,而本次展览呈现了以艺术介入的方式制造了田野,引导观众的互动,观众的身份实现了多重化。实现物理环境和虚拟空间的互动,这也是极为有趣的地方。社交媒体把人际之间的互动实现数字化,观众既是文化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又扮演广告人的角色在社交媒体上进行传播。所形成的剧场性体现了中国式表达的特点,这是具有结构性的现象。也很期待对于在算法背后会引起的社会现象。社交媒体作为一种技术平台对艺术创作,对学术研究,对设计的影响力,会带来哪些改变?她对展览后续衍生的学术成果充满期待。
同时,她以自己的“误读”来“参与”到这个展览。一是她引用凯文?凯利的镜像世界对本展览进行了解读。她讲到直接从网上看到的展览最明显的感受就是一个镜像世界,在社交媒体之后的技术平台所提出的数字孪生和镜像世界。虚拟的碎片,被一块块拼接起来,形成跟现实世界平行的,共享的持久的空间,既有时间维度的植入,也有历史和未来,虚拟和现实之间的叠加。
二是她对本展览的解读为多义性。这个展览像是注解式的创作,在展览中,朱乐耕老师过往的作品变成了一种历史的文本,重新结构后再拼贴出一种新的意象,接着又有很多观众借助社交平台,共同的参与,形成一种新的作品的意象或结果,这像是对镜像世界的模拟的一种表现,呈现了某种多义性。
三是她提出数字孪生的概念。基于谷歌地图的技术平台、大数据、3D建模,实现整个现实世界全面的数字化,并形成一种新的趋势。工程师、科学家、建筑师教育的未来,都投入到原生世界的建设当中。但是凯文?凯利又提供一个技术伦理的角度,分析虚拟和现实的两重世界,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精神是有很大的影响。凯文?凯利预言未来的改变主要发生在精神的领域,如交往模式,休闲的模式,对自己的认知,意义的建构,以及将来如何改变,会产生一种疑问。双重性在前社交媒体的时代,是一种精神分裂症。当少数人的精神分裂症,在当下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性症候的时候,艺术和设计何为?这个问题在现代主义有正反两个维度的回答。她觉得当下的处理方式,一种建设性的角度,可能是人工智能的教育和驯化,还是作为艺术和设计以一种大美术、总体艺术和生活艺术的主张来做一种抵抗,达到一种现代人全面异化之后的心灵疗愈的手段,当代艺术作品,或者当代的设计作品的一种立场和主张是什么?傅教授以殷切的期待和充满哲思性问题结束了发言。
主持人苏丹教授认为傅教授对镜子元素的应用,用凯文?凯利的镜像理论进行解读非常有价值,镜子在展览中的意义也非常重要。它创造了一个虚拟的世界,小中见大,嵌套在一个既定的物理空间,相互反射,生成的视觉形象无穷无尽。在展览中,不同人所使用的镜子方式具有很大的区别,在工艺美术馆使用镜子也比较贴切。因为工艺美术馆自然和日常链接,通过镜子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后背、侧面,类似于档案中不同角度的肖像的呈现。严肃的、批判性的、鲜活的、丰富性的场景之间具有关联性。在本展览中,镜子所营造的美轮美奂的形象和大众文化形成碰撞。
继而,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自然生态基金执行主任罗艳女士因故没能到达现场,但她发来稿件祝贺展览开幕和研讨会如期举办,她认为“在传承中创造——造型?表演朱乐耕艺术展”很有意境,让我们把生命的价值存在于与自然共存与绿色对话,展览中给人以美感,作品素材创作的理念,展现的不仅仅是生态、环保、绿色的,更是发展的理念,展览的视觉传达,让大家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的共生的关系,文化传承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一直是人类探讨话题,朱教授的此次展览,让她感受到艺术之家、人类学家的社会责任和时代担当。
随后,中国对外交流集团有限公司新闻总监王洪波先生以《现代陶瓷的功用与表达》为题进行了发言,认为此次展览为其带来了很多启发,陶瓷作为一种媒材具有形而上的“道”,即通过“美”的创造达到情感交融,“美美与共”。也具有形而下的“功用”。在这次展览中体现了有两个指向,它既具有形而上的艺术表达,又形成了一个实体的物理空间。
他说,此次展览主题与其负责的名为“文化自信与文化传承研究”很有关联,他认为文化自信与文化传统连接在一起,但仅仅讲传统是不完整的,传统是一个存在,传承面向未来。不仅要传的下来,还要接得住,能延续下去。朱老师的展览“在传承中创造”与其课题不谋而合,他因此受到很多的启发。提及艺术跟生活的关系,一方面,艺术定义生活,提出一些观念的东西。另一方面,指出艺术对生活的拓展,是向空间和时间上进行延伸。此展览打开了艺术和生活之间的通道。通过整体的设计,两者直接是打通的。也意味着延伸了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进而催生出场景流,成为一种无限的延伸,给人的想象和体验是多方面。第三点,他指出展览在国际文化交流当中的意义。除了要引起共鸣,还要给人带来启示。他最后建议在中国建立一个陶瓷音乐厅。认为朱老师在韩国做的陶瓷音乐厅,是陶瓷和空间结合,是时空的融合,是特别伟大创新,非常震撼。中国作为一个陶瓷大国,至少在景德镇,或者江西南昌应该建一座陶瓷音乐厅,这是对陶瓷文化的张扬,也体现陶瓷领域跟现代生活建构之间的创新和创造性的转化,其意义非凡。
