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展览资讯> 正文

朱乐耕的艺术:“在传承中创造”

时间:2023-7-24 21:40:44  来源:中国艺术报

花的精神 朱乐耕

  7月18日至8月10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生活样式设计专业委员会承办的“在传承中创造:造型·表演·艺术场景——朱乐耕艺术展”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办。展览呈现了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名誉院长、陶瓷艺术家朱乐耕的数十件代表性作品,通过沉浸式场景再现和经典原作陈列,让公众真切感受到“在传承中创造”和“在创造中传承”这一主题。

  本次展览共分为两个区域。第一展区展出艺术场景系列作品:《生命之盒》《花的三重境》《莲之镜像》《花的精神》《荷·莲·韵》。这些作品创造性地为观众、表演者、互动者提供了可参与、可进入的以现代装置建构成的艺术场景空间。在这些互动场景艺术空间中,人与艺术的关系被重新塑造,以极富想象力的未来图景驱动艺术家和观者的创新意志,以及创作者与观赏者之间的关系,并试图建构一种艺术创作与艺术进化的新范式。

  《花的精神》由三个艺术场景空间组成,其中《绒之百花·春之镜像》空间里的缤纷垂落的绒线花束下,与《莲之镜像》中垂落的陶瓷莲花下,两位舞者同时上演了双独舞作品《俑Ⅲ-唐乐宫图》。此段舞蹈由北京舞蹈学院田湉编舞,取材于中国古代历史名画,不同的空间造型和近距离欣赏的观感给观众带来与剧院大舞台中欣赏舞剧完全不同的感受。在另一边的《花的三重境》空间中,湖南师范大学的丁雪纯在摇摆的青花瓷片作品下演奏了一曲古筝协奏曲《秋韵》,乐曲在瓷片中恣意流淌,带观者一同进入秋实景象。

  展览开展之时在场景空间中进行的器乐演奏和舞蹈表演,将艺术空间激活,产生了体现中国式美学的艺术场景流。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邓佑玲认为,本次展览展现出明确的当代性,体现了各艺术门类的交互——观众沉浸于或悠扬或舒展的艺术表演中,体验着中国式的视听艺术场景,特别是观众在欣赏《花的精神》中的表演时,自己也通过表演者身后镜面中的倒影融入到艺术场景中,由此,作品、演者、观者之间合力构建了一个综合形态的审美空间。“场景流”意味着展览更加情景化、动态化,意味着不确定的时间审美大于确定的空间审美,因而,展览展出的不仅是空间,也包括时间——随着时间的推进,事件式的展览内容也在不断地深化和更新。

  朱乐耕出生于景德镇陶瓷艺术之家,从小受到良好的传统陶瓷技艺的训练,后又进入高校学习,得到名师的指导,多次代表中国陶艺家参与国际性陶艺活动,其创作的许多具有中国式创新性的作品为中国陶艺家在国际赢得了声誉。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负责人周庆富介绍,此次展览中,朱乐耕以“艺术场景”的概念进行了一系列艺术形式上的新探索,充分体现了跨学科和综合性创作及研究的特点。

  展览的第二展区为文献展,展出的是朱乐耕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每个阶段的代表性陶艺器皿、雕塑、绘画等作品,如《风筝》《苗家风情》《风》《行空的天马》等。这些作品反映了朱乐耕近40年陶艺创作的发展历程,这既是个人的历程,从某种角度而言也是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的某个侧面,同时也让人们看到昨天是今天传承的对象,也是未来创新的基础,恰恰体现了“在传承中创造”这一主题。中国美协副主席何家英表示,朱乐耕艺术创作的重要关键词是“开拓”“融合”和“创新”,他总是尽可能地开阔视野,并且在不断开阔国际视野的同时,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精神文化泥土中。朱乐耕的作品并非简单的陶瓷装置作品,而是具有社会功能和实用性——它是一种公共艺术,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艺术思考。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