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集藏信息> 正文

冰清玉润话玉杯

时间:2023-7-11 23:10:10  来源:中国文化报

  

  图一: 明洪武白玉花形杯

  图二: 明代青玉镂雕松梅花式杯

  图三: 明代青玉双螭耳杯图

  图四: 明代双龙耳乳钉纹白玉杯

  图五: 清代单柄青玉杯

  图六: 清代青玉托杯

  图七: 明代青玉螭耳斗杯

  图八: 明代仿古簋形青玉杯

  图九: 清代仿古青玉匜形杯

   山东博物馆供图

   关于杯子的出现时间,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陶杯。随着生产力和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又出现了石杯、琉璃杯、水晶杯、玉杯等不同材质的杯子。玉杯产生的年代其实非常早,但早期作品很少见,直到汉、唐时期才逐渐增多,宋代有明确出土地的玉杯数量更多。明清时期政治统一,经济文化高度发达。清政府先后收复伊犁,打通了和阗地区的玉材输送之路,促使大量玉材被源源不断地送往京师。这为清代玉器制作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加之乾隆对玉器的独特喜好,在北京设有官府管辖的玉作坊,同时还在苏州、扬州等地设置专门的玉器生产作坊以供宫廷用玉需求,形成了有利于玉器手工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同时,民间的制玉作坊也能从私贩手中购得和阗玉料。在这一时期,玉器数量众多、品质极佳,制玉工艺也达到中国古代的顶峰。因此,我国古代玉杯的发展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根据山东博物馆藏品,目前可以确定的明清时期的玉杯,样式主要有花果式玉杯、镂空式玉杯、双耳玉杯、乳钉纹玉杯、单柄玉杯、托杯、斗形玉杯、仿古玉杯等,从功用分则包括水器、茶器、酒器以及文房陈设器等。

   花果式杯主要流行于宋、元、明、清时期。宋元时期的作品一般体积略小,玉杯的镂雕柄也很简单粗放。明代玉杯镂雕部分略有加大,更多地雕出细枝繁叶,造型更为精美。明代早期玉杯的制造继承了宋、元玉质器皿的传统。例如明早期朱檀墓出土的白玉花形杯,结构简练并有镂雕单柄,保留了宋、元时期的风格。

   镂空式玉杯的杯体外侧多为镂空图案所包裹,镂空部分一般为枝叶,少量为树木山石。一般而言,镂空式玉杯与玉质笔洗较难区别。

   双耳玉杯始见于宋代,明代双耳玉杯的造型承其传统,但样式更为丰富。最常见的双螭耳杯,以螭身为杯耳,螭后足及尾连于杯体下部。螭纹的雕刻受宋代玉器的影响,颇具虎气,有螭前足及口皆伏于杯口者,也有螭头高出杯口者。一些研究者认为,螭头头位较高者是明代晚期作品。双耳杯根据其耳的造型,又可细分为双螭耳杯、双龙耳杯、双花耳杯、镂空双耳杯、“福”“禄”“寿”字耳玉杯、兽吞耳玉杯等。

   乳钉纹是明代玉器的常用纹饰,多见于玉圭纹饰的使用。在明代,包括乳钉纹玉杯在内的玉器多为妇女所用。

   单柄玉杯在宋、元时期的玉质器皿中已经出现,杯口一侧平出横鋬,薄片状,或有龙、螭、莲瓣图案,其下托以弯柱,或为螭身。明代作品在此基础上发生变化,鋬、柱形式多样,花纹亦更加复杂,或镂空,或仿古,或为动物形状,或为花枝。

   托杯由杯身与托盘组合而成,杯体可单独使用,其下的托盘中部有一个与杯足相扣合的圆圈。玉托杯最早出现在宋代,其使用一直延续到清代。宋代托杯的造型似碗,清代托杯的托盘较薄,其上装饰的花纹较浅,杯体形状有圆形、长方形委角、海棠式、椭圆形等。

   顾名思义,斗形玉杯就是呈方形漏斗状的玉杯,斗形玉杯有的带耳,有的不带,明代发现的数量较多。

   仿古玉器本身就是玉器中的重要门类,主要集中在仿制青铜彝器。中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形成,经历了夏、商、西周和春秋时代,大约15个世纪。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冶铸业发展达到高峰。大约到战国晚期,高水平的青铜铸造业由于冶铁工业的突飞猛进,完成了历史所赋予的使命。汉代,青铜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仍呈现出美丽的余晖。汉代以后,很少再能见到青铜器的风采。人们不愿让精美的青铜器就这样退出历史舞台,于是,仿古陶器、仿古瓷器、仿古玉器等应运而生,它们的仿造母本大多集中于汉以前的青铜器。早在宋代就已经有了仿制青铜彝器的玉器,明代仿古玉则是宋代仿古玉的延续。仿古玉器通常使用其仿制青铜器的原有名称,在器型上不易产生歧义。

   作为玉杯中比较特殊的一类,仿古玉杯的造型以夏商周三代时期的青铜器为母本进行创作。比如玉簋,簋是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青铜簋在商周时期是重要的礼器,特别西周时期,在祭祀和宴飨时以偶数组合与以奇数组合的列鼎配合使用,仿古玉簋多作为陈设品或玉质容器使用。又如玉匜,青铜匜是先前时代礼器之一,主要用于沃盥之礼,为客人洗手所用,一般与青铜盘组合使用,但明清时期仿古玉匜不再用于沃盥,而是作为陈设品或玉质容器使用。

   仿古玉器的“仿古”,一是延续传承,一是模拟仿制,这两个因素也使现在的人们能够看到古人对“过去”的理解认识以及表达方式。仿古玉器的延续传承是建立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朝代的更替不会完全抛弃之前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而是汲取精髓、改革陈腐。玉器作为社会制度与思想文化的载体之一,其题材设计也会在发展延续的过程中不断地变革更新,呈现出传承有序的特点。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