苏丹教授认为王洪波先生把话题转到了传播方面,提出空间的塑造对于传播的效益。闻知方教授介绍朱教授在韩国做的音乐厅,他也很震惊。音乐厅在建筑界也是很特殊的存在,材料比较讲究。他也很期待朱老师的陶瓷音乐厅,认为应该大力支持和促进此事。
接下来,是周南先生发言,他回忆30年前,在上海首次看到朱老师的作品,令其印象深刻。其在韩国做的环境陶瓷作品令其震撼,澳门的《莲之镜像》作品为陶瓷艺术打开了新的空间,此次展览是一场艺术的盛宴。同时也拓展了工艺美术和美术之间的界限,模糊了两者的边界。工艺美术的形态在当代的转换是一个大问题,2000多年前的《考工记》记载的工艺美术的标准为:“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几年前中国艺术研究院开创“好手艺”工艺美术展,提出“材美、工巧、气韵、视野”。其中,视野就是指跟随时代。当下的时代具有以下特点:数字化、互联网、元宇宙、交互体验、绿色、低碳,朱老师的展览无疑呈现以上特征。这也是受观众欢迎,并引起社会关注和社会共鸣的主要原因。其作品也是跨学科的,展陈方式独特,为大家提供了鲜活的范例。他希望朱老师在国内外做巡回展,把中国当下的艺术与世界分享,同时也希望朱老师与陈总强强联合,从艺术端到生活端,把这两端紧密的连接起来,真正实现艺术走向生活。
而后,是陈忠伟先生发言。他首先感谢中国工艺美术馆,这是他最近半个月看过五次的展览,每次都带来全新的感受。他说此次的展览是他和朱乐耕团队带着使命而做的展览,是基于国家文化与国家品牌战略的思考,涉及文化未来的国际化,同时也是对品牌走向国际化的思考,其中特别对全球认同、文化中心等问题展开了探讨,认为文化全球化、品牌全球化在于全球性认同,而全球性的认同前提在于自己的个性,需要找到自己的文化个性、品牌个性。与朱乐耕团队的此次合作在于探寻这个问题的尝试,将文化、艺术与生活有机结合,以此推动成立生活样式专业委员会,契合习主席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构建适合的全球化表达方式,而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此次展览“花的三重境”主题缘起于朱乐耕团队连续的镜像作品,特别是澳门的展览具有很大的启发。法国哲学家雅克?拉康提出了镜像理论,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对镜像精神的感受与表达,这是对人、对己的要求,镜像体现了哲学、数字、生活三个层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特别是人的表达的越来越自信,过去、现在、未来之间越来越模糊,生活样式的表达就表现的越发有意境,如果说农业时代是一种集体的表达,那么现在的工业社会就是一种阶层式的表达,越来越个体,在表达中更注重自我,而现代技术能帮助自我进行多元转型。“在传承中创造”的主题展览,具有深刻涵义,花的三重境是对生活样式的实践,展览结束并不意味着活动的结束,恰恰是一个开始,是从艺术走向生活的开始。比如我们所穿的一件衬衫,不再仅仅是衬衫的概念,而是一个场景概念,体现的是一种场景氛围,表现一种意境。他认为好的艺术、共鸣是跨越国界的,和朱乐耕教授一起讨论,将艺术展作为一种文化交流形式走出国门,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艺术表达和传播,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中的生活样式的表达,并期待与朱教授团队继续合作,到海外进行文化的传播。
最后,苏丹教授对此次学术研讨会进行了总结,认为朱乐耕教授勇气令人钦佩,将巨大的静态的展厅做出动态的剧场,观念、行动和最后的呈现协调统一,展览非常的成功。展厅气象不是传统工艺美术的气象,具有当代实验艺术的气象,讲究空间的语言,具有呼吸感,为观众的介入提供足够的互动空间,体现的是对人的尊重,我们的空间需要这样的展览。特别是将学术研讨融于艺术创作,实现互补,提出了很多概念让人深思,如“从人本人到人文人”“中国式当代艺术”“场景流”“剧场民族志”等。此次展览既是实验性的,也是回顾性的,从一个静态的展厅走向动态的空间,从而塑造环境,展览高于空间。总结整个模式表现为从现象到研究再到模型,观察和研究对于艺术创作具有互补性。场景流是具有学术研究意义的社会模型,对社会现象的演进具有牵引作用。期待在展览中、在剧场中,营造一些事件,并给予全力支持。同时,期待朱教授团队在未来的创作中为大家带来更大的惊喜,至此研讨会圆满结束。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