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6-7 21:22:53 来源:人民日报
从风华正茂到皓首苍颜,他们为中国美术馆事业耕耘、奉献——
打造国家级乃至世界级艺术殿堂(守望·特别策划)
习近平总书记5月21日给中国美术馆的老专家老艺术家回信。回信强调,“新征程上,希望中国美术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人民至上办馆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上下功夫,努力打造新时代人民群众欣赏美术佳作、提升文化素养的国家级乃至世界级艺术殿堂”。
60年来,一代代美术馆人在中国美术馆辛勤耕耘。从风华正茂到皓首苍颜,他们参与了中国美术馆的建设,也亲历了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
——编 者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
“让更多人通过美术馆遇见艺术”
墨香书香,诗词为伴。出生于江苏一户书香门第,受父亲影响,吴为山自幼便经常诵读古诗、练习书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国兴起了一股“下海经商”热,可吴为山并未动心。“不能所有人都去做生意,也需要有人去追寻精神价值。”吴为山说。
精神的力量从何而来?吴为山从他最熟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手,为中华历史人物塑像。吴为山创作了多件中华历史人物雕塑,包括孔子、老子、李白、杜甫等。在他的精心雕刻下,这些作品不仅形态鲜活、栩栩如生,更呈现出中国历史文化的意蕴。
从2014年起,吴为山担任第五任中国美术馆馆长。在动员书法家高二适先生的家属捐赠作品时,吴为山说:“先生的作品挂在客厅里,只有亲朋好友能看到,作品挂在美术馆,全国人民都能欣赏。”这一番话打动了高二适的家属,他们最终同意将高先生的作品捐给中国美术馆。为了表示感谢,吴为山专门手签收藏协议和收藏证书,寄发给每一位捐赠者。
近年来,吴为山还提出“典藏活化”的思路,强调对藏品的活化利用。吴为山说:“藏品在库房是物,活化后才是宝。美术馆活化馆藏作品,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艺术家的尊重,更是对国家和社会的回报。”
于是,中国美术馆持续推出典藏系列展览,并形成品牌。2017年,大型典藏活化展“美在新时代”展出期间,每天都有观众排起长队。2014年至2021年,中国美术馆共举办“典藏活化系列展”百余个,藏品出库量达1.6万余件/套。
白天事务繁忙,吴为山便把夜晚时间留给创作。2019年香山革命纪念馆落成,吴为山承担起创作大型主题雕塑的任务。夜深人静,吴为山尽情沉浸在艺术的世界里,他的双手在形与神的对话中从不停歇。《百万雄师渡大江》《胜利的消息》等作品,都是吴为山在夜深人静时创作而成的。
这些年,吴为山的作品走向了世界各地。《马克思》雕像矗立于马克思家乡德国特里尔,《神遇——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雕塑立于希腊雅典古市集……“我们提出了推动美术国际交流‘三个一’——一张脸、一颗心、一个魂。脸是民族国家的文化特征,心是彼此坦诚真挚的温厚之心,魂是共同维护珍爱和平之魂。”吴为山说。
多年来,每到大年初一,吴为山总会带领艺术家们早早来到馆里,为参观者书写“福”字。同时,吴为山还提倡运用新技术,搭建艺术与大众的桥梁。吴为山说:“线下和线上美术馆相结合,可以让更多人通过美术馆遇见艺术。”
中国美术馆原馆长杨力舟——
“要让新中国的文化设施长久保存,始终屹立”
“中国美术馆从兴建至今,已有60个年头,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杨力舟说。
杨力舟回忆,1958年,党中央在北京要兴建“十大建筑”,其中就包括中国美术馆。“十大建筑”其中的9项,按计划于新中国成立10周年庆典时完成,但美术馆没能赶上,党中央决定缩小规模,只建主体大楼,缓建藏品画库和陈列厅、研讨厅。直至1963年5月23日,由建筑师戴念慈设计的中国美术馆向社会正式开放。
唐山大地震时,中国美术馆主楼受损严重,对大楼抗震加固迫在眉睫。杨力舟担负起主持维修的重任。杨力舟特地邀请上级部门相关负责同志来美术馆考察,只见主楼横梁断裂、地基下陷、整体向东倾斜,当即决定闭馆维修。耗时一年,最终消除了主体大楼的安全隐患。“要让新中国的文化设施长久保存,始终屹立。”杨力舟说。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美术馆的艺术品征集与收购速度也在加快。藏品数量的不断增长,就需要更为现代化的保管与维护方式。美术馆主楼加固后,数万件藏品的保护管理,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国美术馆首任馆长刘开渠在病危之际仍不忘叮嘱杨力舟赶快建设画库。杨力舟给上级部门写信,陈述新建防潮、防盗、防爆的现代化画库的必要性;邀请吴冠中、常沙娜等艺术家,来到地下藏品库参观指导……1997年,4200平方米、具有国际先进储藏能力的现代化藏画库投入使用。7万余件藏品(包括民间艺术)得到妥善保管。
