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5-15 21:00:30 来源:艺术中国
第三届中国非遗传承发展与创新高峰论坛非遗国际传播专场 摄影:兰红超
2023年5月11日,由华夏文化促进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非遗传承发展与创新高峰论坛非遗国际传播专场在北京槐轩举行。来自首都高校、文化协会、国际传播机构的十余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以《万象中国》等节目为例,就如何用非遗讲好中国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展开深入探讨。该学术活动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本次专场论坛由艺术中国主编许柏成主持。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对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万象中国》是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外推广局指导,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出品,艺术中国策划摄制的中英双语系列短纪录片,2019年列入中宣部对外推广重点影视项目。2022年11月至12月,在中国网、腾讯视频和海外社交媒体等全球互联网平台同步推出,获得超过8000万点击量与广泛好评。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副主任闵令超致辞 摄影:马博瀚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副主任闵令超首先对参与本次论坛的专家学者表示感谢。他认为非遗的国际传播对讲好中国文化故事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一部讲述中国文化的高品质系列影片,《万象中国》呈现出三个特点:以文化符号彰显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影像之美传递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以生活视角唤起国外受众的切实感知。希望未来《万象中国》围绕中国非遗题材推出更多破圈爆款。
论坛主席、华夏文化促进会非遗分会会长常月红致辞 摄影:马博瀚
论坛主席、华夏文化促进会非遗分会会长常月红在致辞中说,非遗要传承好,更要传播好。只有做好传播,古老的非遗才会在当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从文化的角度切入是更为恰当的做法。非遗承载着中国人的生活、情感和信仰,更易于外国受众接受。希望通过本次国际传播专场的举办,对非遗的传承、发展与创新起到导向性作用,让更多年轻人热爱非遗。期待《万象中国》一直拍下去,把中国非遗讲出一个特别的故事。
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中国科技大学博物馆馆长陈履生线上发言 摄影:马博瀚
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中国科技大学博物馆馆长陈履生以线上视频的方式发言。他说,《万象中国》包罗中国万象,其中与文化遗产关联的部分尤为精彩。今天的文化遗产工作,不仅是为了我们自身,更是为了未来的子孙万代。文化遗产有相当一部分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保护者。他以在自己家乡建立的竹器博物馆为例,讲述了非遗与普通人生活的紧密联系,它承载着中国人创造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他认为,非遗是属于世界的,期待世界观众找到中国非遗中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精彩。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姜飞发言 摄影:兰红超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姜飞对《万象中国》系列短视频给予高度肯定,“它的艺术性和代入感都给人一种生动、立体和真实的感知。正如其英文‘China Bouquet’的寓意一样,它像一捧花束,鲜活而美好,也反映了当代中国的新面貌。”姜飞强调,当我们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时,首先要可信。《万象中国》镜头下包罗万象且以小见大的内容,无疑是直观而可信的。在非遗国际传播时,将艺术之美和大众生活相结合的“生活方式美学”构成了另一个维度的“可信”。
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宁强发言 摄影:马博瀚
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宁强认为,今天国际传播语境的变化,使非遗文化的国际推广与传播工作更加势在必行。在宁强看来,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题材不应局限于古代中国,当代中国人的真实故事是更加鲜活的内容,这有助于改变西方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向世界呈现一个与时俱进的当代中国。同时,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非遗文化的过程中,宁强还强调了突破英语传播的单一语种,实现更广范围多语种、跨地区、跨文化传播方式的重要意义。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原非遗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发言 摄影:马博瀚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原非遗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认为“要讲好21世纪的中国故事就要讲好中国的文化事实。