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深双的第九度演进:从“城市生息”中涌现的另一种湾区景观

时间:2023-3-8 20:16:22  来源:艺术新闻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始于2005年,这个由一衣带水的深圳和香港两地共同举办的大型双年展,迎来了它的第九次“城市对话”。深圳展区延续其城市化命题,以“城市生息”(Urban Cosmologies)为本届主题,将这座“科技新城”的记忆与精神相串联,并通过一系列建筑、艺术、表演和工作坊等形式向公众展示其对于环保可持续、多元共栖和未来人文景观的构想与实验。

第九届深双主展场粤海城·金啤坊(原金威啤酒厂)

  本届深双由建筑与城市规划学者鲁安东、青年建筑师与学者王子耕和设计策展人陈伯康(Aric Chen)三人共同担任总策展人,通过罗湖金啤坊旧厂改造的新型空间和策展叙事互相融合的方式,尽可能消解硬质空间与软性内容的边界。作为罗湖区的早期工业遗产之一,本次深双的主展场金威啤酒厂,其横跨八年的拆除重建和综合整治项目本身既打开了对城市工业遗存保护方式的探索,也指向了新一轮复合型、共创型文化街区的迭代可能。

第九届深双主展场粤海城·金啤坊(原金威啤酒厂)

  经过改造的罗湖金啤坊,是今朝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的“零号作品”。作为90年代的深圳本土工业品牌,金威啤酒占据了一批深圳人的共同记忆;参天矗立的白色筒仓仿若特区经济腾飞之初的消费符号,如今在此间发酵出公共社区型的文化孵化新型空间。作为改造项目的总设计师,孟岩及其团队在2019年项目启动之初,对“深圳之墟”罗湖及其城市化、商业化历史做过深入调研和观察,并在展览中以设计档案展的形式复盘了改造全过程:基座整合、水塔重塑、功能插接和流线重构,以期能够将旧时工厂灵活转变为文化生产的新舞台。从啤酒瓶的绿色玻璃碎渣与混凝土结合浇筑到反复推敲一块块窑砖色泽的实验,建筑师孟岩既保留了在地记忆如啤酒筒仓,也着力于建构砖红色的全新景观通道,“在追求量化、精准的城市生活里,哪怕是迷路也是一种奢侈。”

金威啤酒厂建筑改造项目档案室“即地制造常设展-再造车间”

  来自15个国家的318位参展人最终汇聚了208件作品,共同回应着深双关于“城市生息”这一大主题。总策展人之一鲁安东认为,“生息”这一概念既包含空间上的多元共生,也体现着时间上的生命节律;或生或息,其实都是宇宙万物的一种可持续的自然状态。回归到中国传统文脉,“息”即为“生”的背面,两者阴阳相生,在俯仰之间强调以共同生命感为中心,批判单向的发展观。在此旋律下,现场作品得以从跨学科的多种角度出发,综合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反思,向来自不同背景的观众阐释各自不同的提问、思考及行动方法。

  以学科共创

  展现生态警示与未来想象

  作为本届深双的首个内容板块,“何以共栖”其英文标题“Urgent Question”(紧要问题)采用了非直译的具象提问方式,既立于激发人类面向未来和敬畏未知的原点上,同时也意在铺陈和重启对于“双碳”愿景在当下社会结构中所面临的挑战和解法可能。由策展人薛天宠设计的章节板块“机构联动项目/Partnership”中,来自全球范围内的文化研究机构、环保组织与艺术家,展开了跨学科合作的尝试。步入该章节位于地下一层的展厅,史诗般的综合类作品《星球城市》(Planet City)映入眼帘,创作者利亚姆·杨(Liam Young)作为建筑师邀请了数位来自不同语言、学科和文化背景的环境科学家、理论家、音乐制作人、服装设计师、电影及VR技术人员等,共同参与建构了“当地球达到100亿人口后”这一虚构未来景观,并思辨性地审视和回应了其背后所隐藏的气候危机等现实问题。

利亚姆·杨,《星球城市》(静帧)

