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16 20:30:39 来源:广州日报
评论员观察
日前,广州博物馆发布了预备于五一假期期间进行的最新研学产品“从广州城到湛江湾”。这是广州博物馆第一次展开跨地市范围的研学活动。随着博物馆“研学热”的日渐升温,多样化的产品组合,正越来越成为博物馆研学课程设计的标配。(3月15日《广州日报》)
博物馆是距离我们生活最近的“诗与远方”,也算得上是性价比最高的文化殿堂之一。近年来,一个可喜的变化是,“到博物馆去”成为更多人的选择,“博物馆研学”掀起新的热潮。随着“研学热”持续升温,博物馆的触角不断延伸、功能不断完善,从过去“到此一游”的打卡点变成了青少年的“第二课堂”。
不同于课堂教学,研学是一种重问题解决和探究过程的开放式学习,说到底是一门实践的艺术。而“研学”二字也点明重在发挥教育功能,不能游而不学、只游不学。换言之,博物馆研学根本在于做好“教育+”的文章。因此,博物馆研学课程设计开发,需要紧扣目标受众需求,发挥博物馆资源禀赋和独特魅力,不断提升教育获得感。
如何提升获得感?要多样化,满足多元需求。对此,跨领域、跨学科的合作,为博物馆研学产品开发提供了新的可能。比如,“从广州城到湛江湾”研学课程,整合了广湛两地的优质文旅资源,跨地域联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再如,广州博物馆推出的“营建镇海楼”研学课程,引入建筑学、工程学、测绘学的专家团队作为指导,让孩子们动手测量数据,动脑还原古楼的建造过程。多样化不仅体现在内容创新,也要求形式上寻求突破。以广东省流动博物馆为例,其不只是“送展”到各地,更在“中央厨房”+“快递小哥”的框架下,承担起为基层文博机构培养策展、办展及开发配套产品人才,传播先进文博技术与理念的任务。
要突出特色,提升文化内涵。如今,随着博物馆研学产品推陈出新,大大突破了早期研学课程“看展+导赏+答题”的粗放模式,研学质量的高下更多取决于文化内涵。如何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传开去,成为博物馆研学必须答好的考题。为此,要深挖文化资源,打好特色牌,在提升体验感、沉浸感和吸引力上下更大功夫。比如,广州的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于馆内举办了异特龙病理研究发布会,现场组织了很多相关专业的学生研学;再如,陕西水利博物馆携手宁夏银川实验小学开展“云端观水世界”直播活动……用好资源优势,寓教于乐、融学于趣,以研学之旅激活人气、播撒文化、助力成长,让馆方和受众实现共赢。
乐见“研学热”持续下去,打开文化传播新窗口,做好实践育人大文章。期待博物馆练好内功,加力打造“行走的课堂”,持续擦亮研学名片,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学有所获。 (张冬梅)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