2002年12月底,中国美术馆主楼扩建升级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画展”“卢浮宫农村写实油画展”等重磅展览陆续亮相;德国大收藏家路德维希夫妇向中国美术馆捐赠其收藏品;“中国百年水彩画展”“徐悲鸿诞辰百年纪念展”“潘天寿大师绘画展”等各门类美术展览轮番登场……
杨力舟时常会想起刘开渠的话——“我们要把美术馆建成中国的卢浮宫。”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杨力舟在工作中全身心付出。
中国美术馆原研究部主任董玉龙——
“艺术家们的人品、画品和艺品,令人敬佩”
在调任中国美术馆前,董玉龙在北京师范大学从事了20多年的美术教育工作。上世纪60年代初,董玉龙便开始参与油画作品收藏、筹办美术展览等工作。多年后回想起来,董玉龙说:“我和美术馆早已结缘。”
有人说,美术院校是有围墙的学校,美术馆是没有围墙、对社会进行审美教育的大学校,董玉龙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来馆工作后,董玉龙发现美术馆工作与学校大有不同。在首任馆长刘开渠、副馆长张谔以及同事的帮助下,董玉龙很快适应了。
董玉龙还记得当年刘开渠和张谔来上班时,经常到三楼董玉龙和同事的办公室里来,跟他们尽情畅谈与艺术相关的各种话题。从美术史聊到当前的艺术发展,大家乐此不疲,十分尽兴。
收藏保管藏品,是董玉龙的一个工作重点。中国美术馆对入藏作品及付费有严格的标准。董玉龙回忆,当时许多作者都不计较稿酬,慷慨地将作品交给美术馆收藏。这让董玉龙很感动,也让他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如今,董玉龙已退休33年,一些往事却时时涌上心头。中国美术馆曾获捐画家潘天寿的名作——《记写雁荡山花》。潘天寿曾一再叮嘱夫人何愔,将作品捐赠给中国美术馆。获捐后,董玉龙带上稿酬前往杭州探望潘天寿,却发现潘天寿学生作品的稿酬,都远高出当时美术馆给《记写雁荡山花》定下的稿酬标准。
后来,在相关部门支持下,潘天寿旧居被改建为潘天寿纪念馆,董玉龙应邀参加落成典礼。董玉龙发现馆内还陈列着另一幅尺幅相同的《记写雁荡山花》,作品上有挖补的痕迹。董玉龙又震惊又感慨:“潘天寿把最好的作品留给了中国美术馆。”与潘天寿的故事类似的,还有靳尚谊、魏紫熙、崔子范等。“艺术家们的人品、画品和艺品,令人敬佩。”董玉龙说。
中国美术馆原安保部门员工李士武——
“美术馆就是我的家,我要守护好”
自1963年从部队退役,李士武便开始在中国美术馆工作。60年一甲子,李士武笑称,他的“馆龄”和美术馆“同龄”。风雨沧桑,他见证了这座国家级艺术殿堂的发展与变化。
李士武来自农村,年幼丧父,一直生活艰难。直到入伍后,人生才迎来转机。部队的历练让李士武不断成长,也培养出他的拳拳爱国之心。军旅生涯结束后,革命博物馆、军事博物馆等单位都有录取李士武的意向。当时,中国美术馆刚刚开放,急需专业人才,李士武毅然选择来到中国美术馆工作。
馆内防水,帮建场馆,维修馆柱……在美术馆,李士武干过各种各样的“杂活”。只要哪里缺人手,李士武便一马当先。
那时候,馆内还没有专门的物业管理人员,需要员工值守夜班。李士武便带上折叠小床,直接睡在馆里,不时起来巡视,一值守便是一整个通宵。李士武的女儿李敬回忆,父亲十分热爱工作,基本不怎么回家,甚至有时候过节也不回来。
对李士武而言,美术馆不仅是工作地,他常常对家人说:“美术馆就是我的家,我要守护好!”退休后,李士武还时常到美术馆来看看,他感觉就像是回到了“家”。近些年,李士武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很多事情都忘记了,唯独没有忘记的是中国美术馆里的人和事。李敬说:“他80多了,又患了病,但一去美术馆就心情特别好,嘴里说着还想回来工作。”
李敬请了一位护工,平日在家照顾父亲。护工偶尔会骑着三轮车,带着李士武从中国美术馆门前经过。李士武总会回头看着美术馆,仿佛在寻找自己在这里工作过的痕迹,仿佛要回到那段激情燃烧的美好岁月……
(实习生康一帆参与采写)
■记者手记
精业笃行 臻于匠心
中国美术馆的老专家老艺术家们的精神令人感佩。他们日复一日在岗位上耕耘着、奉献着,他们对艺术精益求精、对美育事业全心投入,带领更多人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从中国美术馆建馆之初,很多老专家老艺术家就来到中国美术馆工作,一待就是几十年。如今虽然年岁已高,但只要聊起美术馆的往事,他们仍如数家珍、侃侃而谈。“美术馆就是我的家”,简简单单一句话,是他们对中国美术馆深厚感情的真实写照。
始于初心、臻于匠心,一代又一代老专家老艺术家们陪伴中国美术馆走过60年的发展历程。在创作上,他们筑起艺术大厦,将美带给观众;在馆内,他们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在他们的生命里,“美”已成为终生的梦想、一辈子的事业。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