  在这一主题下,诸多国内外建筑事务所、技术实验室及大学机构,通过基于经济学、社会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应用范畴,纷纷对“更充实”、“更日常”、“更宜居”、“更可持续”等理想栖居命题展开方案推演和探索实践。如作品《畏水症》(Aquaphobia),在理性逻辑层面之上,叠加覆盖了诗意的人文关怀:VR技术下的形变水生体用朦胧的视觉象征在跨越古今的地质景观中,柔和地讲述了对于水-水位-气候等事物及现象既独立又融合的认知观,既治愈又警世。

合成生态实验室雅克布·库兹克·斯泰恩森 (Synthetic Ecologies LabJakob Kudsk Steensen),《畏水症》

  转而进入另一端凌空展厅,来自美国的DESIGN EARTH的《气候遗产》(Climate Inheritance)通过9个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的警示故事——自由女神像的风化损坏、威尼斯的城市下沉及其通过泄湖对二氧化碳进行封存以抵御塌陷,以及菲律宾科迪勒拉山脉上的水稻梯田所造成的山体滑波与植被侵蚀、喜马拉雅冰川融化等真实遗产地案例的现状及拯救措施,以地理插画和影像的形式进一步围绕全球性紧急议题如气候变化和物种消亡等展开了颠覆且煽动的呈现描述。此外,国内艺术家也参与了跨领域、多学科的交流共创,例如刘佳玉与“绿色和平”环保组织以及中华环保联合会联动创作了作品《再寻桑田》等。

DESIGN EARTH,《气候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的警示性故事》(部分)

刘佳玉,《再寻桑田》

  以一个极为简短却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本次深双的序幕,既是一个开放性的关键症结,同时也是唤醒命运共同体对于未来的反复思忖:人类与其赖以生存的星球及其他所有物种如何和谐、可持续地共处,更好地生存。这一板块实现了通过学科协作、材料综合和视觉语言边界的突破,重构了关于当代情境中自上而下的既定语法,也开启了对于未来时的想象。

  物灵之旅,物种共生的生态畅想

  相较于命题宏大、承启着扩展思考边界、丰富认知的密集型展览序幕,第二个板块“物灵之旅”则以开放和相对轻松的室外场域作为文本背景,让观众得以在自由而流动的冒险探索之旅一般的环境中四处行走、观看、闻嗅、碰触及体悟,并透过一隅隅微缩宇宙般的公共作品邀请来访者融入这一人类都市以外的生态畅想曲中。来自纽约Link-Arc建筑事务所的建筑师陆轶辰,在作品《反方向的构筑》中,通过将可再生利用的“蘑菇砖”作为材料媒介,构筑了一个倒置的多孔型金字塔。在接下来的展期间,人们会看到这一案例中的“主角”——蘑菇,作为一种非人类的存在,会如何在建筑废料里吸收空气雨露等自然滋养,从而生长出工业解构后的新生命体。

纽约Link-Arc建筑事务所陆轶辰,《反方向的构筑》

  著名建筑师青山周平在该版块中,用明朗而轻巧、专为阶梯形场地设计的“城市寄生家具计划”,将大小高矮不一的家具配合环境精准割锯,最终塑造了一处形式丰富、视觉跳跃的桌椅聚落,能够给人提供休憩便利的同时营造一种户外客厅的感觉,激发人们透过地理空间的今昔变迁,去思考自身和所处生存空间在物理、心理甚至时空中的变化关系。

青山周平,《城市寄生家具计划》

  以中国“最后的秘境:墨脱”的九个特色主题为切入点,场域特定装置《一人 众灵 呼吸》(Pemako)位于改造后的建筑高地“在地铸造”空间之内,该项目由策展人田川和北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吕植共同发起,结合展览场地的原始空间与自然气候,建构了一个以理解生命系统、探索原始好奇为目的的生态网络结构。以藏东南墨脱地区原住民门巴人在家中使用的独木梯为灵感来源,邀请观众通过“攀爬”抵达梁上的“墨脱秘境”,来访者通过阅读一首关于生命延续诗歌的序言融入到空间装置中,由金属梯和编织绳引导其行动方向,从而自然而然地生发出关于古老智慧、自然生态乃至生命万物的感知和意识。

