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展览资讯> 正文

北京时代美术馆的跨界与破圈

时间:2023-9-2 8:22:57  来源:新浪收藏

  8月25日下午,北京时代美术馆以“仰望星星的方向”为主题举办公教论坛,吸引了大量天文摄影爱好者前来参与,数万人同步在线观看了网络平台直播。


  “仰望星星的方向”论坛,左起主持人王怡,策展人那日松,参展天文摄影师董书畅、刘博洋

  大咖云集高能论坛活动闪耀展览期间

  本次论坛美术馆邀请到国际射电天文研究中心天体物理博士、天文摄影师、天文科普作家刘博洋,2021年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年度天文摄影大赛全球总冠军董书畅,以及资深摄影评论人、艺术家、多次担任国内外摄影节策展人的那日松来到现场。三位嘉宾聚焦于“天文摄影中的科学研究和视觉美学的跨界”话题,在和而不同的艺术氛围中畅谈天文摄影和个体经验。

  作为参展艺术家之一的刘博洋,曾成功拍摄出中国空间站的高清特写影像,他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记录下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变化全过程的摄影师。他的作品《曌之彩翼》也在《星河角落:步天歌》展出。这是一幅彩色日冕的天文摄影,通过色彩呈现出天文研究的可视化。在论坛现场刘博洋表示:“《星河角落:步天歌》不是简单的天文摄影展,而是具备深度的科学艺术跨界性,这些作品并没有很直白地把艺术家的想法说出来,而是给观众留有解读、想象的空间。”


《曌之彩翼》 刘博洋,北京时代美术馆现场

  另一位参展的天文摄影艺术家董书畅,2021年凭《环食指环》一举夺得世界顶级赛事——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年度天文摄影大赛全球总冠军。他向观众分享了自己对天文摄影最纯粹的爱,他认为,天文摄影最难的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把自己身临其境地放到星空下面,“在真实的基础上,将故事性的东西表达出来,艺术从某种程度来讲就是一种直觉。”他坦言:“是艺术性的东西将我吸引到了天文摄影领域,天文摄影又将我的知识层面推向了科学。”


《环食指环》 董书畅,北京时代美术馆现场

  而资深摄影策展人那日松表示,他在展览中看到了一种宝贵的科学精神、探索精神以及文化精神。他认为当代天文摄影家以星空影像为媒介反映了技术美学,并把这种技术转化成了对艺术的哲学思考。尤其是安久的作品《月球的绿松石蓝带》给他的印象很深,让他想起了许多中国摄影史上的名作。从中国传统一代的摄影家到现在的新锐摄影师,艺术在时代中发展变化,后者对宇宙生命的深爱和探索欲让那日松内心产生了共鸣和激荡。


《月球的绿松石蓝带》局部 安久,北京时代美术馆现场

  据悉,《星河角落:步天歌》自开展以来广受观众喜爱,是北京时代美术馆近年人气颇高的展览之一,这离不开时代美术馆积极构想如何在运营传播层面打破圈层、如何在保留时代内核的前提下不断创新。而本次论坛也是北京时代美术馆在《星河角落:步天歌》展览期间举办的第二场跨界论坛活动。

  7月21日展览开幕式当天,时代美术馆曾举办“科学与艺术的双向奔赴”论坛。天文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副教授张帆在开幕论坛上表示,展览策划很有新意,是以往没有的角度:“这是一场科学与艺术的对话,天文与人文的交织。跨国、跨界的科学艺术交融,真的十分了不起!里面许多艺术作品流淌着严谨的科学精神。”

  天文摄影师、《中国国家天文》、国家航天局、NASA等供稿作者、《星河角落:步天歌》策展人安久致力于透过天文影像及更多媒介普及星空与人类文明的链接。她在首场论坛上表示:“仰望星空是人类与更伟大事物的邂逅,它把我们引入一个非常遥远的力量中。”博古睿学者、联合策展人龙星如在论坛上谈及:“‘步天歌’象征着对于天文的观测从官方走向民间,人作为测量者也作为行动者去理解着整个宇宙,不同身份的人在公平的宇宙之下以个体的方式去行走、去丈量、去观测,去理解亘古以来对我们而言依然神秘的宇宙。”而时代美术馆执行副馆长刘威威作为首场论坛主持人表示:“这是一场艺术与科学双向奔赴的展览。”



