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展览资讯> 正文

叶文龙:“见像见物”的智慧思考

时间:2023-8-8 20:38:51  来源:中国艺术报

  7月9日至8月6日,叶文龙新展“见像见物”在上海春美术馆展出。本次展览展出叶文龙多个系列作品,包括《水相山形》《冬雪》《山水诗行》等,这些作品以山水自然为主题,通过艺术家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理解,呈现出山水之美和大自然的恢宏壮阔。

  此次展览亮点纷呈,展馆内设置了VR交互,并设立沉浸式展厅,让观者身临其境,感受自然魅力与现状。展厅中,一个高大的装置吸引了观众眼球,巨大礁石上,有着海浪风沙与岁月的痕迹,粗犷原始,扑面而来的是自然的气息。此外,馆内还陈列了许多叶文龙在创作中收集来的拍摄对象,一件件物品背后,是作者创作过程的一次次打磨与深省,是观者对自然保护与资源利用的自我叩问。

  在展览系列作品中,《曾经沧海》这组环保主题作品,以全球海岸线上的生活废弃物和自然环境为主要切入点,通过静物呈现人类行为和自然之间的冲突。该系列作品拍摄十余年,把废弃的口罩、鞋子和矿泉水瓶等日常用品作为拍摄对象,既唤起了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警觉,也启示了人们对日常生活的重新思考和审视。叶文龙以美学的方式,让人们意识到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浪费等现代社会面临的挑战。

  叶文龙说,从东方新山水摄影到如今的这组《曾经沧海》,他一直将这两种创作视为相互补充,并以此推动着自我创作的进程:“《曾经沧海》是从小沉浸在东方山水美学中的我探索多样化创作方式和作品内在哲思的一次尝试。当我扛着相机行走在全球各地的海岸线时,发现了大量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以塑料类为主,长满了藤壶等海洋生物。自然可畏,而面对此情此景时,我的心里充斥着一种可悲而无奈的情绪。”

  “我用大画幅相机拍摄,极力记录眼前的一切,力求‘可见’每个细节。这些作品看似在表述事实,却有丰富的切面,可以让观看者在其中读到更多话语。自然、人造物、人为的介入,这种不和谐的共生,也为观看者提供了足以形成判断的视觉线索。”叶文龙希望以这些影像呼吁人类尽可能减少塑料的使用,避免将塑料和生活废弃物丢弃到海洋中,控制有毒物质的排放,还地球一个干净的、充满生机的海洋。“而这种拍摄方式,也会在我不同阶段的创作中互相转化和呼应,并以齐头并进的方式使我的摄影生涯更具有深度和意义”,他说。

  另一组作品《冬雪六松图》的创作灵感源自南宋僧人牧溪的《六柿图》,艺术家以摄影的方式重新演绎了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作品积极利用现代的大型闪光灯,通过这个创新的切入点,叶文龙展示了对东方哲学思想的追随和表达。《冬雪六松图》表现着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其形象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时间、人与精神世界之间的关系,引发观者对存在、生命和智慧的思考。

  “冬雪,在世人眼中,是不可捉摸的风景。尤其是对于一个南方人来说,在松树、山林间静默地守候一场不知何时落下的雪,是一次漫长的等待和充满期待的冒险。”叶文龙在创作中融合相机与闪光灯两种现代科技的最优功能,用数千分之一秒的超高速闪光灯凝固雪花,用相机超慢速的慢门去记录雪的轨迹,使一张照片同时承载了两个时间概念。

  叶文龙的《冬雪六松图》遵循了一种“新山水”叙事,他赋予它更多的故事性和开放式结局,也更关注精心营造的场域会怎样影响到观者的观看与内心。在拍摄中,他隐去了景物的物理属性,使用人格化的叙述,去凝视森罗万象间的智性。“这一次,我体会到了柔软的力量。一种不可名状的心理暗示牵引着我,撞入空山飞雪的怀抱,抵达至圣的幻境。我与景物,仿佛在另一个时空与幽冥中相遇。这一切脱离了历史的限制,超越了世间的困苦,在相机面前,达到了永恒的和解。”他说。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