田川,吕植,刘阳,姜建华,马岩松,刘通,徐海东,颜石林,孙海霆,Welnsight,《一人 众灵 呼吸》

  散步进入环形通道中,通过墙面小孔依稀可见的是作品《种子花园》(The Seed’s Garden)。通过在昔日啤酒厂蓄水池、如今的圆形室外花园中安置鸟类适应性结构装置,黑曜石工作室演示了人类与其他物种同频耕作、分享栖居、互利共生的可能模式。在跨越深圳冬春的4个多月展期内,种子花园如同一座生态小岛:植物种子零散地盛放于蓝色管道的浅圆漏斗上随机洒落,迁徙的鸟类在飞越途中留下肥料,这些肥料将满足土壤花草所需的生长养分;随后,一处可持续的循环花园或将会在来年春天自然形成。仅仅是通过竖立一件巧妙的装置,即让此地生态得以修复和延续——这无疑也是一次播种理想的创作实践。

黑曜石工作室,《种子花园》,图片来源:TANC

  建筑师对于动植物及共生环境的见地,通过这一系列功能导向型的或考古或未来的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向观众提供了多样的后工业时代生态平衡范式。“物灵之旅”通过充满开放和互动性的概念实践,也鼓励着观众发现隐于城市的生态系统及其之美,并借由微观视角去尝试习得如何与其他生灵共同分享和保护这座共栖之城。

  拓展的共同体,

  去人类中心的“寰宇对话”

  行至展览中部,由总策展人之一王子耕,以及国内外诸多知名策展人、研究者和设计事务所共同践行的板块“寰宇对话”中,超越线性方法和单向思维的多视角认知图谱得以通过五个子展览学科交叉的创造性视角集中展现,共同探寻现行城市与建筑发展的新契机。展览项目《似曾相识》(Have we met?)通过将非人类生命的利益作为组织决策的一部分,试图构建一个人类与非人类的共存地“Zo?p”(该单词在希腊语中为“与生命协作”之意的缩写)。《似曾相识》展现了研究员廖文熙和庄明昱现场评估下的深双展场:金威啤酒厂这个环境下,哪些生命形式正在与人类共享此处环境?是否需要以及需要哪些相互支持?通过土壤等视角分析和开发跨物种协作工具,这一作品当即关注并反映了展览场地的工业化、现代化以及人类中心视角,为此地动植物、微生物,甚至是酵母,提出了Zo?p语境下的行动方向。

“似曾相识”展览现场

  作为该章节的核心呈现部分,策展人王子耕的展中展“寰宇城市”邀请了九组参展建筑师,分别从太空、植物、声音、空气、能源、垃圾、土壤、水和家用电器九种“宇宙观”中,以深圳作为描绘蓝本进行观察和剖析。其中,建筑师马岩松通过构建一处星河宇宙,展现“太空”这一主题下的纷繁而虚空的寰宇观;建筑师孟岩在“垃圾”命题下的《时间介质》,认为与其说垃圾是一种结局,不如承认垃圾是完全人为制造的概念,“这世界上本无垃圾,但是因为人类有对于垃圾的定义,而且时间又是线性的,所以过时的东西就变成了废物。”

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孟岩李睿,《垃圾宇宙观 (垃圾时空)时间介质 》

MAD建筑事务所马岩松,《太空宇宙观 宇宙 》

  基于伦敦蛇形画廊艺术总监及策展人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和资深艺术媒体人曹丹的“做/do it——中国2021”理念及系列方案的实践,共创型项目“co-habitats/共栖之地”通邀请了44组来自中国的当代建筑师与艺术家,以观念性方案共同书写了他们对人与环境共生共存的理解、愿望和实践,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提出现实且包容的回应和想象。作为同名出版物《做——中国2021》的实体展,《做——共栖之地》以图文方案的形式汇聚了一面特别的长卷式叙事展墙,在这之中,平面档案转而成为了可以让所有人持续在生活中践行艺术的指南。