非遗恰恰是有体温、有腔调、有文化和历史可信度的文化事实,其中也蕴含了中华民族活态文化的情感价值内涵。非遗体现了‘文化人民性’和‘文化当代性’。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文化的存活需要文化具有适应性和传播性的结合。因此,《万象中国》和非遗题材的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乔晓光教授强调:“在传播过程中,我们也不应该忽视文化的对偶性,在把中国文化传播向世界的同时,也可以通过世界反观中国,在传播中发现他者也是对自己的明证。因此,近百年的中国发现学和传播学的对位思考,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对自身文化进行再发现,从而实现内部文明的再整合。”
外文出版社国际传播专家、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大卫·弗格森(David W. Ferguson)线上发言 摄影:马博瀚
外文出版社国际传播专家、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大卫·弗格森(David W. Ferguson)指出,“被看到”是所有环节中最难的一环,“因为你不能只与那些已经对中国感兴趣的人沟通。你需要与那些被教导对中国有负面印象的群体进行对话,而这是很难的,因为强迫这些人去看你的作品并不容易。”对此,大卫给出自己的建议:“中国需要一个更具广泛性的国际交流战略体系,思考如何把抽象的政治话语融入到艺术性创作中,通过专业能力把它变成一个更加亲切耐看的故事,并通过各个渠道和机会进行传播和推介。”
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社)首席定稿人孙雷发言 摄影:马博瀚
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社)首席定稿人孙雷长期工作在外宣一线。她认为,《万象中国》采用短视频影视节目的方式,具有信息量更为丰富,感受更为直观,富于现场感和声影合一等优势。其文字精炼,优雅又平实易懂。译文收放自如,体现了适当的灵活性,便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领会。“在对外文化宣介工作中,正如《万象中国》节目所做的,不必拘泥于世界奇迹或国之瑰宝,应该既有阳春白雪又有柴米油盐,小处着眼也可以大处落脚,文化差异中仍然能够找到文化共情。”孙雷说到。
中国外文局“解读中国”工作室制片人刘元发言 摄影:马博瀚
中国外文局“解读中国”工作室制片人刘元分享了正在拍摄的以北京中轴线为题材的纪录片,她认为中轴线不仅是作为城市规划与建筑的物质遗产,也具有代表了中国人的思想和观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今天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她以德国纪录片《我们如何生活》为例,这部纪录片通过德国普通人一天的日常生活,向观众自然地传递了对德国人的生活习惯、习俗和对生活方式的理解。这对于我们的非遗传播具有启示意义。
跨文化学者、艺术家倪军发言 摄影:马博瀚
跨文化学者、艺术家倪军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连结着一个国家的过去与现在,正是文化根脉延承赓续的见证和体现。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并从国家文化战略层面进行落实,从而实现非遗和当下性的结合,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讲好非遗故事,展现中国万象。”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设计制作部副主任刘鹏飞发言 摄影:马博瀚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设计制作部副主任刘鹏飞指出,如何做好一档独具特色,有温度,有品质的非遗文化的国际传播产品是一项重大的课题。做好这样的优质节目,无论从策划、脚本、翻译、拍摄,后期制作等环节,都需要以精益求精的标准要求并且协同作战,高度配合,另一方面需要广泛吸收各方专家意见以及寻求地方资源的支持,只有在多方合力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打造出非遗文化的国际传播精品节目。
艺术中国主编许柏成主持本次专场论坛 摄影:马博瀚
艺术中国主编许柏成表示,此次论坛以《万象中国》为案例,总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际传播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对我们未来讲好中国文化故事,塑造新时代中国文化符号,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与会专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播、影像制作、语言翻译等角度,以《万象中国》等节目为例,对中国非遗的国际传播进行深入的探讨。专家们一致认为,非遗要传承、创新和发展,首先要做好非遗的传播,要多打造像《万象中国》一样的节目。要向国际讲好中国非遗文化故事,应该更多地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结合,这样更便于国际受众接受。
与会嘉宾与《万象中国》团队成员合影
据悉,《万象中国》第二季已于今年启动,未来将继续关注中国非遗题材,保持对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初心,摄制更多有温度、有品质的影像作品,为中国文化外宣做出贡献。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