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9-16 22:45:45 来源:中国艺术报
紫气东来(中国画) 45cm×35cm
2023年1月 洪亮
“桑梓情怀·洪亮编著捐赠·书画篆刻展”将于9月27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安徽省图书馆开展,恰逢安徽省图书馆成立110周年,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洪亮是安徽绩溪人,在全国书画篆刻界有着良好的口碑。他谦和厚道、勤奋钻研、博学多才,在书法篆刻理论研究、教学和诗书画印创作上都取得了不凡的成果。
洪亮,号九牛,祖籍安徽绩溪,1961年4月生于浙江安吉。现为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研究员,荣宝斋画院教授,西泠印社社员。他在书法理论研究方面卓有建树,主要著作有《书法原理讲稿》《唐孙过庭〈书谱〉解析与图文互证》《大学书法教材系列》《中国书法大师经典研究系列·邓石如》等。他创造性地应用中国传统的“阴阳”互生、“知白守黑”等理论,研究总结,形成了自己的书法理论体系,并指导创作,注重知行双向验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从实用书写向艺用书写的转型;二、从传统的写字教学向现代书法美育教学的转型;三、从书写笔画向书写笔画与空间的转型;四、从临摹碑帖向书法原理实践性验证的转型。这对当代书法理论研究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和巨大的实践意义。洪亮长期受邀在清华大学等各大高校讲学,开创了“本体语言一体化教学法”和“临创一体化教学法”,致力于建设中国当代研究型书画家团队。
洪亮是一位诗书画印兼擅的艺术家,早年以篆刻见长。1987年,浙江省文化厅《群文论坛》编印发行《洪亮印存》。他的篆刻以秦汉印为根基,略参古玺,旁及明清流派,主要吸收邓石如、赵之谦、吴让之、吴昌硕、黄牧甫等大家之长,形成了自己厚朴、空灵的朴雅风格。
朴雅,是洪亮在诗书画印艺术上的审美追求。他的书法正行隶篆草五体皆通,尤擅行书与篆书。他的作品散发着书卷气,正气充盈、喜气满满,灵动祥和之气让人爱不释手。他作画喜题自作诗,他的诗、画和他的书法、篆刻非常契合,在文化风格上高度一致,朴雅之美扑面而来,沁人心脾。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无论花卉还是山水,洪亮总能在大家熟悉的地方画出新的感觉。除了笔墨功夫之外,更多的是新的视角,或者说是一个画家对艺术的理解和认知。洪亮在深入传统的基础上注重写生,不断寻觅,不断发现,不断转换,不断深入,笔下自然熠熠生辉,有诗为证:“今为簪花一写真,寻来视角最宜新。繁枝缛叶需剪裁,简约从然更显神。”
我最喜欢他的几幅“咏蟹图”,每一幅蟹图都给人不一样的感受。“古时中甲誉君同,坚硬躯肢健节通。总是横行非霸道,江河湖海历经风。”表面狰狞,其实是为了闯荡江湖。“虽是横行也不狂,时时退缩又何妨。常常举起双蟹舞,只恐身家被谁伤。”要抗拒自然界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是不易的。“菊盛开时蟹正肥,果香稻熟渐添衣。酒来不怕霜寒冻,难品人间是与非。”菊黄蟹肥,举酒庆丰,但人世间的是与非却最难品味,在欣赏洪亮《菊蟹图》的时候,感受到的是一种忍辱负重、百折不挠的精神,是一种锲而不舍、弘道养正的精神。
洪亮写的梅、荷,同样是在表达一种精神。“写来笔笔墨痕新,点点圈圈亦可人。是雪是梅全不问,满天寒色蕴阳春。”凌霜傲雪,只为报春而来。梅花的这种献身精神是何等的可爱可敬。“古梅品格似先贤,久历冰霜志更坚。吐出芳华春讯息,红霞烂漫可延年。”透过千枝万朵的梅花,梅花的品格跃然纸上。洪亮笔下的荷也同样让人流连忘返。“大盖重重叠翠台,天仙玉立浴池来。幽香淡淡为谁发?君过横塘总忘回。”独立池塘,青莲幽香,谦谦君子,与众共享。“昨天菡萏喜今开,疑似群仙下界来。玉玉亭亭风韵见,淤泥潭里育高才。”出淤泥而不染,亭亭玉立,清廉高洁。洪亮写梅、荷,其实就是写自己的一种精神追求,写中国人这种生生不息、自强自立的精神。
他的作品之所以如此诗情画意,根本在于他对生活的热爱。散之先生云,“写到灵魂最深处,不知有我更无人。”艺术贵在坚持,贵在走自己的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洪亮正值艺术创作的最佳阶段,期待他能够进一步植根沃土、心系人民、熔古铸今,在朴雅的园地里深耕细作,不断创作出新的精品佳作,不负时代,不负丹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由中国书协艺委会、西泠印社、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荣宝斋画院、安徽省书协作为学术支持,安徽省图书馆主办的“桑梓情怀·洪亮编著捐赠·书画篆刻展”即将开展,展品分两大类,第一类是洪亮30年多来出版的编著,共计316种,将全部捐赠给安徽省图书馆。第二类是洪亮将选出的110首自作诗创作成的书画篆刻作品,凝结着他对家乡的深情和眷恋,众多展品既体现了游子对家乡的赤诚与回报,更体现出一个艺术家的人民情怀和艺术境界。
“桑梓情怀·洪亮编著捐赠·书画篆刻展”将是洪亮艺术生涯的一个新的起点,期待洪亮不断探索,不断攀登,再创佳绩,为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