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在跨越千年中活化闽地遗响——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福建篇观后

时间:2023-5-12 21:33:50  来源:中国艺术报

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福建篇海报

  《非遗里的中国》福建篇不愧为一次“非遗简史秀”的高能传播行动,让我们看到了智慧的、精美的非遗,更看到了非遗背后那种锲而不舍、殚精竭虑的传承和创新精神。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文化和旅游部共同打造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一经播出,斩获好评,其中的福建篇令人印象尤为深刻。它曲尽其妙地道尽了福建作为非遗大省那种宝藏丰厚、传承坚实、未来可期的神奇,是一档致敬古人、崇尚传人、启迪新人的佳作。

  奇幻式的技艺传承

  素有“山海画廊、人间福地”之称的福建省,有14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705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9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节目开篇所展示的莆田市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让人仿佛踏入一段烂漫的非遗花径,浓重的闽地风情、奇绝的民间智慧、惊艳的制作技艺,令观众叹为观止。跟随节目一路看去,大有含英咀华、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之感。

  节目为观众展示的闽地非遗不仅有观赏性极强的莆田木雕、宁德霍童线狮、莆仙戏、建瓯挑幡、晋江布袋木偶戏、泉州花灯等,也有蕴藏古老智慧的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福建漆艺、惠安影雕、漳州八宝印泥等,更有令人食指大动的闽东畲族乌饭、仁寿灌蛋、线面、福鼎白茶制作技艺等。节目在一一展示它们独有魅力的过程中,注重从鲜为人知、生动有趣的非遗奇绝之处入手。

  当莆田木雕传人郑春辉展示其精微透雕作品《清明上河图》时,瞬间便令观众惊为天工。在一根长木上镂雕出众多的人物、山川、城墙、街巷、桥梁、3毫米细绳、2.5毫米窗格、透雕的船客、百根细木镂空彩楼欢门,每一个细节都纤毫毕现、通透逼真、栩栩如生。更为神奇的是,它不是简单的复刻,而是将二维的平面山水画立体呈现在三维空间中,甚至在平面画作中被遮挡的部分也能呈现出来。这位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上最长的木雕”认证,并被授予“大国工匠”称号的非遗传承人,就是以巧思、专注和技艺取胜。他说自己在每一件作品下刀之前,脑海中就有了完成后的样子。他透露自己即将创作《京杭大运河》《百里兰溪图》的计划,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作为“既是生活,也是审美”的莆仙戏,从南宋词人刘克庄“大半人多在戏场”的描述里,让观众看到了其今天依旧被当地人珍视、保护和传承的渊源。“苏杭刺绣绣丝绸,闽南刺绣绣石头”的福建影雕,是“石头上的刺绣”,用粗细不同的微型钢钎在青石板上作画,一张A 4纸大小的作品需要上亿次点凿,令人叫绝……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凝结着众多非遗传人的智慧和心血,他们如此倾情非遗,视非遗为生命。这充分说明,经数千年流变蕴含的民间智慧和工艺不仅没有枯绝和消逝,更在新时代闪耀着新的魅力。

  创新式的广泛应用

  在人们的观念认知和生活场景中,非遗如何活在当下、利在社会,不仅需要一代又一代特别是今天传承人的接续努力,更需要科技加持和创新应用,这一点恰恰是《非遗里的中国》着力加以表现的地方。由此,节目让非遗充满了浓重的科技感、时代感和未来感。

  以科技续薪火,以应用创未来。在《破冰船里找非遗》一集中,我们看到了大国重器与非遗的不期而遇。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细秀讲解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让观众得知这一技艺在郑和宝船中就已成熟,为开启海上丝绸之路的南海航线、为泉州拥有“东方第一大港”的美誉贡献了智慧。而今,它又被应用在了极地考察船“雪龙2”号上,成为极地科考的保障。再看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晋江布袋木偶戏,在人机互动的“模仿游戏”展示中,传承人佘莹莹将机械臂推到嘉宾面前,非常精准、多角度地捕捉和还原演员的每一个表演动作,游刃有余地操控布袋木偶,从而让非遗技艺展示更加灵动和富有生气。节目还展示了因闽地非遗而生的众多文创产品,令人爱不释手……

  节目“立足今天、着眼未来”的创作宗旨,凸显了非遗“因科技而新、因应用而活”的主题。如何传承好、传播好非遗?就是要挖掘这些技艺背后的智慧,以及让它们惠及千年、代代受用的价值。相信这档具有科技感、未来感的节目,可以让更多观众增强文化自信和历史的自信。也可以预见,非遗不仅活在当下,而且拥有大有可为的广阔前景。

  趣味性的互动体验

  讲好非遗故事,让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在饶有趣味的节目中涵养心性,最终爱上非遗,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应该说,《非遗里的中国》福建篇以其丰富性、艺术性、纵深性而极大地提高了非遗的观赏性,这种成功离不开主创人员对于节目的整体设计和各环节的精雕细琢。

  节目在几大板块中均设置了丰富的环节,通过清晰的叙事线——由走进、发现、疑问,到复盘、引申、体验、互动,再到最后点评、总结,形成完整的逻辑闭环,间以传承人、创新人通过展示点、互动点、信息点、知识点等互为串接,让传承人释疑、创新人揭秘,再辅以技艺短片、现场秀演以及历代名家诗文诵读等多种手段,在古与今、技与艺、创与用上,形成非遗完整的生命体塑造。这种既有逻辑链让非遗有迹可循,又有情节线让传承古今贯通的安排,大大提高了节目的吸引力。这无疑是节目主创对如今观众纵深性、丰富性诉求的主动调适。

  节目在拆解非遗技艺中,通过科学试验、微缩、巨化、挑战不可能等形式,引导观众进行互动体验,让观众在可感可知的观赏中陶醉其间。值得一提的是,节目在全景街区的展示上,除融合更多生活应用和当代创新外,为让视觉效果更具立体感,摄制组还根据不同非遗技艺,采用老蛙探针镜头、超高速摄影机、 360度旋转云台、移轴镜头、移动逐格摄影等设备,通过穿越机穿梭+ 360度旋转拍摄、主观镜头展示、无人机航拍、客观镜头全景式扫描等方式,形成多景别、多角度、多机位呈现,制造了全新的非遗视觉体验。

  显然,该节目与中国歌剧舞剧院战略合作的非遗创新秀演是成功的。它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而不再是“内容不够歌舞来凑”,也一改过去模式化配演的套路。在类型上有音乐剧、乐器演奏、杂技剧、舞剧等多样化表演,在艺术上追求精致的创造,因而不仅拓展了非遗的活态场景,也成为了非遗的艺术外化,让观众的观赏情绪得以释放和延展。

  《非遗里的中国》福建篇不愧为一次“非遗简史秀”的高能传播行动,让我们看到了智慧的、精美的非遗,更看到了非遗背后那种锲而不舍、殚精竭虑的传承和创新精神。节目中的非遗,不再是枯乏的、寂寞的、博物馆里的非遗,而是活在当下、有呼吸、有生命的非遗,也是受人敬仰、令人喜爱的非遗,更是科技的、应用的、业态的、未来的非遗。

  (作者系光明日报社原副总编辑、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