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展览资讯> 正文

湖湘涵气 文墨发华——写在倪文华广州书艺展前

时间:2023-5-16 21:26:04  来源:中国艺术报

倪文华作品

  去过岳麓书院吗,你是否也曾惊诧湖湘文化那种厚重宏大的气场?

  尚记年少习书,追慕过正书之冠欧阳询、草法入圣的怀素、纵逸宽博的何绍基。及长,还知晓最早的帛画、竹简、铜剑、漆器、毛笔、乐器等,无一不出自湖南。这方神奇的南方土地,确实让人景仰。如许感触,源于近日所看到湖南书画家倪文华即将赴广州展出的一批书艺新作。

  书画兼擅的倪文华,祖籍湘潭。湘潭人文渊薮,不仅出了一代伟人毛泽东,也是晚清大家王闿运、爱国诗僧释敬安、艺坛巨匠齐白石等人的祖居地。昔圣先贤,流风在人。加上来自父辈的熏染教诲,在倪文华的孩提时代植下了艺术种子。他完成了大学美术学业后,却多年在基层岗位从事行政工作,业余时间几乎全给了书画艺术。他的不懈努力终换来不凡成绩,成为当今湖南书坛的骨干,其书法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大展,举办过多次个人书法展、绘画作品展。更难得的是,他秉持初衷,以本是书生的情怀内外兼修,在繁杂公务和笔墨实践之外写出多篇书法艺术论文,刊载于全国各大书法专业刊物。历练多年后他曾感慨,从少年时最早买的《陶渊明诗集》《诗人李白》《唐诗三百首》等几本书开始,青灯黄卷、古砚旧帖,三四十年浸染才让自己持笔染翰有了些许文气。

  文墨涵养给了倪文华充足的底气。他历年举办过的书法展或水墨画展,有不同书体,有山水、花鸟等,面目堪称丰富。而此次赴广州展览,则以他近年着力下功夫的简牍风书法作品为主,凸显出与广州同行切磋交流的学术诉求。

  何谓简牍风书法?若说到近世书坛的大事件,不能不提清代阮元的“南北书派”论,此着眼处乃在碑帖之别。继起有包世臣力倡北碑,康有为更作“抑帖崇碑”惊世之论。帖学辗转相袭,导致馆阁体程式化,而碑版尤其魏碑的雄强奇肆,正好作为救治之药石。不过,帖学碑学仍离不开钩摹翻拓,都与原迹有不可知距离。有没有更好路径呢?湖南出土的简帛书,时间跨度长达700多年。从这些遗存墨迹中,可看到书体由篆向古隶、分隶,自隶而章草、行书、楷书以至今草演变的连贯脉络。大名鼎鼎的清华简是从香港回流的战国楚简,同时期岳麓书院也从香港购得秦简3000余枚。考古发掘而得还有里耶古城3万多枚秦代简牍,走马楼2万余枚西汉简牍、 14万枚三国孙吴简牍等。简牍研究是当今湖南文博和书法界的重头学术课题。而集文化管理职责和书画实践于一身的倪文华,是很多国家级或省级项目的推动者和参与者。作为熟谙专业的内行者,涵养和眼光对他的管理工作大有助益。

  倪文华年轻时发力临习《张迁碑》和《石门颂》,后来浸润《西狭颂》达8年之久。摩崖碑刻的高古宽博,奠筑下了他的稳实根基。另一方面,一册湘美版的《马王堆汉墓帛书竹简》伴随了他30多年。其中《遣册》的312支竹简,字数多,保存好,字迹清晰形神毕现,成为他多年规抚研习的圭臬。简帛墨书跌宕多姿,滋养了他灵动自然的书风。由是,有碑版和简帛作坚实依托,行草书与隶书双线并行,便成了释读倪文华书风的最佳视角。

  紫霞开春色,涵气映芙蓉。本项春天的展事以“致简”作主题,寓含着对湖湘文脉的景仰,对简牍古物的珍爱,以及致力于传承光大的执念。作品以简牍书法为多,兼有其他书体。总体而言,呈现出倪文华立足湖湘、尊崇传统正脉的书学理路。如《道法自然》《金生丽水》《似兰斯馨》《倪云林诗一首》及《落叶秋山》联句等作品,都有明显的个性特色。书法是表“情”的。包世臣曾言:“用笔之法,见于画之两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断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康有为则在《广艺舟双揖》中提醒:“古人论书,以势为先。”这两点,也是笔者对倪文华书作最感兴趣之所在。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