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16 21:04:27 来源:中国文化报
由浙江大学、浙江省文物局编纂出版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是习近平同志2005年亲自批准,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持续关注,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的一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2022年9月29日,“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将流散在世界各地的中国古代绘画珍品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汇聚一堂,生动再现了中国2000多年来传世绘画的浩荡洪流。10月,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在“大系”项目即将结项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又作出重要批示,充分体现了对“大系”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弦歌不辍,历久弥新。如何保护、研究、传承、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大系”再铸辉煌?近日,“盛世修典 赓续文脉 再铸辉煌——‘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研讨会”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召开,60余位业内专家共同探讨新时代中国文化的高质量发展。本版特此摘录与会专家的观点,以飨读者。
躬逢盛世,一次文化自信的实践
纵观“大系”绵延的长度、厚重和深度,中国2000多年传世绘画的浩荡洪流奔涌不息,这既是探寻中华艺脉的学术资料库,也是华夏文明的文化记忆,更是新时代文化复兴的历史基点。中国人向有盛世修典的文化传统,如唐代《艺文类聚》、宋代《太平御览》、元代《大元一统志》、明代《永乐大典》、清代《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都是盛世修典的硕果。现如今,适逢中华民族进入新时代、迎接新百年、开启新征程的重要历史节点,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躬逢盛世,这是我们的时与势,“大系”的编纂完成无疑是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诸迪表示:“‘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完整还原了中华古代绘画演进历程,深度呈现了中华民族文化脉络,成为迄今为止藏品收录最全、录像记录最真、印刷质量最精、出版规模最大的海内外中国绘画传世珍藏的图像文献集成。‘大系’的编纂出版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具体实践,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具体举措,实现了几代中国人的宿愿,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何亚文表示:“‘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历经18年结出累累硕果,我们深感骄傲与自豪,也深受激励与鼓舞,它必将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厚重而突出的一笔。”
回首过去18年历程,浙江大学从连一幅清代的字画都没有到今天“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编纂出版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主席、“大系”总主编张曦颇为感慨,他表示自己始终用“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强调初心,“我要求项目组务必要记住三点:一要谦虚谨慎,不要偷天自功;二要心怀敬畏,不要数典忘祖;三是要精益求精,不要急功近利。可以说,做这个项目的过程也是我们学做事的过程、学做人的过程,更是增强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过程。”
“大系”梳理的是过去,链接的是当下,面向的是未来。挖掘出、利用好“大系”所蕴含的丰富文化资源是接下来的文化领域的重要目标。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浙江大学教授陈野表示:“浙江大学书画研究中心正在开展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图像与绘画文明史迹研究项目,我们的意图是接续‘大系’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学术传统,发挥编纂历程中积淀的资源、人才等优势,积极探索艺术图像与基于文学文献系统开展的文明研究之间的异同及其特殊意义和价值,彰显以往在以正史为主构建的文化传统中被忽视的艺术思维、艺术视野、艺术传统和艺术价值,在深化研究上力求取得新的研究成果。”
薪火赓续,一场书画领域的饕餮盛宴
“大系”的编纂出版对于整个书画界的影响可谓是全方面的,从书画创作、美术史研究到书画教育等,专业人士可通过“大系”精美、准确的画面对中国古代传统画作的笔墨、章法等艺术本体语言有更为深入的理解,破解古代绘画文化中的“基因密码”。
“学习中国画离不开临摹,在临摹过程中最难求的就是好的临本,‘大系’为我们当下的绘画和教学提供了非常精彩的临本,也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与西方绘画颠覆性发展不同,中国画是渐进式的发展,因此我们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支撑,要想做到守正创新,要给下一代传‘真经’,要把传统文化的元素进一步挖掘,进一步将它活化,‘大系’确实可以说功在千秋,对于中国画今后的传承与发展极为重要。”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立辰说。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院长牛克诚强调了“大系”在真实性与完整性方面的新突破。“我们在‘大系’当中,会看到很多精妙的细部,特别是我们看原作几乎看不到或者看不清楚的印章,在‘大系’中都有比较清晰的呈现。可以说‘大系’为我们提供了原地坐观的可能性,而坐观面对的是图像之城,这是时代给我们的幸运。”
天津美术学院院长贾广健认为,中国绘画和书法的传承与学习都离不开对传统经典的品读,特别是中国画,它的传承就是在继承中发展,因此我们需要这样一套“大系”。另一方面,他认为“大系”对中国艺术教育的贡献非常大,在学科体系建设上所具有的价值值得挖掘,因为它梳理了从古到明清绘画发展的历程,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中国美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明进程的图像记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术史的研究,特别是关于中国绘画历史的研究和书写有了重大进展,但总体上还存在着图像资料不足,特别是海外收藏作品缺失的问题。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表示:“‘大系’成果汇集了海内外中国绘画精华,有大批专家投入到有关著录、研究和阐释的工作中,这已经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中国绘画史,同时更为进一步丰富中国绘画史、美术史提供了新的基础,尤其是在史观、史实、史证等方面,都建立起可靠的序列。‘大系’成果有助于深入研究、重新书写中国美术史,从视觉形象谱系角度构建中国文化的丰碑。”
中国美术馆研究员刘曦林从艺术规律的研究价值出发,认为“研究中国画的历史要知道规律,把中国文化理顺,就可以建立健康的、守正创新的中国画教学体系,这个最好的印本提供了最佳的条件。”在表达欣喜之余,他提出“大系”今后还可以补充上汉画像、壁画等其他艺术部分,因为只有这些艺术综合,才能找到中国绘画完整的概念、完整的中国美学。
以美育人,一节社会美育的大课堂
“大系”在图像、图质各方面有着最高的品格,精美的印刷、完整的系列,加上数字技术的相辅相成,构筑成全新的展示、传播、体验空间和形成新的审美感受,吸引着无数公众走进“大系”、享受“大系”。据展览负责人介绍,去年6月,“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嘉兴特展”在嘉兴展出,掀起了文化热潮,两个多月累计接待观众超过12万人次,并且“80”“90”“00”后的人群比重达到了78%。同年9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1.5万余的日均观展人数,为展览打上“火爆”“现象级”等关键词,成为一次全民的文化盛宴。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余辉谈道:“古代盛世修志或盛世修典,大部分都是官修官用,甚至是官修皇家用。现在所修的‘大系’是为全民所用的,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也只有在我们这个时代才能出现这样一部大书,国力强盛、技术发展,才使得‘大系’能够成为今天的现实。‘大系’可以说是大众美育的绝佳良机。”
“对艺术爱好者来说,‘大系’无疑是全面地理解中国书画艺术的权威著作,他们能够通过了解中国绘画史的全貌,加深对中国传统绘画的了解,特别是对中国传统书画艺术所呈现的那种大国气象而产生自豪感。”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刘万鸣说。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