《做-共栖之地》展览现场

  总策展人之一陈伯康在这一章节认为,仅仅将“可持续”作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当今人类共同面对的种种危机之下,这样一个单薄的口号已是远远不够。“我们更需要考虑‘再生’或是‘治愈’地球。”陈伯康说道,“这需要改变我们的世界观,从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转变为人与动植物、微生物、空气和水相互联系和依赖的宇宙观。”

  回应聚居,一种启发行动的工具

  在提出问题、环游居所、重思世界观后,策展结构从整体上走向了实验方案和行动。通过对传统、在地、系统共生以及地球节律的观察及实验,深双提出了它的理念方向——“聚居(Co-living)”。通过想象全球视角,尝试拉近城市与建筑、技术与创新、个体与社区以及想象与实践之间的距离,以期在碎片化的融合中萌发更多新的连接通道。最后,从种种裂缝处窥见症结,而后经由一组组完整的解决方案导向弥合的出口,深双将理想闭环以及未来延续指向了“共同行动”这一终章。

gad,《未来社区2060》

  建筑师与研究学者在深双的随后两个板块中,通过实例分析来解构原型,回归到现实可行的未来图景中。以衢州礼贤未来社区的元素为基因原点发散出的研究型作品《未来社区2060》,gad建筑师尝试以一种“工具箱”的姿态给出一些带有启发性的工作模式和思考角度。“未来社区”并不是某种“建筑类型”或“空间原型”,它是一个从1.0到5.0的架构实验,从创建、复制粘贴、修补、拆卸与移动,到最终再次占领。这一演进方法是对“建筑”本身可能出现的多阶段的呈现,它甚至是一个极为概念化和目标化的激进图景,“在5个章节以外,我们还设置了X.0作为现场互动,作为给观众预留的与他们自身未来息息相关的空白创作区。”建筑师说道。

谢辉,《无极之声》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谢辉教授的X-scape Lab通过将其团队协作的场域声景交互装置《无极之声》呈现在一间三十平米有余的白盒子内,模拟并重现了风力发电带来的沉浸式视听环境——人类本引以为傲的清洁能源背后实则藏匿着24小时不间断的低频噪声,而这些波长长、衰减慢的噪声可以辐射传播至数公里之外,对栖居地的生物听觉系统产生持续的、破坏性的刺激,最终导致“风力涡轮机综合症”这样的罕见病症。在装置的另一套多通道系统中,谢辉及其团队还原了水流声、雨声、虫鸣、鸟声四类自然声作为解决方案,通过公众互动参与到这种逆向缓解伤害的过程中,体悟城市化进程中“环境反噬”的现状与机遇。

  “策展”本具有的强导向性似乎在深双富有逻辑、叙述生动和紧贴生活的展演中,如其所倡导的“去人类中心化”视角一般有效地稀释和去中心化了,观众在这里得以打开人文生态的新视角、吸收前沿学科知识、连接记忆和理想的感知。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元深圳》

  本届深双开幕期间正值疫情突发的高峰期,在策展人并未悉数到场的情况下,面对体量巨大的展览作品,展览落实与呈现的困难可想而知,部分原作以纪录片和VR的方式呈现的观念性作品,在现场与影像作品并置呈现,也削弱了作品观念的清晰传达。展览中涌现的新概念与新名词,也亟待与业界和观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工作。改造后开放的现场公共展区不免嘈杂混乱,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展体验。尽管存在诸种有待完善之处,如果有耐心全程观看完本届深双,仍会被其许诺的共栖愿景、多学科共创的雄心,以及国内外众声汇聚的庞大声量所打动,深圳所在的大湾区,仍在蓄积对于世界和未来的乐观能量。

朱荣远/梁峥,《管中窥豹》

  第九度演进,

  另一个亟待被看见的“湾区”