《星河角落:步天歌》首场论坛“科学与艺术的双向奔赴”

  除了举办论坛以外,北京时代美术馆积极拓宽本次展览的边界。展览开幕式上,青年竖琴演奏家马佳杰用全国唯一的电子竖琴为现场观众演奏,以竖琴之音呼应着宇宙之音。


青年竖琴音乐家马佳杰在北京时代美术馆现场

  开展没多久,《中国国家天文》主编苟利军,也是《星河角落》展览的科学总顾问,与一群喜爱天文的各行各业的企业家来到北京时代美术馆,他们同时也是天文摄影和科学的深度爱好者,苟利军老师亲自讲解展览中的各种天文科学知识,一同感受星空中艺术和科技交织出的美丽,苟利军表示:“展览将天文知识与艺术表达相结合,给大家带来了视觉与心灵的双重震撼。”


苟利军亲自为观众讲解,日环食中是日珥和日冕绝佳的观测时机


苟利军带领喜爱天文的各行各业的企业家来北京时代美术馆参观

  时代美术馆还举办了多场工作坊以满足不同喜好的观众,“斗转星移—新媒体艺术创作工作坊”,让大家通过可视化编程走进新媒体科技艺术,不用敲代码就可以创作出视觉出彩的作品,打造专属的动态夏夜星河。“宇宙肌理:RISO立体拼贴工作坊”则带领观众们亲手体验RISO的拼贴构成,在印张的鲜艳油墨中,观察宇宙中复杂的肌理,解锁深空的视觉想象。


新媒体科技和视听生成技术将真实天文图像转化为声音


精彩不断的工作坊,满足观众多样需求

  热度加码时代美术馆迎最多样化受众

  遍布展览周期的活动,让《星河角落:步天歌》星光更加璀璨的同时,北京时代美术馆也迎来了人群特征最多样化的观众。

  据北京时代美术馆统计,与之前举办过的各类展览相比,本次展览的观众呈现出年龄跨度大、地域分布广、职业多样化等特点。展厅里常常看到年轻父母带着幼儿前来观赏,或外地暑期来京游学的家长和学生,以及理工科学者、教授,还有企业家、艺术家、摄影师、时尚潮人、文艺青年,也不乏爱好“追星”的老年人。虽然个体背景殊异,但大家都一心为科学艺术而来、为星空而雀跃。


北京时代美术馆超长开放时间段,接纳观众亲近天文艺术

  据悉《星河角落:步天歌》开展一个月内,已有超过3万人次走进北京时代美术馆,共享这场天文盛宴。七夕佳节,前来看展的观众络绎不绝,从早10点到晚10点,美术馆内充满了爱意,观众流连在各种多媒体沉浸式作品中,人间浪漫与太空浪漫重叠交织。


观众沉浸在《天体乐章》空间中

  开展以来,抖音、小红书关于“星河角落:步天歌”的话题播放累计超过1000万,网友们在新浪微博“不要忘记仰望星空”话题下纷纷晒出自己的拍摄、感悟、思索,探讨交流、互动玩梗不亦乐乎……

  双论坛闪耀展览期间,永不落幕的艺术与科学不断碰撞。同时,接连不断的公教活动带来绝佳展览体验:9月7日北京时代美术馆邀请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洋和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吴辉参与对谈“从文字到画面:文学和影视中的宇宙故事”,另外9月11日-24日期间还将举办“星星·视线·纪念碑”青年艺术家公益项目。北京时代美术馆的跨界与破圈正当时,这场“不容错过的科学艺术展”将持续到10月。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