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8-6 17:17:01 来源:中国文化报
立秋(雕塑) 朱林
汉字作为抽象符号,点横撇捺,千变万化,每个字都有独立的面貌,每个字都有各自的意义、精神和思想。从平面图形的角度分析汉字,直线、曲线、横线、竖线,方框或开放、或围合,每个单字几乎都能包含疏密与松紧、和谐与冲突的属性。
那么,如何从汉字艺术的视角来切入雕塑,艺术家朱林通过多年的艺术探索与实践,结合当代意象与抽象艺术语言,以中国文字元素进行艺术造型的解构,从时间到空间再到艺术造型的创作,不仅为雕塑创作带来新的可能性,也在文化传承和创新方面进行了新探索。
在近日开展的“时·空·塑:朱林文字雕塑作品展”上,“天干”“地支”“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抽象词汇,以一种亲近、新奇、美妙、当代的方式与观者相遇,营造出独特的观展体验,观者可以与雕塑作品深度对话,感受时空的流转和文字的力量,领略艺术家的独特思想和情感表达。
事实上,将雕塑与汉字产生关系,还要追溯至朱林2011年创作的《锈蚀的时光》天书系列作品,正是在这件作品中,“必须的”“也可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日”“月”“朱”等汉字第一次以平面文献的形式呈现在雕塑中。汉字何以雕塑?其后朱林围绕这个问题,尝试将空间、体积、雕塑本体语言介入汉字雕塑的创作。“我经常审视所发现的每一个与空间有关的汉字,透过汉字似乎发现一口深不见底的‘神秘之井’,基于本人探求本能的驱动,开始挖掘并寻找‘井’的源泉,并将这种多维度的现实呈现在艺术作品中。”朱林说。
2020年由“艺”生成架构的汉字抽象雕塑,立于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并以汉字抽象雕塑的名义刊登在2021年《雕塑》杂志封面上。随后《汉中》《生长的空间》《永恒的爱》这些汉字主题雕塑在耐候钢坚硬的材料里挣脱出来,并在“重构·超逸——2021第四届中国当代抽象雕塑艺术展”上展出。这些作品的诞生,将思想中零星的片段归拢变成坚定的信念,于是,朱林用了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十天干、十二地支、八卦、十二生肖等系列汉字抽象雕塑作品,并相继发表。
此次展览展出的十二生肖汉字抽象雕塑作品,即是朱林真诚地将自己内心对空间的诗性语言痛快淋漓、实实在在的展现。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十天干、两仪、四象、八卦等构成了中国古老的时间空间概念,架构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每个人的生命哲学。在创作中,朱林选用古汉字中的象形文字作为初创基础,结合动物形态进行简化和物象抽离,利用形体块面来组合表现,雕塑主题在真实存在的基础上,风格化、模糊化,重复或分解,进入抽象状态,体现抽象雕塑艺术的时空本质。“创作时,我尝试着去主题逻辑、去故事化,超越经验之外,通过单纯形体构成来表达和叙述挑战自我的经验与习惯,在独创和唯一性上下功夫,试图达到全新的审美体验,在飘渺不定的世界,让抽象雕塑与生命深处灵魂语言共鸣,激活自我创新意识,构筑属于自我灵魂的形体空间。”朱林说。
而与十天干、十二地支、十二生肖单字雕塑不同,二十四节气是由双字词组组成,更像是多个意象的叠加。因此,在创作二十四节气汉字抽象雕塑时,艺术家要兼顾数个形体的组合。在朱林看来,汉字由平面进入抽象,不确定性让形体空间更富有广阔的世界通用性语言,让形体向更富有果断的数理性靠近,使之既切合当下模块程序化的科技时代,同时又关注了汉字本初抽象性笔画的意志。大规模、成系列的创作二十四节气汉字雕塑更像一个浩大的工程,在成百上千的纵横协调和微观形体架构中即将尘埃落定。
《雕塑》杂志执行主编范海民观展后表示,朱林用巧妙的构思和精湛的技艺让时间在雕塑的空间里凝固,人们得以在瞬间感受到作品对时间的思考与审视。中国国家画院雕塑所负责人邓柯谈到,朱林从汉字艺术的视角切入雕塑,用形体和空间的节律秩序与变化呈现生命个体独特的形象,不仅突出了文化主体的建构,而且通过汉字雕塑艺术对话东西方语境,将抽象的语言融汇于传统造型研究,体现出文化的多元并蓄。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则认为,朱林的文字雕塑作品灵感与其出生在山东这样传统文化深厚的地域有很大关联,其作品包含山东地区的民间传说、剪纸等各种传统文化因素。最为可贵的是,朱林在运用大量西方抽象雕塑艺术语言时,对雕塑进行不同材料和空间构成的探索。“这样的展览特别适合青少年观看,因为大家可以近距离地观看、触摸这些雕塑作品,可以进入雕塑的空间中,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青少年能够在艺术熏陶中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徐涟说。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