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赣鄱文化里的诗情墨意

时间:2023-5-16 21:26:37  来源:中国艺术报

赣鄱文化里的诗情墨意

——“桃李春风·江西诗派主题书法作品展”在江西九江举办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在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黄庭坚笔下,“桃李”烂漫,“春风”和煦,“一杯酒”情深义重。千百年后,其诗风清新隽永,依然耐人寻味;其书韵风神洒荡,一笔浓墨重彩穿透古今。又是春风和煦之时,浔阳江畔再次弥漫起诗意和墨香。

  近日,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联、九江市委、九江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江西省作协、江西省书协、九江市委宣传部、九江市文联承办的“桃李春风·江西诗派主题书法作品展”在江西省九江市举办。作为2023年江西省文化强省建设推进大会系列活动之一,此次书法展以杜甫、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韩驹等江西诗派重要诗人的诗作为书写内容进行集中展示,邀请了中国书协名誉主席苏士澍,中国书协主席孙晓云,中国书协副主席毛国典、刘月卯、代跃等全国著名书法家精心创作,展出作品共计80余件。书体包括篆、隶、楷、行、草,以四尺整张或斗方为主要规格。

  江西自古文风鼎盛,名彦高贤辈出,纵观宋明文坛,群星闪耀,即能清晰“文章节义之邦”美誉的脉络。北宋后期,黄庭坚在苏轼之后独树一帜,开创了江西诗派,强调诗学杜甫,文宗韩愈;创作方法上倡导“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在诗文的命意、布局、格律等方面讲究严密的法度以创造新的诗意境界,引领了北宋后期乃至南宋一代诗文风气。江西诗派代表人物黄庭坚在书法创作与理论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为书法“宋四家”之一,其书风具有强烈艺术个性,强调在学习古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对当代书法的传承创新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步入展厅,满室墨香。古语今人的对话中,当代作者临池不辍的书法造诣与古人诗者的所怀所感相融合,可谓“文以载道,书以焕采”。“蒲芽荇带绕清池,锦缆牵船水拍堤”,这件作品出自江西省书协副主席曹端阳之手,用楷书呈现了宋代谢逸的两首诗,从诗句内容来看,正是当下晚春时节,船水拍堤的景象。“我就出生在九江鄱阳湖边,从小被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熏陶,与志趣相投的朋友组成一个书法圈——‘鄱湖三友’。”他说。作为此次参展作者之一,曹端阳用自己的风格表达着对家乡的情愫:“这件作品虽然是楷书,但不像唐楷那么严谨,我想追求诗里‘青青芳草暮愁生’那种简单、自然的意境,风格上取法颜真卿《麻姑仙坛记》,写法以‘屋漏痕’的表达方式,重在体现疏朗。”

  在参展作者王道国的行书作品《双井茶送子瞻》前,受邀前来的文化学者与书法家正在直播,创新展览方式,线上与线下同步开展,让更多观众感受优秀传统文化之美,为直播界注入了一股“清流”。“这是黄庭坚写给苏轼的一首茶诗”,江西省书协副秘书长刘帅介绍:“双井茶就是产于江西修水县的一个茶种,还是宋代的贡茶之一。”古代文人墨客好饮茶,也将极具地域特色的代表性符号融入诗词意趣之中。再看作品,从结字开合、墨色浓淡、章法聚散、笔势连断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诗句的深入思考和创作理念。

  展览现场,还活跃着一些特别的身影——遴选出的书法爱好志愿者为观众提供现场讲解服务,带领观众深度欣赏诗词和书法的魅力。江西省书协志愿者王小宏说:“展出的作品中,除了名家大家之作,也不乏许多年轻的书法家参与其中,他们坚持临古帖,取法高古,再融入自己的特点,这样的作品才有内涵、很耐看。九江是黄庭坚故里,在这里举办‘江西诗派’主题的书法展更加渲染了气氛,每天观展的人络绎不绝,带动了身边很多书法爱好者,也增强了本地的文化品位。”

  毛国典介绍:“江西不仅是人才的集中地,更是文学的涵养地。‘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指杜甫,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为‘三宗’,这次参展的众多名家就是以他们以及这个脉系的诗词为内容精心创作,书体丰富、风格多样、形式雅美,以书法形式更好地宣传江西,宣传江西诗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江西诗派文化精髓,助推文化强省建设。”

  正如清代蒋士铨《辩诗》所云:“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江西诗派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地域命名的诗文派别,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影响深远、经久不衰,此次书法展将书法艺术与传统诗词有效连接,是全国书法家对江西诗派文化及其当代赓续的一次集体艺术诠释。书法展承接千年文脉,蕴化时代生机,在助推江西诗派在新时代不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同时,也将为江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