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2-28 21:27:18 来源:中国艺术报
菜农(中国画) 20世纪50年代 林风眠
上海中国画院藏
上海,自19世纪中期开埠以来,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前沿城市。繁荣发达的商业文化不仅汇聚了中国最顶尖的人物,也铸就了海纳百川的风格气度。20世纪早期的风云激荡让上海在继承以传统经典文人画为标识的江南文化基础上发展出融合时代新元素的“海派文化”;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孕育出以为人民大众服务为目标的“红色文化”;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后,上海又以广泛吸纳借鉴催生出各种创新精神,让上海成为人们心目中勇立潮头的文化前沿阵地。近日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展出的“艺术百年·光风霁月——上海近现代美术作品展”作为“何谓海派”系列的又一大展,展出的200余件作品以时间线索,以“海上画派引领一代风尚”(19世纪末至1949年)、“新中国美术在时代发展中更新”(1949至1977年)、“改革开放催生艺术创新精神”(1978至2021年)3个板块和3个专题陈列来阐述海派的缘起、形成与艺术影响。
“展览作品以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品为主,亦从上海的市级、区级美术馆和部分民营美术馆及私人收藏中借展了不少作品,品种也有了较大拓展,还增加了一些专题文献陈列,以尽可能全面地反映上海美术家紧随时代发展,在创作思想、审美观念、表现技巧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和艺术创作成就。”上海市美协顾问、本次展览策展人朱国荣表示。
1843年上海开埠以来,“海上画派”开始引领一代风尚。这时的江浙皖一带书画家纷纷来到上海鬻画谋生,“海上画派”就此形成。比如人们熟知的海上“四任”、吴昌硕、蒲华、虚谷、谢之光等画家的作品在这里都有呈现。但相比于此前的“历史的星空——20世纪前期海派绘画研究展”更多侧重于“海派”起源的学术探问,此次展览则将落脚点更多地放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上海美术史。
1949年之后,上海的美术创作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海派画家开始积极投身写实主义的创作当中,用艺术作品反映人民劳动、社会建设等社会新面貌。“新中国美术在时代发展中更新”部分作为本次展览重点,向观众系统展示了传统绘画的新生,现代人物画、城市山水画、农村风景画、主题性创作,以及作为对“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积极响应,上海美术家创作的既充满城市生活的烟火气,又有着高雅脱俗的艺术审美情趣的作品。这些作品在那个年代给人们带来一股温馨、一种甜蜜和一丝慰藉,成为那个时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江寒汀的《萝卜丰收图》、林风眠的《菜农》、陆抑非的《秧担》、张大壮的《带鱼丰收》、陆俨少的《上海港》、沈柔坚的《上海雪夜》等,都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精品之作。
这一时期的作品更是随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中国画院和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等专业平台的相继建立发生新的转变——根植生活,以写生为基础的中国画改革带动了笔墨技巧的改进,赋予了传统绘画新生,并在现代人物画、城市山水画、农村风景画的表现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题性创作推动了上海油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形成富有个性的艺术面貌。
改革开放为上海艺术创作带来空前活跃的探索气氛,从老画家到青年美术作者都迸发出极大的创作热情。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海派被重新提起,上海理论界对海派绘画的缘起与发展作了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在社会主义新时期被赋予更为积极的含义。如果说“十二人画展”是美术作者自发对春天来临的呼应,那么“海平线86绘画联展”则是官方艺术团体在新时期美术发展中面对西方现当代艺术冲击而采取的主动应对。在“改革开放催生艺术创新精神”部分中,具有标志性的“十二人画展”“海平线86绘画联展”,以及浦东开发开放推动的上海城市建设新一轮发展、所带动的表现上海面貌大变样的美术创作热潮等,都在这一板块得到充分展示。
上海以开放、多元的艺术格局形成城市文化的特质,其不愿跟风的创作习性构成了海派艺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秉性赓续。从百年前江浙皖画家汇聚沪上造就的一派新风,到如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美术事业上形成的繁荣格局都能说明上海的求新、求变以及勇于探索。“展览以学术性与观赏性并重,通过丰富多彩的藏品来展示‘海派’百年精彩又曲折的流变关系,从‘形’与‘神’的美学角度、‘感’与‘知’的审美角度来讲述海派美术与城市的关系、革命美术与人民的关系、现代美术与时代的关系。在美术作品呈现的外在特征与蕴含的内在思想变化上归纳出变革与创新是上海近现代美术与时俱进的这条主线,亦是形成上海城市精神的根本体现。”朱国荣说。
萝卜丰收图(中国画) 1958年 江寒汀
上海中国画院藏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