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以神取形——吴宪生作品展” 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时间:2023-4-19 20:13:11  来源:北京日报

“以神取形——吴宪生作品展”现场观众认真观看巨幅画作《十送红军》。 本报记者 王广燕摄

   一位来自大凉山的彝族母亲默然独坐,铸铜般的面容尽显沧桑故事;三位正在盖新屋的农民闲暇时促膝闲谈,他们勤劳质朴的面庞上满怀期待……年近七十岁的人物画家吴宪生,从艺50年来笔耕不辍,他不仅是中国新时代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领跑者,而且以生活为源泉,创作出众多鲜活动人的普通人形象。

   “以神取形——吴宪生作品展” 4月16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出了吴宪生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165件。记者近日专访了他本人。

   椽笔绘史

   遍访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

   走进中国美术馆的展厅,巨幅中国画《沉重的手印》将观众的思绪拉回1978年12月的一个冬夜,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一间破旧的茅草屋内,18位村民围在小木桌前,面色夹杂着紧张与决绝。中间的白须老农,正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正是这18位村民,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按”响了中国农村改革的一声惊雷。

   这幅《沉重的手印》中国画成稿于2021年,但素描稿早在1994年就已完成。“1994年,我在凤阳县委宣传部的帮助下,见到了当时按下手印者之中的16个人,另外两人已不在了。”吴宪生向16位“大包干”带头人了解当晚的情况,为每一个人拍下了照片,并走进村民家留的旧草房感受环境。正是这样的实地走访,让这幅画作更加接近于历史现场。

   在《十送红军》中,吴宪生描绘了于都河边苏区人民送别红军的场面。这幅画创作历经近半年,全画清晰可见的人物形象有五十余人,吴宪生力求赋予每个形象各自的人物性格。画中的人物服饰、道具等都经过了细致的推敲,如画中人物头戴的斗笠、红军使用的枪型等。“画中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服装颜色也有所不同,虽然都是灰色的,但有深灰色、浅灰色之分。”吴宪生说。

   脚沾泥土

   拒绝“旅游观光”式采风写生

   从《古老的传说》中吹芦笙的侗族老人,到《家常话》里蹲坐攀谈的黄土地上的老农,再到《祈愿》中雪山脚下藏族阿婆虔诚的目光,吴宪生以古朴厚重、深情饱满的笔墨语言塑造了一系列具有时代意义的典型艺术形象。在他看来,“旅游观光”式的采风写生是没有多大作用的,最多只能捕捉到生活的一些光与影。要真正深入生活,必须脚沾泥土。

   吴宪生多次前往四川大凉山、陕北农村、黔东南等地采风,在村寨里往往一住就是至少一个月。“要想真正了解农民,就要到农民家里去看看,看他们吃的是什么,住得怎样,同他们聊聊家常,听听他们的心里话。”吴宪生也常带着学生进山采风,有一次他们进入瑶寨采集素材,恰逢天降小雨,道路变得泥泞不堪。“从山脚下爬到山上的瑶寨,我们用了两个小时,一身大汗。两位同学路上跌倒了,满身是泥。”

   在当前的中国画创作中,人物形象概念化是许多画家的通病。吴宪生在创作的过程当中坚持一个原则——每一个形象都必须有生活原型。这是他画中人物格外有神的秘诀,人民朴素而又丰富的现实生活,给予吴宪生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永葆真诚

   迸发人物画的现实主义力量

   吴宪生197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曾担任著名人物画家方增先的助教,协助方先生教学多年。方增先终生践行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以普通百姓为主角,画出浓浓的乡思乡情,深深影响了吴宪生的创作方向。方增先严谨细致的精神也令吴宪生印象深刻,“我曾亲眼目睹了他创作《任伯年像》的全过程,不满意就扯掉重来,前前后后有七八稿之多。”

   在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看来,吴宪生坚守了洞察精神世界、观察人物特征的初心,他深入生活、自然流露、直陈感受,长期与现实互动而油然生发,用兼具个性、共性与时代性的“人民形象”,生动诠释了现实主义与当下中国、当下中国人、当下中国美术融合后迸发出的创造力。

   “从这次的展览中,我们看到吴宪生创作的几百个人物,每一个人物都是那么神采奕奕,都充满了尊严。”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说,“这个展览,让我们重新看到了现实主义的力量,这份力量来自画家对创作对象的诚实,对自己的诚实。”

   展览将持续至4月24日。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