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石窟遗址溯源

时间:2023-6-14 21:38:49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世界遗产名录》中有20余项石窟遗址,这其中有近一半位于中国,体现了佛教中国化的历程。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重要组成部分,但石窟艺术又不仅仅是佛教艺术。根据世界遗产遴选标准,能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石窟遗址代表了一种独特创造性艺术成就,在一定时期内或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特殊见证。依山开凿岩窟起源于古埃及中王国时代,至新王国时期发展为石窟寺,后经西亚传入南亚,并演变为佛教石窟寺。以云冈、龙门为代表的中国石窟艺术可以追溯到印度阿旃陀石窟和埃及阿布辛贝石窟。

   阿布辛贝石窟是伟大而独特的法老神庙,不仅表明拉美西斯二世自我神化登峰造极,亦树立了石窟艺术典范。神庙和法老庙难解难分:神庙中必有法老,法老庙中肯定有神灵,人神混搭是埃及文化传统。

   阿旃陀石窟位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北部文达雅山悬崖上,始建于阿育王时代,共有29座石窟,石窟内壁画及雕塑是佛教艺术也是世界艺术经典。

   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和平初年(460年),是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第一次由皇家主持营造的大规模石窟工程。公元460年,北魏鲜卑族文成帝决定在都城平城(今大同)西郊武周山南麓凿窟立佛,云冈石窟依山开建,东西绵延近1公里。早期“昙曜五窟”气势磅礴,中期石窟精雕细琢,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艺术风格。晚期窟室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瘦骨清像”源起。

   阿富汗巴米扬佛教艺术始于贵霜帝国,3世纪中叶以后巴米扬地区成为萨珊王朝的附庸,5世纪嚈哒(白匈奴)征服了巴米扬,至6世纪中叶突厥与波斯的夹击下摧毁其统治。我们尚无法确定佛教何时传入巴米扬,巴米扬石窟群因何而建,但从巴米扬统治王朝的更迭以及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就能看出,这一地区注定是多民族文化的熔炉。阿富汗是石窟文明传播的重要节点和文明交汇地,是印度、希腊、罗马和波斯萨珊王朝交流的杰出见证。随丝绸之路畅通和佛教文化传播,印度石窟传至阿富汗、中亚地区,又由中亚依次传入中国、韩国等东亚地区。

   对《世界遗产名录》中代表性石窟艺术考察研究表明,石窟艺术并不是单纯的宗教艺术,它蕴含了丰富的人类文化价值。云冈石窟与龙门石窟是《世界遗产名录》中中国石窟艺术代表性遗址,不仅体现了佛教中国化历程,亦是人类文明共同性的体现。石窟艺术繁荣昌盛于东亚大地,可以追溯到南亚,溯源于上古埃及,体现人类早已形成了文化交流世界体系。不仅研究佛教艺术中国化,也要重视中国佛教艺术世界性或人类文明共同性,三教合一、多教共处正是人类文明和而不同的生动体现。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