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2-28 21:47:10 来源:中国当代艺术网
展览名称:每种形式
展览时间:2023/03/18~2023/05/07
展览地点:[上海]-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6号楼105室 -(Brownie Project)
主办单位:Brownie Project、乔斯林·沃尔夫画廊 (法国 )
参展艺术家:Diego Bianchi、Miriam Cahn、Franz Erhard Walther、高磊、Prinz Gholam、郭盈光、Isa Melsheimer、Santiago de Paoli、Elodie Seguin、Francisco Tropa
策展人:卜生
BROWNIE Project 与乔斯林·沃尔夫画廊(Galerie Jocelyn Wolff)非常荣幸地宣布,我们联合举办的展览《Per-Form 每种形式》将于2023年3月18日在 BROWNIE Project 画廊空间开幕。
《Per-Form 每种形式》将展出来自乔斯林·沃尔夫画廊和 BROWNIE Project 画廊联合带来的十位艺术家的共25件作品,以不同的媒介和形式,从六十年代的历史性作品到近年的新作,共同探讨在移除了人作为表演要素后,怎样使作品本身呈现出表演的特性。
“并不是来自过去的光照到了现在,也不是现在的光照到了过去;相反,意像是在一瞬间与现在一同形成一个星座。换句话说,意像在停滞中是辩证的。在这其中,现在之于过去的这种关系是完全暂时、连续的;曾经与现在的这种关系是辩证的:这不是一种向前的进展,而是意象,在瞬间萌发出来。只有辩证的意象才是真实的意象(也就是非古老的),遇到这种意象的场所就是语言。”
——沃尔特·本雅明(《拱廊街计划》,1927-1940)
晚年在巴黎居住的本雅明看到拱廊街的玻璃拱廊商业区之后受到启发,对它们精致的钢结构和玻璃造型着迷,认为它们精美的形态和华丽的橱窗恰巧反应了时下的消费主义。对于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捏造的,本雅明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他联想到了文字历史的真实性和目的。于是,他延伸了黑格尔的辩证意象(dialectical image)概念,认为辩证意象相比文字书写的历史,是更加重要的要素,就像引言中所说的,辩证意象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在“此刻”形成一个星座。在纵向坐标上,辩证意象在清醒与做梦之间中立;在横向坐标上,辩证意象在固化属性与瞬间属性之间中立。它是理性的、逻辑的、非幻想的理想意象,游离在自然历史、神话、遗迹废墟之外,同时它也居于各种二元对立的张力拉扯下的中心。文字历史因书写者的非主观性而变得不可靠,因此历史的衰落应该是属于意象的,而非文字的。因此,历史的真实性就存在于辩证意象之中。
辩证意象的本质也体现在它的瞬时性之中,这与行为艺术有着暗含的关联。行为艺术对于场域和时间有着十分具体的要求,因此,它的所指在此刻便成为了理想的辩证意象。它在坐标轴上保持中立,却同时也接受来自各个视角的解读。
在这样的持续进化中,行为艺术成为了跨学科的艺术实践,从基于身体和行动的艺术形式逐渐转变为一种媒介和方法论,且拥有了各种形态,无论是从关系上的还是参与上的,还是关于物体与意象的,都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形成了跨学科的、基于话语的艺术运动。
本展览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0位艺术家的作品。在形式上,它们或许是一次针对行为艺术的客观记录(郭盈光《顺从的幸福》,2016-2018),或者是以身体运动作为工具进行绘画的方法(米利亚姆··卡恩《原子弹 04.02.1988》,1988),抑或是由作品组成部分构成的一出独幕剧(普林茨·古拉姆《奥斯提亚》,2020-2021),或是用电视机包装盒这样的现成物创作的抨击消费主义和大众媒体的装置(迪亚戈·比安奇《防破坏盒》,2022),这也是展览标题将perform (表演)拆分为 per-form (每种·形式)的缘由。将以人/表演者为主体的行为艺术的边界拓宽,以多样性的媒介来呈现表演属性。让属于表演者之间的戏剧张力转变为作品之间或作品组成部分之间的张力,从而独立地叙事。
同时,我们也能看到以特异材质模拟真实物件并致敬古代桌面游戏和博弈论的作品(弗朗西斯科·特洛巴《太空游戏》,2019),前卫艺术先锋的观念艺术双面绘画系列(弗朗茨·艾哈德·沃尔特,1967-1970),以织物戏谑消费主义和流行文化(伊萨·梅尔茨海默《金发女郎》,2009)的装置作品,用船桨化为肘部的大型装置(高磊《折断胳膊之中》,2017)。同时,圣地亚哥·得·保利以一组非传统媒介毛毡作为画布的油画作品呈现的是图像上的隐喻和视觉双关,艾洛蒂·塞金以几何体和商品包装的形式(《约束 B》,2021)探讨纯粹的形式与关系。(撰文/卜生)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