  在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开幕后的一个月,香港内地迎来了久违的通关。至此,湾区近三年的旅行限制得以解除,城市和城市之间的共赢、经济产业和人文艺术间的交流发展,以及对于整体生态的修补弥合与更迭完善,成为了板块中重新被激活的重要内容。深双的五大板块之外,和谐共栖的理想仍在特别单元中绵延,遍布深圳各区的六个分展场如前海合作区、南山区南头古城和坪山大万世居等也通过各自不同的在地项目延展了“城市生息”的理念,也向公众最大程度地展开了开放且包容的“合伙”邀请。

  相对于前几届深双中已启用过的展览地点,坪山将其区域古建筑遗存“大万世居”划出作为首次参加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的地点,既扩充了深双的版图,也丰富了建筑与城市的“对话”维度。此次坪山分展场名为“大万不插电”(Dawan Unplugged)亦即一种减碳生活态度的宣扬,通过三位联合策展人刘晓都、高岩与徐宗汉(Richard Hsu)及工作团队共创落地的四段式篇章“大树茶话会”(Come Together)、“万物的足迹”(Wondrous Ingenuity)、“世说山海经”(Humanism)和“居筑的范式”(Open Spirited Paradigms),对客家传统(过去)、文物活化(现在)和可持续艺术灵感(未来)展开了多维探讨。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未来人居学科,《“造”屋》,坪山分展场

  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大万世居中展现了多座精湛的、知识密集且令人耳目一新的“未来建筑”,这其中有来自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未来人居学科的“‘造’屋”,也有用自然星空回应“不插电”的“天院”,还有因地制宜的南方艺术家的在地创作。“物种新论”是策展人魏颖和深圳自然与历史研究者南兆旭合作的特邀“展中展”,通过生物摄影、投影植物和一系列新颖的呈现及叙事方式,描画了“物种”这一概念的剖面和未来想象。展览从三位艺术家的作品出发,展开关于人与物种之间关系的思考:艺术家谭彬通过现代X光技术对《山海经》神话完成了图像转译和敬畏感的知觉存续;赵仁辉则通过博物学式的高清摄影揭露了人类对于物种或进化或退化的干预行为;袁野通过对世居附近植物群像的委托创作《大万植物识别手册》重新强调了“齐物”,即人类与非人类在空间中存在一致的平等视角,审思生物学乃至认识论层面的演变与问题。

《物种新论》,前厅现场,坪山分展场

  特定场域作品滋长于古建筑中,诸如“重生花园”作为展览特别企划展现了在古老世居的院外和屋内,通过认领室外废墟空间(薛峰《两个时刻—2022大万世居》、重构在地记忆与文化脉络(沈少民x刘珩《镜界》),以及场域整体铺设“苔藓”山丘、“黄沙”流波和“石块”山峰(张径与进士涉《沙,石,山》),从场域外乃至自然环境等更为广泛的角度再现了一处处“变化中的活作品”,连接地方环境、昔日族群记忆与现代生活的变迁。2017年深双总策展人之一、本届坪山分展场联合策展人之一、坪山美术馆馆长刘晓都认为,作为曾经的氏族围屋,大万世居的原始功能显然已随着时代变迁发生了转变,族人的迁出亦使建筑体本身衰败加速、丧失生机。文化植入对于社区再生的是否有效,一方面需要通过长时间的日积月累去培养“土壤”环境,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刺激人的意识,从而产生自觉的向外生长的文化需求,最终一种双向的愿景也是可持续的生态即得以形成。

张径进士涉,《沙,石,山》,坪山分展场

  靠港而生、依湾而兴,在珠三角中包含了港澳两地、以及广州、深圳、佛山等九个南方地市的地理区域 “粤港澳大湾区”, 是中国人均GDP最高,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而其地方文脉的发掘和当代文化的发展,与经济实力相比却略显失色。深圳在工业制造、商品出口、科技发展等硬实力极富盛名的同时,如何及时地回顾反思其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不足,并在其间发掘历史文脉、迭代当代文化,赋能建筑与设计。以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为一个思想实验场与实践范本,或许可以聚沙成塔,打开全球性文化视野,经历多元化的在地景观。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