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艺术何须懂 “看”才重要

时间:2023-9-16 22:38:04  来源:辽宁日报 王海宁

  这几年文博热,美术展热,国际间艺术交流也非常活跃,不少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漂洋过海来中国开始了巡展之旅,前一段在辽博展出的“时代的容颜——东京富士美术馆藏西方人物绘画精品展”,如今正在国家大剧院展出。国家博物馆和中国美术馆除了常设中国画精品展,今年也有众多来自海外美术馆的馆藏精品亮相。许多美展假期火爆程度不像是美展倒像是庙会——全国各大城市的美术馆,近年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以前被视为曲高和寡的美展现在成了人们的打卡“爆款”,预约爆满已是家常便饭。

  这一点从社交媒体上也能看出,不少网红博主都喜欢在美展打卡,立个有艺术品位的人设,虽然不一定能说出什么“高见”,但与佳作的合影定是不能少。东西方美术史各有脉络,杰作层出不穷,走马观花显然不能真正懂得一场美展的内涵与外延。有人批评说蜂拥打卡看美展,是一种附庸风雅,不值得提倡。

  其实,对此大可不必苛责。

  美育启蒙,先从“看”开始,才能渐入佳境。对美的认知,特别是对经典美术作品的认知,多数人可能也就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程度上,普及熏陶才是提高全民美育水平的必要条件。审美偏好,依靠的是漫长的积累。就像都是红黄蓝三原色发展出来的丰富色系,东西方在使用上,却出现了千差万别的色度。我们有千年文明孕育出的隽永的中国色,有浓烈也有淡雅;西方每年也都会推出流行色,看看这一年流行的服装色彩,大体能推出年代。不需要培训,我们也能辨别出中国风的画作,因为,长期浸染在氛围里,直觉就能给答案。我们走进美术馆,看到的多是被筛选过的精品,有主题的策划,即使看个皮毛,却也都是精华的滋养。

  大开眼界,总有收获。欣赏美术作品,感受本身是多重的。不管看过多少次的印刷品,去美术展看实际画作,依旧很重要。在复制传播技术高度发达,经典作品已经 “随处可见”的今天,梵高的《星空》、莫奈的《睡莲》、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些经典作品,人一辈子不进美术馆也能看到。但是,这也恰恰是我们要走进美术馆的原因。看过巧克力包装上的《睡莲》,再走进美术馆,才会知道莫奈《睡莲》的原作尺幅巨大,几乎从体量上就让人震惊,只有由远及近看过“睡莲”,经历“远看栩栩如生,近看一团油彩”的过程,你才能真正体会到“印象派”笔触匆匆却又传神的魅力。许多大型长卷,我们不进美术馆,一辈子的印象都是局部,进了美术馆才能看到全貌。仇英的《汉宫春晓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要进了美术馆才能体会到移步换景,人在画中游的乐趣。印刷品损失掉的细节,被调整的色彩,被掩盖了的原作精湛的技艺,会在你走进美术馆那一刻恢复“完整”。这就好像你喜欢一个明星,纵然有万千张签名照,总还是希望见上一面。即使签名会上见一次,也会有个直观感受“原来他本人这么瘦”,若再能听他现场回答几个问题,更会知道“原来他不善言谈”。至此,你也没真懂这个明星,但对他的认知却比以前更“丰富”。

  不少人担心进了美术馆看 “露怯”,其实看不懂有时候也是一种理解,正是“看不懂”推动了美术史的发展。进美术馆看美展多了,至少会有个直观印象。欣赏现实主义作品,人物肖像、历史事件、静物这些我们即使说不明白技巧、流派,却也明确知道画家画的是什么,画得像不像。到了20世纪,波洛克那满画布的油彩点和墨滴,让人不明所以;毕加索变形扭曲的人像让人不知所措。这“看不懂”的惊慌,恰恰是现代美术从描述走向抽象,从对现实的模仿到对色彩形状的解放的过程。印象派画家当初就是因为学院派官方沙龙画展看不懂他们的作品,把他们排除在外,因而组织了一场“落选画展”,才震惊画坛。审美就是在尊重传统和颠覆习惯中摇摆前进。我们的“看不懂”也许恰是艺术史的“某一瞬”,是下一次创新的推动力。

  欣赏虽有层次,美却不分高下。就像普通人进了好菜馆,吃一顿丰盛大餐,并不能像陆文夫、王世襄那样,既能说出一道菜烹饪方法,又通历史掌故,既懂食材来历,又能品出调味高下,大多数人只能说出“好吃”二字,但一样能心满意足享受美食带来的乐趣与幸福感。看不懂,听不懂,吃不惯恰恰说明我们进入了一个体验与感受的新区域,这是打开认知新大门的机会,学习任何新知识时,我们都是从“不懂”开始的,对美的认知也不例外。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